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河西鎮里的明清臨清古城城市肌理和城門舊址

河西鎮里的明清臨清古城城市肌理和城門舊址

原標題:河西鎮里的明清臨清古城城市肌理和城門舊址


臨清土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巡撫曾銑,邱文庄提議臨清州跨衛運河圍城,於是築成周圍二十多里的羅城即土城。


僅河西土城牆,從劉口,經教場(州教場),到舍利塔西南北水門遺址,實際測量長度達約20里之多。


自明代建城開始,到建國初的地貌如下:


明清州城、民國以及建國初縣城城池走向


河西鎮城區宗教寺廟,教堂18座:廣濟寺,七聖廟,三官廟,五龍宮(商會),柳林堂,天主教堂,禮拜寺,關帝廟1,鐵窗戶,土地廟


皂(灶)王廟,三聖廟,基督教堂,大王廟(商會),放生庵,關帝廟2,鍾公祠,X官廟


康熙年間臨清州地圖標註6座:皂(灶)王廟,八蜡廟,大王廟(商會),大悲寺(梁國寺),五松寺,龍王廟(商會)


乾隆臨清直隸州志 靖西門(今河西鎮南隊村萬家園寺一帶)以北:五龍宮(商會),皂(灶)王廟,大王廟(商會),放生庵


靖西門以南:太和宮,八蜡廟,大悲寺(梁國寺),五松寺


河西鎮城區明清臨清州城城門8座,2座無名城門:河西南水門 小陳庄城門;


有名6座:北水門,綏遠門,西雁門,龍西城門,楊家口門,靖西門


河西鎮,明清臨清州城城內圍城面積:10平方公里


河西鎮,民國臨清城區市鎮

共8個:臨衛鎮,下渡鎮,順河鎮,青龍鎮,米市鎮,菜市鎮,柳林鎮。


河西城區渡口浮橋:下渡口,南灣子,浮橋口 3座


原河西城區街巷共28條:後營街,石衚衕街(北順河街前身),七聖廟街,解家窯街,渡口街,旗杆衚衕,旗杆街,磨盤街(老大橋下至棉織路口前身),小西門街,達古巷(今存),柳林堂街,新開街,花市街(今存),田家衚衕,白家衚衕,當鋪衚衕,菜市街(今存),青龍街,羊市口(今存),皂王廟街,王家園衚衕,米市街(今存),曲巷街,八卦衚衕,殷家衚衕,安子巷,吳家衚衕,筐市街(今存)


1964年衛運河水災,沿衛運河沿岸的城門內街巷、碼頭、城外村莊均被拆除,1965年,為了便於管理,將原臨清縣城關區在衛運河西岸還剩下的一大片歷史街區,城門和童村、呂寨、老官寨、下堡寺、尖冢五個大區(含所有公社),設臨西縣,劃入河北,意為金代之後的臨清河西、臨清西部。最初今河西棉織廠一帶還有土城牆,上城雅居附近、南隊萬家園附近都還有殘餘的城門地基和大城磚,由於近些年,村民取土、翻蓋房屋等原因,土城牆已消失。南隊村東部所保留的大片老街巷,還保留了過去的城市肌理和格局走向,每一條街巷名稱的由來都有它在明清時期的商業意義。


在臨西縣歷史文化展覽館的城市記憶中,有一段記載,說河西鎮的原城貌已不存在,其實是值得商榷的,城市肌理也是一種文脈,哪怕沒有古建築了,但它也承載了明清民國時期一座商業古城的文脈。




原明清臨清城區老街 南隊村內米市街



花市街和灶王廟街,萬家園三岔口



灶王廟街



灶王廟街與羊市口衚衕,被河堤隔斷



米市街



萬家園寺(始建於明代,道教寺廟,近幾十年被改建,每年三月三廟會,過去有高蹺秧歌隊遊行等)


附近即靖西門(大西門)舊址,老歇後語有「大西門貼告示——誰看誰吃飽」

大西門貼告示——誰吃誰飽


清末,臨清境內因旱成災,莊稼歉收,老百姓忍飢挨餓。當地的慈善機構向臨清的地主大戶和大商人募斂糧食,用大鍋熬成稀粥後分片分點施粥。當時,臨清大西門也是個施粥點,因粥少人多擔心分不過來,便在州衙張貼告示,規定到此點領粥的人只許個人吃,不許帶回家去,違犯者送衙門嚴辦。此語用來形容那些自掃門前雪,不管閑事的人。


(臨清靖西門舊址位於今臨西縣河西鎮南隊村內萬家園寺廟舊址與萬家園街附近)



達古巷南首



後營街交叉口



南灣子碼頭、由於遷堤的原因,在這裡行成了一個弧度。


河西鎮鐵窗戶的傳說故事

文轉自:臨清市劉英順


說起運河鐵窗戶,臨清人基本上都能講上幾句與此相關的傳聞軼事。


京杭大運河臨清段,三元閣至河西避雨亭這一段河道,即臨清人所說的南灣子(河西),此段是一C形水道,水流湍急,滾沙無常,水患頻仍。


傳說大禹治水時,在此河段留下一泉眼,泉水成潭,久旱不枯。後來有一條修鍊多年的蛟魚,相中了此處,以泉眼為府,常興風作浪危害過往船隻,吞噬行人牲畜,刷岸潰堤。這條蛟魚成為沿岸百姓和船家的重要禍患,為除蛟魚人們想盡了辦法,但始終沒有根除此患。


聽老人們講,大清嘉慶年間,大寧寺來了一位掛單高僧,算出六月初一蛟魚幻化成人形來大寺街遊玩。當蛟魚剛走進大寺山門,等待多時的高僧,拋起鐵缽,兜頭罩下,只聽轟的一聲,一條水柱衝天而起,僅地上留下片腥臭的黑水(這就是造成大寧寺山門口,常年積有水窪的緣故),眾人一片嘩潰。高僧手拿鐵缽神情凝重地自語道:「唉、百年不遇的機緣錯過了,臨清的不幸,運河的不幸呀」。這時遊人和眾商鋪的夥計掌柜們都湊過來了。高僧簡單的對大家講了,蛟魚、水患、欲擒、受傷、逃走的經過。繼續說道:「此孽障這次傷的不輕,它需七七四十九天,卧河底泉眼中吐納療傷,如果這期間能把他降伏,是最佳時機」。


聽說高僧有方法除蛟魚治水患,眾商家紛紛進言,「為造福臨清百姓,我們大家願出錢,出力。


「阿彌托佛,我佛慈悲,有好生之德。我們用大鐵窗戶把它封在河底泉眼裡,這樣即不傷它性命,又能束縛住它」。


好、好,這樣好,大家附和著。


一時間,這件事轟動了整個臨清城。大寺街布店的劉四爺聯合眾商鋪,捐款捐物。大寺街鐵匠鋪的張家、王家、畢家也都自願出工。鐵匠鋪在眾商戶的資助下用了三天時間,打造了個丈余見方的鐵柵欄窗戶,三條撓勾鐵鏈。


六月初六這天,大寧寺山門口前聚集了無數看熱鬧的人。眾人抬著鐵窗戶、鐵撓勾鏈,順大寺往西,經銀錠巷、大寧巷,釘子街,炭廠街各路口,穿過了河西避雨亭,直奔南灣子。

正午時分。高僧一手舉鐵窗戶,一手拖著撓勾鏈,下水了。高僧潛到河底,定睛一看,泉眼向外突突地翻湧著水流,只見丈余長的一條蛟魚,卧在裡面。高僧不遲疑的把撓勾拋向蛟魚,蛟魚在泉眼裡上下翻騰,越翻騰撓勾鏈纏的越緊,使蛟魚動彈不得。這時高僧快速把鐵窗戶釘向泉眼口,丈八長的撓勾鏈的這一頭,固定在了鐵窗戶上了,在蛟魚的翻騰拉扯下鐵窗戶已牢牢地固定在了河底泉眼上。


自從高僧用鐵窗戶關住了鮫魚後,臨清(臨西)南灣子運河段,再沒有發生過重大水患。


始至今日,運河臨西段已多年乾枯,唯獨鐵窗戶處形成了一個偌大水面的潭坑,旱季農民用數台抽水機,在潭坑抽水澆地,從沒抽干過,從而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



鐵窗戶舊址附近,河堤上的簡易龍王廟



鐵窗戶一帶,臨西二中南邊保留下來的大坑




教場村,系燕王掃北,常遇春徐達會師臨清一帶的舊址,到後來又有許多山西移民至此,臨清州有兩處州教場,河東一處河西一處,最大最古老的一處即是教場村附近,此地尚武之風濃厚。



繪製的衛星地圖,河西衚衕被拆毀了至少一半,而且衛運河河道在1972年改過道




明代建的土城,到民國、建國初都還保存完整,圖為民國版城區地圖


今河西鎮的城區部分


下圖為南灣子遺址:附近有著名的鐵窗戶,靖西門遺址。


苗圃/苗園的位置大致在今天臨西二中小樹林一帶,現在是二中家屬樓。水坑依然還在,鐵窗戶的位置就在水坑附近,找了一下,南隊邊上的確有一個寺廟,是新建的,應該就是傳說中的非常有名的鐵窗戶。南灣子,在70年代運河截彎取直的過程中,消失了,不過南灣子運河大堤卻完整的保留了下來,就是一個彎子的形象。由於南廠街靠近南灣子,所以臨清衛河船廠的船隻,俗稱:南灣子船。這在《官場現形記》中,有明確記載。「及至到了清江,坐的是大號南灣子船①欽差自己一隻,少爺一隻,隨員人等一共是二十多隻,一字兒排在河心。」


棉織廠原來是義地,通棉織廠的路應該就是達古巷。


原青龍街老人回憶


文:小編


其父親在其兒時在河西青龍街內有商鋪,賣燒餅夾肉,商鋪東還有三家住戶。那時,青龍街的買賣還是很熱鬧,後來隨著年代變遷成了死街,其父親便前往河東回族羊場務工。青龍街與其他衚衕的交匯處曾有一口三眼井,是幾個老衚衕居民挑水之地,附近還有一個搬來的小學。萬家園街西邊是寺,附近有大西門,有城磚包裹著。從青龍街往東走,過擺渡去大寧寺。青龍街以北也曾有三月會,很熱鬧,就像今天的集市,賣什麼的都有。萬家園寺廟的廟會習俗是三月三。河西運河老街附近還曾有馬道。南隊附近曾有一些棺材沒有入土,後來隨著年代變遷不知去哪裡了。在老教場村的西邊,曾有一片「姑姑子墳」,一些墳上都有類似於和尚圓寂後的靈塔。大多是女性。民間曾相傳,當時教場村民在夜晚總會聽到類似於「鬼集市」互相熱鬧打招呼,吃飯,趕集的聲音。


衛運河沿岸老街的拆遷有兩次,第一次拆掉了青龍街東邊的一些街巷,第二次拆了青龍街一帶的一些街巷,很多居民,便像今天拆遷一樣,大部分的遷入了今河西鎮的中西部,即今南居委北居委一帶。


歷史上的文人騷客詠河西大悲寺的詩句


大悲寺


明.唐皋


野色雲俱懶,林聲風自狂。


座蒲誰掛壁,經葉亂堆床。

凈業慚遊宦,幽懷憶故鄉。


曉驚雙鬢白,興欲累千觴。


大悲寺


明.方豪


瀟洒梁園寺,秋風兩度過。


地貧僧住少,路近客來多。


碑倚古牆角,鍾懸老樹柯。


卻憐飄泊際,樂事未蹉跎。


大悲寺


明.張相


精舍西林外,來游便愴顏。


空懸聽雨塌,猶閉坐禪關。


鶴舞松還靜,龍歸缽自閑。


夕陽催去馬,床淚幾潸潸。


註:張相,明代臨清州人(今臨西縣姚庄),嘉靖丙戌科進士,任提學御史等職。


大悲寺,又名梁國寺,臨清州名寺,關於大悲寺的舊址猜測有兩個說法,一說是在今河西東衛運河的灘地內,一說是在臨西二中老水房的位置,有人說曾在臨西二中老水房的位置看到過兩顆古柏樹,現在已經消失,猜測那裡以前就是座廟宇。


河西三眼井的故事


文:楊遵義


「三眼井」位於今臨西縣河西鎮衛運河西的灘地內(原在堤外,後因擴堤,圈在堤內);傳說在很久以前,河西先民采河水而食,後來,為了尋找乾淨的水源,人們便在河堤外尋找了一塊比較低洼的地方打了一眼口徑比較大的水井;解決了人們的吃水問題。但是,由於水井口徑比較大,人們用瓦罐取水很不方便,有時還有往井掉人的危險,人們在苦苦地尋找解決方法。正在這時,有人發現了一個圓形的面有三個窟窿的大石盤,三個窟窿呈「品」字形排列,每個窟窿都是水桶大小。放在井上,大小正合適,並且能容三個人同時打水,人以為天賜。遂吆喝眾人把圓石抬到井上安放好。從此,人們擺脫了打水落後的危險,並且提高了井的使用效率。因其井口特殊的形制,人們開始稱呼此井為三眼井。


關於三眼井,小編走訪河西的老人,據說,此井在青龍街(因擴堤現已拆除的河西岸眾多老街巷之一)與其他的街巷交叉處;附近有三眼井派出所、三眼井小學等設施,也有商鋪;在過去,人們結婚要到區里去蓋章,相當於今天的結婚證;屬於老官寨、童村等區的村莊都要去歸屬的區里蓋章,而今河西鎮的大部分在過去屬於臨清縣河西岸城關區的一部分,辦理婚姻蓋章自然就要去三眼井派出所辦理手續;而三眼井小學在改道遷堤後,則西遷至大米庄(在沙土崗上建立的村莊,始祖是在河西米市街開辦大米碾坊的張姓,米市街和大片老街巷今仍保留在南隊村內),也就是今天的臨西縣第三完全小學,它的前身即三眼井小學。


河西鎮曾經有青幫的漕運組織


青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幫會,清雍正四年潘清、錢堅及翁岩三人所創。徒眾昔皆以漕運為業,故稱糧船幫。大江南北,入幫者頗眾。


青幫是清初以來流行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民間秘密結社之一。也是晚清民國時期民間三大幫會組織(青幫、洪門、哥老會)之一。


青幫極盛時期共有一百二十八幫半(其中半幫為香火船),後因漕運沒落,減少至六幫:江淮泗、興武泗、興武六、嘉白、嘉海衛、杭三。各幫以三角或長方形旗幟做標誌。


山東方面:


濟寧前、濟寧後、東昌前、東昌後、臨清前、臨清後、德州頭、德州二、德州三、沂州一、蘭山半幫(共計十幫半、船八百一十九隻)。


據走訪了解,河西青龍街以北,原河西青龍街老居民回憶為「三月會」,賣什麼的都有,就像一個大集市;是一個很大的交易市場;此地既是原臨清青幫的一處。



民國年間河西下渡口漕運碼頭老照片


下渡口王家的燜餅——利利亮亮


從前,一王姓人家在臨清下渡口街路東開了一家小飯館,專做燜餅。無論肉燜、菜燜、雞蛋燜,都味道好,油水大,燜的餅條利利亮亮,從不粘連。此語用來形容某人辦事乾脆利索,不拖泥帶水。


(下渡口原位於今臨西縣河西鎮東的河床內,民國年間有下渡鎮之說,後將衛運河沿岸城門內的下渡口,青龍街等街巷拆除,並將衛運河裁彎取直,後將山東臨清縣衛運河西岸城關區的南北大隊以及自然村與運河老街巷,同臨清縣童村,尖冢,下堡寺,呂寨,老官寨所含土地五個大區,成立臨西縣,意為金代之後臨清西部,臨清河西,劃歸河北省。)


附:河西鎮東部的城市肌理、格局走向是很好的研究明清民國時期今臨西域內運河文化的珍貴遺產,老街巷雖然沒有什麼老建築了,但是它承載的是明清民國建國初原臨清今臨西的文脈、商業記憶、歷史街區。如果能將老衚衕的名稱重新標記好,也是為城市留了一份記憶。另外,河西鎮中部的城門舊址、衛運河河堤內的一些遺址,如果得到很好的勘探、考古挖掘,對於發展縣內千年運河文化將有很大的價值,唐宋也好,明清也罷,都有著它不同的意義和價值,是一種傳承。


關注推薦「臨西縣歷史文社」


給你的朋友們認識吧


歷史是神秘的,是斷層的,是令人嚮往的,對於年輕人來說,我們渴望了解這塊土地的曾經,但又不耐其中的枯燥乏味,在這裡,讓我們用年輕人的方式,結合臨清,臨西等縣市的傳統文化,用最年輕的態度,為您還原一個臨清州,了解臨西縣(古臨清)人文歷史,從這裡開始!今日頭條號「臨西縣歷史文社」、搜狐號「臨西縣歷史文社」、QQ看點平台「臨西縣歷史文社」、百家號「臨西縣歷史文社」等將同步進行推送!


「臨西縣歷史文社」是歸屬於臨西縣文廣新體局的附屬文化賬號,專門致力於臨西縣乃至周邊地區的「古臨清」歷史文化推送,為臨西縣的運河文化事業、古臨清的歷史底蘊介紹貢獻一份力量。屆時歡迎社會各界投稿。郵箱:745259141@qq.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臨西縣歷史文社 的精彩文章:

中華武術——潭腿的歷史變遷
月窪寺的傳說故事(全)

TAG:臨西縣歷史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