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子韜:眼淚有用的話,還要比賽幹嘛?

黃子韜:眼淚有用的話,還要比賽幹嘛?

「在賽場上,對舞台保持一份敬畏,才是對自己、對競爭對手、對支持者應有的尊重。」

上周土創的第4期,終於迎來了首輪淘汰,近半的選手遭遇淘汰,而公布結果的現場,儼然變成了一片淚水的海洋。

坐著哭,站著哭,自己哭,聚眾哭…

一不小心誤以為點進了某檔大型情感節目,或者《感動中國》。

面對屏幕看了2個多小時的哭戲之後,我的表情如韜韜本人。

GIF

大部分的網友也是一臉懵。

甚至還有很多朋友,實名擔心現場萬花叢中唯一的一點綠,發起人黃子韜。

那位說「黃子韜錄完這檔節目後至少一年都不會找女朋友」的同學,你是陳獨秀么?麻煩快坐下,韜韜的小宇宙正在爆炸。

「沒有人是想來看你們哭的」

「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就說一個我願意留在這個舞台,我想繼續在這個舞台待下去,有那麼難嗎?」

這是黃子韜在淚水即將淹沒的舞台上說的一句話。

聽得太爽了,甚至想為他起立鼓掌。

雖然女孩兒們堆在一起,分分合合,坎坎坷坷,就自然容易感情細膩、哭哭啼啼,但比賽不相信眼淚,在舞台上在賽場上,摺疊起部分情感,對比賽保持一份敬畏,才是對自己、對手和支持者的尊重。

畢竟我們pick的,是你們口中所號稱的夢想「中國最強女團」,而不是豐沛的淚腺。生存綜藝該傳遞的形式感之外,實力才是你們的終極武器。

「為什麼要做偶像」

2018年,被很多人定義為新一代偶像的元年,伴隨著土偶、土創的播出,鼻祖養成類的三個加油男孩初長成進入成年化,曾經的頂級流量步入轉型階段,「偶像」似乎不再是一夜成名、一鳴驚人,而逐漸演變成了你在外界看來「一無是處」、默默無聞的時候,我在人群中發現了你、pick了你、然後守護你長大的「養成系」成長型。

「我兒子除了我,一無所有。」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我們要養的是什麼樣的偶像?

我欣賞和贊同黃子韜說的「偶像力量」。

這樣的偶像力量,似乎代表了我們很多人對於偶像們行為的準則概述。

用一句很俗的話來說,就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我們希望你優秀、希望你業務水平優良、希望你微笑常在如沐春風,我們甚至希望你不要有過多的七情六慾、最重要的是,希望你是我們生活中的小太陽,你可以柔軟可以在強壓下偶爾的小可憐…

而萬萬不能的是喪,動不動就哭鼻子昭告大家,我什麼都不行,我不想努力了,我不要繼續走下去,我放棄,我不適合,我害怕…

那請你收起你的害怕,不要影響更多的人,不要讓更多的孩子們,從你身上學到的是害怕、退縮、遇到困難時只懂得用情緒來示弱的膽怯。

《創造101》節目的一句slogan是「向陽而生」這四個字。

既然打出創始人的概念,既然每一位觀眾都能參與其中被賦予了選擇權,那「向陽而生」也就意味著,創始人們希望看到的女團成長,是能力的人積極進取,勤奮的人勤能補拙,一個公平公正的養成,可愛、善良、萌軟都是基於業務水平之上的附加值。而假設本末倒置,也是對「中國最強女團」的一種褻瀆吧。

在鏡頭裡說一句真心話到底難不難?

「爭取這個機會,不丟人,一點都不丟人。」

隔著屏幕再次想為韜韜起立鼓掌,韜韜為什麼這麼敢說?

我一直都覺得,韜韜是一個很神奇很獨特的存在,尤其在流量小生群體中,甚至是對於年輕藝人整體的生態環境而言。

比如,在101舞台上,很顯然,在一眾女孩兒面前,這些話一點都不暖,甚至是一種恨鐵不成鋼、怒其不爭的「責罵」。

作為成年人,成年男性來說,大家都知道在101個女孩兒面前,幾句寬慰的話,要比這樣來得招人喜歡,可他偏不。

用他的話來說,這是比賽,不是過家家。

這種在鏡頭裡,敢說真話的人,敢表達真情實感的人,格外的real,格外得圈粉。

再比如,韜韜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幾年前的一個叫做《我們的法則》的綜藝,裡面有一個這樣的畫面:

黃子韜站在鏡頭裡認真地疑惑:為什麼我幹什麼他們都笑?

然後韜韜自言自語地自我解答:可能是喜歡我吧。

看似簡單甚至是稍微有些中二的一句話,細細品來卻能讓人心頭一酸。

假設此情此景在你我的面前,一群陌生人沖著你笑,你的內心OS會是什麼呢?「我的臉上有髒東西嗎?」「我今天衣服搭配很奇怪嗎?」「他們在議論我出糗的事兒嗎?」「我是不是做了啥特別二特別好笑的事兒?他們在笑話我吧」是不是諸如此類呢。

但黃子韜不同,比起習慣於揣摩別人臉色、感應周遭目光來說,當我們不自覺地養成了討好和遮遮掩掩的「成熟」行為時,他卻活成了自己本來的樣子。

可能就像某大V評價的:

是一個被愛澆灌長大的孩子,不知道也不相信社會險惡的人,才會滿心的柔軟和勇敢。或許,在他的眼中萬事萬物都是可愛而又善意的。

「如果可以活成黃子韜那樣,

一定會很開心吧。」

當一個人成為公眾人物的時候,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已經不再是一個個體,他身上所有的一切,都會有放大鏡、有標尺、有框架時刻圍繞。

比起很多由公司和行業規劃,「整容」後的偶像行為模範和人設框架,黃子韜的生活方式,更像是一種天然性的行為。

《這!就是街舞》的選手亮亮在直播中說,舞台表演結束後,「韜韜專門把亮亮一個人拉到小角落說我好喜歡你啊」

面對隊員楊文昊時,「我家昊昊」的「表白」更是每天日常。

GIF

《真正男子漢》中,脾氣好強倔強的佟麗婭,因為自己體力不好拖累大家懊惱的時候,韜韜跟在後面喊「姐姐,你怎麼了?……我不是來安慰你的,我就陪你一會兒。」

《這!就是街舞》因為兩個選手都非常優秀,而自己僅剩一條毛巾時,韜韜跑到導演面前撒嬌,「再給我一條毛巾,不然不錄了。」

土創新一期的預告里,黃子韜因為現場有隊員摔倒,其他選手依然說笑泰然,置之不理,摔了台本走人。

一個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毫無保留地展露出來,把心裡所想都掏出來給你看,不藏著不掖著不躲著,把喜歡和討厭,分得如此清楚,又願意如此直接表達出來的人,多可愛。

但有人喜歡黃子韜的性格,就同樣會有人不喜歡。

有時候,他像是一個稀缺的、某種基因突變而誘發的,不同於眾多常態的,待保護觀察和重點研究的標本一樣。

他個性鮮明、有稜有角、爽直乾脆、真情實感,就像有人把他比喻成帶刺的鮮花,所以,有的人白眼嫌扎手,碰都不願碰,有的人卻視為珍寶,讚歎獨特馥郁。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去評價審度外界外物時,映射的反而恰恰是自己的內心。

在當前的偶像環境下,不可反駁「人設整容」後的偶像行為所帶來的美感舒適度,但天然的、稜角的、甚至是雀斑的、塌鼻樑的…也正是屬於骨子裡最踏實的真實。

假設黃子韜能更圓滑一些,更「聰明」一些,把心裡所想所說之話再收一收,也許走的路會更順更好。

可正因為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太多的我們,因為生活而改變,所以更加希望有人可以代表我們內心的小衝動,不被改變。

陳道明說過,「一生當中說的廢話就夠多了,不能再讓觀眾聽到這些化過妝的話。」

相信一直堅守自己內心的人,會越來越好,兜兜轉轉,幾年過去了,韜韜還是那個在《快樂大本營》中一個人去海邊散步的韜韜,還是被問到家裡最寶貝的是什麼果斷堅定回答是「我」的韜韜,還是那個遇到粉絲要簽名扭捏著不想簽,理由是「太冷了,伸不出手」的韜韜…

慶幸如今的他在自己的軌跡里,按照自己的方式,已經越走越好越走越穩。

也相信從十七歲就開始走上藝人這條路的黃子韜,早已練就了自己的金剛罩鐵布衫來抵抗外界保持內心的平衡。

也許黃子韜更像是一則小寓言故事,故事的起承轉折中,告訴了我們說大實話、表大感情可能會讓人處在被孤立的狀態中,但終究一年兩年三年,時間過去後,會有人慢慢發現有態度,有衝動,有血肉,不卑不亢做自己,做一個堅持善良之人,是多麼的可愛和可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荔枝八卦 的精彩文章:

孫怡吐槽劇組?不過她的素顏真的是接地氣的……
她竟然跟陳偉霆炸裂出了火花?從現在開始pick秦海璐一點也不晚?!

TAG:荔枝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