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石化呂大鵬:中企海外發展軟硬投資不對稱

中國石化呂大鵬:中企海外發展軟硬投資不對稱

5月19日,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在「2018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與創新論壇」上表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發展、品牌建設呈軟硬投資不對稱。在他看來,2017年中國對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境外企業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是1200億美元。「這個投入規模相當大,但國際一流企業在營銷的投入約佔總費用的6.9%,中國企業在這個領域的投入少得很可憐,軟硬投資不對稱。」

呂大鵬稱,中國企業在海外發展還呈現巨大的品牌規模和弱小的品牌市場不對稱的情況。在2017年,世界500強排名中有115家中國企業上榜,全球知名品牌諮詢公司2017年的排行榜當中,進入前100強的中國品牌卻只有華為和聯想兩家,美國則上榜54家。「中國企業走出去,特別重視硬實力的投入,但品牌建設沒有跟上去,重投資、輕品牌,品牌管理意識薄弱,走出去給人的感覺就是中國的企業『富而不善,大而不優』」。

呂大鵬認為,1980年代,日本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是一個品牌軟實力先行、硬實力後行的經典案例。而中國企業「走出去」大多數顛倒的,往往是資本、勞務先走,然後才是產品,再往下面是技術。當出現負面輿情的時候,企業才開始琢磨我們是不是應該做一點宣傳,是否應該打造品牌,路徑反過來是一個很怪的現象。

反觀日本,在1983年,先是組織中日友好青年3000人大聯歡,建設中日友好城市等,大概在1980年代中期,日本包括松下、索尼、東芝、夏普等企業的品牌廣告開始狂轟亂炸,進行飢餓營銷。而且,日本的企業到中國來,互相不打架,互相不拆台。到了1990年代,日本人開始搞合資建廠,再後來是資本輸入。所以日本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是從公共關係、品牌、服務到再到技術、資本這麼一個路徑走過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 的精彩文章:

你會為愛寵做什麼?新加坡「吸魚」土豪給魚做眼部除脂
一邊擁抱一邊憎恨 區塊鏈如何改變了矽谷創投圈

TAG: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