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富王健林行程安排曝光:你應該這樣管理你自己

首富王健林行程安排曝光:你應該這樣管理你自己

01

「先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

首富王健林熬的這碗毒雞湯,你幹了嗎?

緊接著首富王健林11月30日行程被曝光。

網友們的注意力開始轉移,紛紛驚呼:我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麼那麼窮了。

這份行程表確實緊湊到令人髮指,但隱藏在背後的是一幅高效、自律的人生狀態。

真正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的真實寫照。

網上也有資料顯示,其實首富王健林並不是每天都4點起床,平時的日程安排是這樣的:

每天準時6點起床。

7點10分到公司,基本上雷打不動,前後時間差不超過5分鐘。

晚上下班回去就八點多了,如果有會議或者有宴請,就九點多到十點多之間。

十一點準時休息。

這樣的行程對比起4點多起床的版本,節奏正常多了,但依然只有少數人能夠真正日復一日地做到。

02

調侃首富王健林先定一個「1億元的小目標」離譜之餘,我卻有另一層不同的解讀。

每個人的思維模式和格局高度都是不一樣的,對他來說,也許1個億真的像我們所想的1萬一樣,是個相對小的目標。

焦點不在於數目,而在於你是否會為自己制定真正適合自己並且可行的目標。

管理好自己的第一法則:你得有目標,並且學會把大目標拆分成一個又一個具體可行的小目標。

目標感強的人生,更加有方向。

哈佛大學有一個十分著名的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

調查結果發現: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

25年的跟蹤研究結果顯示,他們的生活狀況及分布現象十分有意思,那些佔3%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者:

25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我的人生目標,

25年來他們都朝著同一個方向不懈地發奮,

25年後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

而那些佔10%、有清晰短期目標者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

那些60%的模糊目標者和27%沒有目標的人群,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面,沒有什麼突出的成績,只能在自己的工作上怨天尤人。

調查者因此得出結論:目標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性作用。成功在一開始僅僅是自我的一個選擇。

如果你的生活現狀是每天沒有明確的重心,試著給自己訂立一份目標吧。

同樣,史蒂芬?柯維在他的暢銷書《要事第一》中提出了一個以原則為中心的方法,它超越了推崇更快捷、更努力、更機靈的傳統方法,不是給你提供另外一個時鐘,而是給你一個羅盤——因為比速度更重要的是前進方向。

而前進的方向,就是由你的目標帶來的。

03

你了如指掌自己每天的行程安排嗎?

講得更簡單直接一些,你還記得自己昨天或者今天一整天做了哪些事情嗎?

我是在手機上安裝了Moment這個APP,發現自己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居然高達6個小時後,開始重拾記錄自己時間的習慣。

時間管理必讀書《奇特的一生》主要講述了一個將自己的一整個人生用時間來精確計劃的人——柳比歇夫。

柳比歇夫通過他的時間統計法對自己進行了研究和試驗。試驗在寫、讀、聽、工作、思索各方面,他到底能幹多少?干多少?怎麼干?

通過記錄,他對自己非常了解:

他不讓自己負擔過重,力不勝任;

他總是循著他能力的邊緣前進,

他對自己能力的掂量精確無疑。

管理好自己的第二法則:通過記錄自己使用時間的真實情況,進而了解自己的現狀,從而制定真正適合自己的每日行程。

在記錄時間這件事上,記錄行為本身是不重要的,所以你不需要過分花時間在工具的選擇和怎麼記錄上。

而是真正開始行動進行記錄,最重要的是面對最真實的自己,並重新拿回對自己時間的掌控感。

我們不需要和別人比,更重要的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時間節奏。

04

從行程表格中可以看出,在那麼緊張而忙碌的情況中,首富王健林選擇了比平時早起,花接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健身+吃早餐。

網友們開始調侃:你知道王健林為什麼會成功而你不能嗎?因為你沒見過凌晨4點的北京樣子。

首富王健林4點起床後,運動45分鐘,然後給自己留了30分鐘的早餐時間。

儘管每天的行程很滿,但是62歲的王健林早起後依然會運動一會。不管什麼時候,都依然在堅持。

管理好自己的第三個法則:建立一個又一個好習慣。

好習慣的建立首先要有時間上的配合,比起早起更重要的是,你知道早起後自己的安排是什麼。

所以早起本身不重要,你應該要做的是根據自己的時間特點,划出專屬於自己的精進時間塊,並為這個時間塊安排具體而可執行的計劃。

還有很多名人,每天都有獨立的時間塊,數十年如一日地每天保持著好習慣,比如80多歲的李嘉誠,每天堅持6點起床,打一個小時高爾夫,8點到辦公室工作。另外他一直保持著兩個習慣:

一是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

二是晚飯之後,一定要看英文電視,不僅要看,還要跟著大聲說,因為「怕落伍」。

05

從首富王健林的日程安排中,我們可以看到,7點-12點,15點-18點都在飛機上度過。

此時的他在幹什麼呢?乘坐私人飛機的他即便在飛機上,也可以召集同事開會研究項目。

王健林這麼努力的工作,你卻還在抱怨每天時間太少。

管理好自己的第四個法則:珍惜自己的每一分時間,甚至是花錢買時間。

普通人當然沒有辦法像王健林那樣,座駕是私人飛機。

但我們是不是可以從其他的維度上去思考如何擁有更多的時間:

比如更加珍惜碎片化時間的利用,而不是人為割裂自己的整塊時間。

比如在住房上選擇就近原則,多花一些錢、租得/買得離公司近一些,把花在路上的時間,全部用來學習。

比如必要的時候付錢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常常會在【在行】上約專業的人請教各式問題,同時我的【在行】也常常收到很多諮詢的邀約。

06

再來看看他的平日的日常安排,秩序感瞭然紙上:

每天準時6點起床,7點10分到公司,基本上雷打不動,前後時間差不超過5分鐘。

晚上下班回去就八點多了,如果我們自己有會議或者有宴請,就九點多、十點多。

11點準時休息。

我百度百科了「秩序感」這個詞是這麼解釋的:我們周圍事物形態體現出的均衡、比例、對稱、節奏等因素,能帶給我們愉快、興奮、舒服的感覺。

秩序感和習慣有些相似,前者是時間和空間感更加固定,後者傾向行為模式的培養。

我是有很強秩序感的人,工作日雷打不動的作息習慣、早起後進行固定的學習項目、上午高效率處理各種工作、下午學習+做個案諮詢、晚上不講課的情況下,全身心陪伴寶寶。

你的一天是多變而混亂的,還是安排地井然有序?

前者固然新奇,而後者的穩定狀態會讓你更高效地處理多項事務。

管理好自己的第五個法則:培養你的秩序感,讓一天井然有序。

07

身邊很多朋友們,總喜歡以沒有時間為理由,不去做很多的事情,生活卻依然過得一團糟。

反而是看起來該是要忙到飛起來的一類人,不但能抽出時間做應該做的事,生活非常有秩序,事業也相當成功。

每一天起床後,你的人生銀行都會收到一筆財富,那便是由時間折算過來的86400元(秒)。

而你怎麼用好它,決定了你有多大的可能性。

試著像首富王建立那樣安排、管理好自己,你一定會比從前更富足。

-THE END-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別忘了分享點贊支持Angie

Angie,平衡人生實踐家,前互聯網運營總監,暢銷書《學習力》作者,【在行】行家、Linkedin等多個平台專欄作家、時間管理達人,2018年,通過原創文、特訓營、社群多種形式,帶你探索人生的多種可能。訂閱本公眾號的讀者帶你一起踐行多種成長方式!

Angie碎碎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gie 的精彩文章:

有哪些好習慣,我堅持了超過5年

TAG:Ang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