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紀錄片《人間世》,豆瓣9.6分,帶你感受最真實的人間世態

中國紀錄片《人間世》,豆瓣9.6分,帶你感受最真實的人間世態

中國紀錄片《人間世》,豆瓣9.6分,帶你感受最真實的人間世態

《人間世》,一部以醫院、醫生、患者為主角的紀錄片,視角和敘事方式比較獨特,讓人感動、揪心的地方比比皆是。說它是部催淚大片,一點不過。愛看偶像、團圓喜劇的觀眾慎入。

《人間世》是一場以醫院為拍攝原點,聚焦醫患雙方面臨病痛、生死考驗時的重大選擇、通過全景化的紀實拍攝,抓取一般觀眾無法看到的真實場景,還原真實的醫患生態,人性化展現醫患關係、全民參與、全民討論的電視新聞紀錄片。希望通過觀察醫院這個社會矛盾集中體現的標本,反應社會變革期,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艱難前行,通過換位思考和善意的表達,展現一個真實的人間世態。

這部由上海衛計委策劃的紀錄片,著重想要探討的仍是醫患關係,誠如這部紀錄片的推介語所說的,「通過換位思考和善意的表達,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因此,《人間世》里為我們展現了一批盡心儘力無怨無悔的醫生。他們起早摸黑加班熬夜,超強度的工作,極大的精神壓力,甚至為工作犧牲了家庭和個人生活;他們醫者仁心,比患者家屬還期望病人能夠好起來;他們並非冷漠,他們只是太明白醫學的局限性……就像是微博時不時出現的「醫生睡倒在手術室」,總能引起網路上一時的轉發點贊潮,同樣地,《人間世》也讓許多網友「理解」醫生:「醫生太不容易了」「醫生太偉大了」「不要再為個別醫生而罵大部分無辜的醫生了」……

《人間世》的風格,在很多時候讓人想起柴靜做過的一些節目,觸動人心、煽情、有社會關懷。但感人,並不是衡量節目優劣的標準。柴靜曾在文章中引述了觀眾對她的批評,「如果你用悲情賄賂過讀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悅過自己,我猜想柴靜做節目、寫博客時,常是熱淚盈眶的。得誠實地說,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礎是自我感動。自我感動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癮,對它的自覺抵制,便尤為可貴。每一條細微的新聞背後,都隱藏一條冗長的邏輯鏈,在我們這,這些邏輯鏈絕大多數是同一朝向,正是這不能言說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們需要提醒自己:絕不走到這條邏輯鏈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自我感動、感動先行是準確最大的敵人,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

《人間世》企圖召喚患者對醫生的信任,但這種信任是建立在感動基礎上,而非完整的事實基礎上。人們或許以為信任是一種可以習得的感性情感,但實際上,信任是一種制度的結果,它不是你口頭說說、寫文章呼籲一下或者煽情一下就能夠建立起來的,它是完善的機制與制度下,自然而然涵養出來的。

總而言之,醫患矛盾的根本在於醫療制度的扭曲。並非患者不信任醫生,很可能是患者在就醫過程中遇到了太多苦頭;並非患者不明白醫學的局限性,而是多少看似悲情的犧牲,很可能是人事未盡;並非醫生貪婪、冷漠,而是因為他們也是凡人,他們也要生存,他們也會疲憊、也會偶爾地失去耐心。在醫患關係緊張這一難題上,醫患雙方都是受害者,他們不是問題的始作俑者,解鎖的鑰匙也不在他們身上。

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恐怕是對醫生最好的註腳了。這是在急救那一集對於醫生的煽情性的闡述,從社會角度來說,這是必要的,這能夠大大地緩解醫患關係。可是,很多看過病的人都知道,像上海這種大型三甲類醫院裡的醫生素質的確偏高,可是其他小地方醫生的脾氣可並不是這樣。也有很多說不了兩句就開罵的臭脾氣,所以醫患關係真的是兩面的,醫生與患者雙方都有點責任。

關於影片:這是一部我們公司製作的紀錄片,雖然我並沒有全程參與,可是在上海出差的日子,我見證過那些編導們長達半年多的努力,雖然片子的反響很大,但我只能客觀地說,這部紀錄片除了選題,並沒有太多可取之處。

《人間世》推出來沒多久,就大獲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7,其實這部影片在拍攝時,有個本名叫做《人命關天》,也許是覺得太過於驚悚和緊張了,有違和諧的大主題,所以最終改名為人間世。其實,紀錄片這一行真的是很苦,當年跟進這個紀錄片的同事整整半年多都住在上海,與攝像一起全天待命在醫院,拍攝的素材長達上萬分鐘,最後才選取了每集四十分鐘六集的內容。在成片完結後,約有六七個編導離職,原因大同小異,對這個世界的殘忍看的太多,需要緩緩。

其實拍攝現場,比成片出來的內容要慘烈的多得多。所以這才是我說本片並沒有太多可取之處,除了刻意的煽情,從手持拍攝、配音、配樂很多角度來說,遠遠沒有達到9.7分的高度。可是選題真心很贊,這大大掩蓋了其他缺點。從院前急救、院內急救、器官捐獻、臨終關懷、婦科、兒科等典型的角度,挑選經典病患,鑄就了一篇笑淚滿滿的紀錄片。

最喜歡的是告別那一段,生老病死是人生都會經歷的過程,這些事在醫院每天都在發生,可以說每個人的生老病死都有著醫院的參與。中國社會老齡化嚴重,老人的臨終問題成了一個大問題,如何給老人最好的告別,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問題,如何提高臨終病人的生活質量,而不是單純延長他們的生命長度,如何給他們人生最體面的謝幕。

這是我看過最真實,最讓人有衝擊力的國產紀錄片。這部紀錄片有畫面的不完美,醫學的不完美,可是正是這些缺陷才會讓人陷入思考,作品才有價值,更重要的是對生命產生思考。紀錄片第一集開始,就講述了拍攝的一些準備,給攝像機全副武裝才能進手術台,作為同行的我給這樣的敬業精神點贊!開篇前十分鐘,手術台上有醫生對著鏡頭喊讓開,這讓我覺得這就是真實!給觀眾的不僅是上帝視角,更是親身經歷一般。導演也是一個「賤人」,第一個搶救的病人就宣告了死亡,這和觀眾的期許不同,和開場的鋪墊不同!意料之外!這部紀錄片不僅帶人了解了我們不不熟悉的醫療行業,在醫患矛盾不斷激化的今天,這部紀錄片不僅應景,更有一種擔當!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姿的人生 的精彩文章:

重溫87版紅樓夢,陳曉旭氣質太像原著,也是現實版的「林黛玉」

TAG:阿姿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