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巴勒斯坦老人:70年回不去的家園就在20公里外

巴勒斯坦老人:70年回不去的家園就在20公里外

他們或許是最寂寞無名之小人物,但社會之痛感不正來自神經末梢?這是末梢第 十一 篇

巴勒斯坦難民蘇萊曼·拉德旺站在故鄉朱拉村地圖前。新華社發

「我經常給他們講故鄉的事,想讓他們記住故鄉的每個細節,記住那片我母親種滿葡萄樹的土地。」

巴勒斯坦人蘇萊曼·拉德旺今年80歲。他常站在自家牆壁前,指著一幅大地圖,跟兒孫念叨一個地名——朱拉。

那是他出生的村莊,距他現在的居住地20公里。但過去70年間,他只得到一次機會偷偷潛回故土。

1、

自今年3月30日起,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帶幾個主要邊境地區舉行「回歸大遊行」抗議活動。

人們在距離以色列隔離圍欄幾百米的地方搭建起一批帳篷。一頂又一頂帳篷上,寫著巴勒斯坦難民1948年被迫離開的故土名字,有的是城市,有的是村莊。

每個周五,拉德旺就在45歲兒子艾哈邁德陪伴下,來到這樣一頂帳篷里靜坐示威。

「我們去示威是為了回歸家園。我每天早晨都跟我的兒孫們說,我們總有一天會回去的。」

巴勒斯坦難民蘇萊曼·拉德旺展示父親留下的地契。新華社發

老人拿出一張父親留給他的地契,上面蓋著奧斯曼統治時期的印章。

他又掏出一把母親交給他的鑰匙,自打逃離家園以來就再沒機會插進過家門。

「我去世時,要把這些東西留給我的子孫,讓他們一代代傳下去」,拉德旺說。

也許老人也明白,分秒流逝,希望渺茫。

2、

「我多想再回去看看!」

拉德旺腦海里,故鄉海岸邊的畫面始終清晰。

「有時候海面很平靜,但午後一陣大風刮來,海里就掀起高高的浪,淹沒停泊在岸邊的船。」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國。次日,以色列同阿拉伯國家之間爆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近百萬巴勒斯坦人為躲避戰火背井離鄉。10歲的拉德旺也和家人一起逃離家園。

當時,拉德旺和父母以及十幾名親戚得到了加沙地帶的居住許可證。一艘漁船把他們載到了加沙地帶的海岸邊。

從此至今,難民成為他一生揮之不去的身份標籤。

「命運跟我開了個玩笑」,拉德旺說,「我小時候在故鄉念書時,還盼望將來能去耶路撒冷上學,但現在,別說耶路撒冷了,我連隔離牆那邊的故鄉都回不去。」

拉德旺現在的「家」,位於加沙地帶距交界處以色列隔離牆不遠的舒扎伊亞難民營。

距離這個難民營20多公里處,就是他魂牽夢縈的故土朱拉村。今天,那片土地早已換了名字,被劃入以色列港口城市阿什凱隆。

近在咫尺,遠在天邊。

3、

巴勒斯坦人用「世界上最大的監獄」來形容加沙地帶。

2000年9月,巴勒斯坦「第二次起義」(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巴勒斯坦民眾反抗以色列佔領的大規模運動)爆發。

在此之前,拉德旺曾得到以色列當局許可,從加沙地帶到以色列境內打工,當建築工人。難得走出加沙地帶,他曾利用這個機會偷偷溜回朱拉村,但看到的只是他家老房子的殘垣斷壁。

「第二次起義」爆發後,以色列對加沙地帶實施封鎖,嚴禁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入境以色列打工。

2007年,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奪取了對加沙地帶的控制權。此後,以色列對加沙地帶加大封鎖力度,嚴格控制人員和物資出入。

以色列方面控制著加沙地帶通往以色列的唯一人員進出口岸——埃雷茲軍事檢查站,且只允許外交人員、記者、國際組織工作人員等一些「特殊人群」通過。

巴勒斯坦人想從加沙地帶入境以色列必須獲得以方許可,而這一許可非常難以獲得,甚至一些重病患者以外出就診為由申請也拿不到。

怕回不去,怕等不及。今天500萬巴勒斯坦難民中,還有多少人和拉德旺老人一樣焦急?

-END-

記者:楊媛媛 趙悅

編輯:孫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國際 的精彩文章:

今年的普利策獎,為揭露「潛規則」的記者加冕
美國指責中國停收「洋垃圾」違反WTO義務  外交部:真虛偽

TAG:新華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