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發現太原南丨那些年,汾河水流過我的村子……

發現太原南丨那些年,汾河水流過我的村子……

原標題:發現太原南丨那些年,汾河水流過我的村子……


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有了母親河的說法。汾河就是山西人尤其是太原南部地區人們大小意識中最重要的一條河流。日前郝妙海先生在編寫《吳家堡村志》時翻到一些舊材料,打算就吳家堡當年的水利利用說說整個太原南部對汾河水的一些舊事,看看有你們村沒——


明代


編撰於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的《太原縣誌》「水利」一節,就有「汾河十一渠」的介紹。這十一渠分別是:南關等都渠、馬村北渠、東橋等都渠、苜蓿等都渠、晉陽南等都渠、舊縣都渠、豐泉都渠、嘉節都渠、鳳中都渠、苜蓿東渠、河下都渠。可見,早在明嘉靖年間,引汾溉田在當地己很普遍了(參考:明清之際的太原南,看看有沒有你們村——)。就在同一本縣誌中,編者也說「本縣水利,比之鄰邑最廣,所系甚眾。」其「最廣」之說,當不止指晉水,也包括汾水。



近七十年後的天啟六年(1620年),《太原縣誌》又作補修。其中卷一中介紹「汾河渠一十一道。知縣屈鍾岳天啟三年重經畫舊渠,更新開一十九道,今並志焉。」至此,引汾溉渠己增至三十道,分別是:南關都渠、鳳中都渠、武家莊渠、豐泉都渠、西寨村西渠、晉陽西渠、苜蓿都渠、西寨村東渠、苜蓿村東渠、晉陽東渠、廣濟渠、勛南都渠(二道)、馬村都渠、嘉節都渠(二道)、舊縣都渠、小店渠、鞏家堡渠、東橋村渠、賈家寨渠、大村渠、孫家寨渠、梁家莊渠、三賢都渠、蒲村渠、草寨渠、洞渦村渠、里獬村渠、洛陽都渠。在這三十道渠中,與吳家堡村有涉的,又增加了二道。它們是「西寨村西渠」和「西寨村東渠」,都為「看河樓取水,灌本村」。在西寨村,村民中傳言,西寨渠為馬朝陽(字子升,號旭堂,西寨村人。明萬曆五年(1577年)進士,官至陝西左布政使。生卒年不詳,享年78歲。)為澆灌自已花園而開。而從上述縣誌的記載看,該渠應開浚於明天啟三年,且獨澆西寨本村,上述傳言確有可信之處。

清代



至清雍正九年(1731年),重修的《太原縣誌》「渠道」一節中,共記載了三十六道泥渠,其中有三十三條源自汾河。分別是:豐泉渠、鳳中渠、縣東渠、西寨西渠、苜蓿西渠、西寨東渠、苜蓿東渠、勛南渠、舊縣東渠、興隆中渠、舊縣西渠、嘉節渠、晉陽西渠、晉陽東渠、永利渠、任碧渠、大村渠、永盛渠、梁家莊渠、蒲村渠、通義渠、孫家寨渠、流澗渠、北格渠、陳王渠、柳林堡渠、既濟渠、里解渠、廣濟渠、通濟渠、仁義渠、晉汾渠、西賈渠(後三條均注「壅塞多年」)。其中第一次出現了「縣東渠」,即當地人俗稱之縣渠。至此,吳家堡村志資料中牽涉到的六條古泥渠己全部見諸志書(參考:發現太原南 | 你們村以前有過「城牆」嗎?)。在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的《太原縣誌》中,此六條渠道與雍正九年縣誌所記無異。具體如下:


豐泉渠,灌武家莊、董茹村、牛家營、北阜村、城北村、小營村、南阜村共七村地畝。


縣東渠,灌南阜村、賈家莊、東關村、鹼地渠(原文如此)、鹽堡村、河下村、鵝歸店、五府菅共八村地畝。

西寨西渠,灌吳家堡、西寨村、北阜村、南阜村共四村地畝。


睦俗(舊志作苜蓿)西渠,灌古寨村(舊志作姑姑寨)、西寨村、木廠頭、東城角村、賈家莊共五村地畝。


西寨東渠,灌吳家堡、西寨二村地畝。


睦俗(舊志作苜蓿)東渠,灌古寨村(舊志作姑姑寨)、木廠頭、龐家寨、舊寨村、東城角共五村地畝。


上述六條泥渠,均「自陽邑看河樓取水」。與明代兩本志書相比,一是渠道名稱中的「都」屬盡去,二是詳列了各渠所溉村莊的名稱。通過村莊名,即可大體推知各渠的流向和流域面積。

民國以後



手頭還有一份複印自晉源區北阜村郭福東老先生處的「太原縣河道表」手稿。該手稿未標註日期,但從表後的「附記」中可推知該表應編寫於民國七年之後的民國年間。據郭福東介紹,該手稿似為劉大鵬先生所編。表中登錄了縣域內汾河灌渠共二十九道。其中河西成渠八道,廢渠一道。河東成渠十九道,廢渠一道。分別是:豐泉渠、鳳中渠、縣東渠、西寨渠、睦俗東渠、睦俗西渠、晉陽東渠、廣濟渠、興隆渠、嘉節渠、永利渠、永盛渠、任碧渠、大村渠、賈家寨渠、孫家寨渠、蒲村渠、梁家莊渠、流澗渠、柳林堡渠、北格鎮渠、通義渠、龍首渠、陳王渠、禿尾渠、老東渠、老西渠、晉陽西渠(籌開)、里解渠(籌開)。從上面的渠名可以看出,總體與清代變化不大。流經吳家堡村的六條,除西寨村東渠因離汾河太近被河水沖刷而不存外,其餘五條都仍在使用。不過西寨村西渠因東渠已不存而直稱西寨渠。這五條渠,表中登記的內容有以下一些:


豐泉渠。深八尺,寬三丈,長十里;大王村東北取水;流經吳家堡、武家莊、牛家營、城北、南阜村、北阜村六村;溉田二千畝。

縣東渠。深八尺,寬三丈,長三十里;南屯村東取水;流經南屯村、吳家堡、北阜村、南阜村、賈家莊、東關村、東關廂(原文如此)、南河下、北河下、五府營十村;溉田四千一十五畝。


西寨渠。深一丈,寬三丈,長十五里;南屯村南取水;流經南屯村、吳家堡、西寨村三村;溉田一千二百畝。


睦俗東渠。深一丈,寬三丈,長二十里;吳家堡村北取水;流經吳家堡、西寨村、古寨村、龐家寨四村;溉田一千五百餘畝。


睦俗西渠。深一丈,寬三丈,長二十五里;吳家堡村北取水;流經吳家堡、西寨村、木廠頭、賈家莊、古寨村、東城角六村;溉田一千八百餘畝。


根據上面河道表的統計,民國年間,流經吳家堡村的五條引汾泥渠,可澆近二十個村莊的上萬畝土地,幾乎流域內的平川村莊都可受益。然而,從表中也可看出,經多年的淤塞,這些明清兩朝原本從陽邑看河樓取水的渠道,其取水口己全部下移至吳家堡村北、南屯村東一帶。


上世紀五十年代,太原市人民政府修建了北起上蘭村,南至清徐鐵板堰,全長約六十公里的石砌西乾渠,上述泥渠相繼廢棄或部分改造為西干支渠。而隨著土地的集體化,西乾渠配套渠系也更加完善。由於當時汾河水源十分充沛,西干沿線的村莊紛紛引種水稻。吳家堡村也從六十年代初引進水稻種植技術,最多時種有上千畝稻田。


從河東到河西



(@張志峰 攝)


在吳家堡村觀音堂正殿廊檐西側,平放著一塊「永例河河租碑」。其碑文云:


……村之東南,舊有永例渠一道。自乾隆五十九年始入口渠水,而舊道無存,皆耕為地。從此挖地成渠,訟端突起。後蒙縣主羅公斷案,自入界以至斜道,渠境所佔無論長短廣狹,每年作租錢九吊,始得彼此情平而訟於是乎息。但所佔之地不一家,分資不一人,眾口紛紛,滋擾實甚。於是眾議將此錢歸約充公,以為定例,自嘉慶元年書以木牌。恐年遠逮壞,至道光十一年始得刻之以石。庶本末可紀,而歷久不敝矣。是為記。


茲於民國十五年,吳家堡村長吳三益,小店鎮村長王汝麟等,因此碑文剝落,日久難稽,事關河務,不得不重新修理。是以仍照李超凡翁之舊文,重新刻石於此,留作永久之證雲。


……


中華民國十五年十二月


據碑文可知,舊日,流經吳家堡村東南地界的,尚有一條永例渠。永例渠,在清雍正《太原縣誌》中寫作永利渠。該志記載「永利渠,灌小店鎮、鞏家堡兩村地畝,發源自本縣吳家堡東北取水」。不過,在正文中提到的似為劉大鵬先生手書的「太原縣渠道表」中,該渠取水處記為「殷家堡村西」。殷家堡與吳家堡,一在河東,一在河西,兩村隔汾河而相望。其所記之取水處,似仍為縣誌所記之處。只是因為永利河是一條汾河東岸的灌溉渠道,改寫殷家堡村西,更好理解一些(參考:九十年前的汾河兩岸)。


為什麼一條開鑿於河東,澆灌河東地畝的渠道,會佔用了河西一個村莊的土地呢?這是因為早期的吳家堡,本就是一個河東的村莊。從該村村民保存的幾本《魚鱗冊》中可知,該村第一大姓一一吳姓,原先都為「馬村都四甲」所轄,與大馬村、小馬村、殷家堡同屬一個都,是緊鄰家。在《吳家堡村志》的相關資料中,尚有這樣的記載:「(明)正德十六年(1512)汾水泛濫,河床在一夜之間從吳家堡村西改流村東。其後嘉靖十五年(1536)太原縣令金勵修整河道,正式將吳家堡從河東划到河西。」也就是說,由於歷史上汾河的一次改道,本在河東的吳家堡村,從此便移到了河西。而原屬吳家堡村的部分土地,卻仍留在了汾河東畔。河東人要沿河開渠,必須從這些土地上通過,向吳家堡作一定的補償,自是必然。


到了今天,汾河水源逐漸枯竭,西乾渠漸漸失去了農用功能,這一帶引汾河水溉田的歷史便徹底結束了。隨之而來的是滿足人們休閑需要的汾河公園正一步一步向南而來……


來這裡喝一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店通 的精彩文章:

TAG:小店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