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除了首富與佛系,年輕人應該找到自己的路

除了首富與佛系,年輕人應該找到自己的路

「現在的年輕人跟我們那一代人不一樣了,今天註冊公司,最好明天上市,後天成為中國首富,這就是他們的想法。」這是最近曹德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脫口而出的金句。

此言一出,立即引來各方的熱議。三天之內成為首富,自然是曹德旺的誇張之語,但未必不是不少熱衷於創業的年輕人的真實心態寫照。這一現象,不由讓人聯想到不久前在朋友圈中流傳的一篇熱文《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背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此文的三觀想來能為曹德旺所接觸的年輕人們接受。簡而言之,「成功」被他們歸結為兩點。一是成功可以與財富的積累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地位的提升划上等號。二是成功必須要快一點,再快一點。年齡增長一歲,成功必須多添一分,否則,就是失敗中的失敗。

不幸的是,用這一標準來衡量,這個社會中的大多數年輕人皆難言「成功」。想要批駁該觀點,並不困難。畢竟,不是每一位年輕人出生時都含著王思聰式的金鑰匙。但是,瀰漫於年輕人四周的焦慮情緒是實實在在,無法被忽視的。在這個快節奏、高張力的現代社會中,無人不被無形的枷鎖束縛卻又無比渴望成功。於是,一旦年輕人們上下求索而不得,又讓自己滑向了世界的另一端。

不久前,互聯網上「佛風」勁吹,佛系青年、佛系追星、佛系乘客、佛系學生、佛系購物、佛繫戀愛……一大波「佛系」概念洶湧而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佛系」與「喪文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兩者對很多事情的態度都是「無所謂,愛咋咋地」。不少學者與媒體對此現象多有不滿,將「佛系青年」批駁為喪失理想,垮掉了的一代。其實,「佛系青年」的湧現,與他們的生活狀況不無關係。年輕一代,尤其是出生於城市中的90後00後,並未體會過物質匱乏的感覺,擁有無所謂的生活態度也就不足為奇。而要成為「首富」,抑或賺到15億,又是遙太過不可及的人生目標。既然如此,不如逍遙度日,不亦快哉?

難道說,除了首富與佛系,年輕人們就無路可走了嗎?或許,我們不該忽略曹德旺對年輕人們的善意相勸:「我跟他們講不要這樣做,這麼年輕,如果變成首富了,到三十多歲以後怎麼辦,做什麼呢?什麼都厭倦了,不做人了,要去做神仙了。」既沒有打擊年輕人的積極性,又提醒他們不要急功近利,曹德旺的睿智可見一斑。確實,沒有了奮鬥的目標,即使年紀輕輕就成了首富,未必就能感受幸福。達不到這一目標的芸芸眾生,也無須彷徨失措,迷惘痛苦。

出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曹德旺,直到2016年才因為一篇《曹德旺跑了》成為大眾焦點。如今的他,每天四五點起床,保持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勤勞得像是工業線上的流水機器人,數十年不露聲色隱忍自勝,徐圖自強」。顯然,是理想和奮鬥精神支撐著這位年逾七十的老人。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每一位年輕人就要向曹德旺學習,成為「曹德旺第二」。打開搜索引擎,我們不難找到馬雲、馬化騰們留給年輕人的無數真偽難辨的建議與勸告。比模仿成功人士更重要的是,年輕人們能否與曹德旺一樣,找到適合自身的奮鬥目標與路徑?有沒有和他一樣為之奮鬥終生的毅力和魄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即使最終未能成為大千世界中叱吒風雲、顯赫一時的大人物,也能在回顧一生時心平氣和、雲淡風輕地說出:我很滿足,我從未後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北航「月宮365」實驗成功再創世界紀錄
H7N9 耐葯野生型病毒株存在獲證實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