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雙手改變命運」的海底撈要上市了 一年凈賺12億

「用雙手改變命運」的海底撈要上市了 一年凈賺12億

有過兩次「被上市」的經歷之後,國內最知名的連鎖火鍋品牌之一要在港股市場掛牌交易了。

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海底撈)於5月17日向港交所提交了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文件,招銀國際和高盛擔任聯席保薦人。

申請文件顯示,海底撈2017年營業總收入為人民幣106.4億元,2016和2015年收入分別為78.1億元和57.6億元;2017年年度利潤為11.9億元,2016年和2015年分別為9.8億元和4.1億元。

截至去年末,海底撈共擁有273家餐廳,2016年末和2015年末分別為176家和146家。

客流量方面,去年海底撈每家餐廳日均接待1,441名顧客,顧客平均開支97.7元,每家餐廳日均銷售額約14.1萬元,翻台率達到每日翻台5次。

此前海底撈曾兩度被傳聞上市。其中一次傳聞是在2012年,四川省簡陽市政府發布了一則「海底撈上市輔導計劃」,但此後再無下文。另一次是在今年早些時候,市場傳聞海底撈將赴香港上市,融資6億-7億美元。不過該傳聞隨後被海底撈否認。

海底撈一直以服務著稱,這在其上市申報文件中也有所體現。該公司在文件中稱,「用雙手改變命運」是公司的核心價值觀。而成功管理員工與門店的關係,將推動自下而上的「裂變式增長」。

該公司採取了師徒制,從而綁定了店長與公司之間的利益。店長不僅可以對本店學員有業績提成,還能在其徒弟管理的門店中,獲得更高比例的業績提成。

海底撈將上述制度稱為其自下而上發展的核心。該公司說,店長的個人收入與徒弟是否獲得成功直接相關。「因此,店長不僅具有充分的動力管理好其門店,還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儘可能多地培養出能力、品行都合格的徒弟店長。」

不過,去年8月份的一則媒體報道曾經給海底撈的品牌形象布下陰影。當時,《法制日報》記者經暗訪後發現,海底撈在北京的兩家門店存在老鼠亂竄、後廚髒亂差和違規操作等問題。

海底撈隨後進行了公開道歉,要求上述兩家門店停業整改,同時要求所有門店立即排查後廚問題。

對於任何一家餐飲公司來說,食品安全問題都是頭等大事。海底撈經營的連鎖店達到數百家,龐大的規模造成不同餐廳的人員素質和後廚環境可能有一定差別。因此在上市後,海底撈可能仍會在如何保障食品安全上面臨挑戰。

根據公開資料,海底撈最初的創始人是張勇、舒萍、施永宏和李海燕,而舒萍與李海燕分別是張勇和施永宏的配偶。

發行上市前,海底撈進行了重組,目前張勇通過兩家在英屬維京群島註冊的投資公司持有海底撈65.67%的股權。舒萍、施永宏和李海燕各自通過英屬維京群島註冊的投資公司持有海底撈8.91%的股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 的精彩文章:

為挽救伊朗核協議 歐盟究竟有多拼?
《路過未來》:當代生活的困境很多 你總會遭遇一個

TAG: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