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事件——華沙猶太人區被毀滅

歷史事件——華沙猶太人區被毀滅

電影《鋼琴家》是部2002年的老電影,當年橫掃奧斯卡、戛納等一系列大獎。這部電影取材于波蘭猶太裔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回憶錄,是真實事件真實人物。而導演羅曼波蘭斯基也是猶太人,母親喪生於奧斯維辛集中營。影片描寫了這位波蘭猶太裔鋼琴家在二戰期間艱難生存的故事。作為一名天才的作曲家兼鋼琴家,席皮爾曼一家過著優雅舒適的生活。然而突然有一天,他被趕出了家門,圈禁到猶太人隔離區里,像豬狗一樣卑微地活著。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在這裡,即便所有熱愛的東西都不得不放棄的時候,他仍舊頑強的活著。之後他被趕上了一趟火車,去往一個叫特布林卡(納粹集中營)的地方。幸運的是臨上火車前,他被人救了下來。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而他父母兄弟姐妹全都坐上火車,有去無回。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 波蘭約有330萬猶太人, 占波蘭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四分之三以上的猶太人居住在城鎮。1939年前大約有38萬猶太人居住在華沙,占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多數猶太人從事工業和手工業。貿易,商業, 到制衣業也都主要由猶太人經營。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9月27日波蘭宣布投降,華沙淪陷。德國人在佔領地上推行他們的種族政策,根據海德里希 1939年9月21日給前線領導人所發出的指令, 猶太人將被從吞併領土上清除, 只有羅茲的除外。小村鎮的猶太人被趕了出去,他們被運往大城市, 並被集中在那裡。德國人命令猶太人委員會根據德國的指令去管理猶太人居民區。

猶太人被要求佩帶表明猶太人身份的袖標, 被抓到集中營或其他德國人管轄的地方去做勞工。禁止他們進入一些市內的地區;分配給他們的食物比波蘭人少得多;他們受到野蠻的恐怖主義暴力的襲擊;猶太教會堂被搗毀;成千的猶太人被任意屠殺。

華沙猶太人集中營於1940年11月開始關押猶太人。華沙猶太區起初用鐵蒺藜圍住,後來又築起高10英尺、長11英里的磚牆。德軍把大批猶太人從附近各地區趕入牆內。這個真正的城中的黑暗之城從一開始就容納了多達35萬人,隨著關押人數的增多,最後竟難以置信的容納了50萬人。

在華沙猶太區里因為封閉,一半以上的猶太人沒有任何籍以維持生活的手段,他們的生活只能完全依靠同樣陷入困境的同胞的救濟,絕大多數猶太人必須依靠典當才能過活。隔都里猶太人忍受著飢餓、疾病的折磨,掙扎於死亡邊緣。饑荒,斑疹,傷寒接踵而至。僅1941年這一年中,在華沙隔都就有43000多猶太人死於疾病、飢餓、寒冷等納粹所謂的「自然原因」,大約佔到了猶太區人口的10%。

1942年7月22日開始,德軍每天向特雷布林卡死亡營輸送5000名猶太人。1943年1月19日,當納粹分子進入猶太區集合一批準備運走的猶太人的時候,遇到了猶太人戰鬥組織的武裝反抗。德國納粹黨衛軍使用水、火、毒氣等各種辦法將抵抗組織從地堡里逼出來。巷戰延續4天,擊斃德國人50名,繳獲不少槍支彈藥。納粹分子撤走,停止了輸送計劃。

4月19日,為慶祝次日希特勒的生日,黨衛軍決定發起「特別行動」,掃蕩猶太區。早晨6點鐘,裝備有坦克和火炮的2000名黨衛軍沖入猶太區中心,手無寸鐵的6萬名猶太人藏在地堡中。猶太人戰鬥組織的220名戰士,則拿著從波蘭地下組織那裡獲得的手槍、步槍和自製手榴彈,衝上了戰鬥前線。他們摧毀坦克,殺死德軍,堵截企圖進入猶太區的納粹增援部隊。傍晚德軍撤退了。次日又開始戰鬥,華沙城硝煙瀰漫了幾天。5月8日,德軍奪取猶太人戰鬥組織總部的地堡。裡面的戰士為了避免被俘而自殺或互殺。

1943年4月19日至1943年5月16日,短短3個星期之內,約1.3萬華沙猶太人犧牲;另外,300,000人送到死亡營。華沙猶太區不復存在。

電影里的鋼琴師問起義的策劃者:明知會失敗為何還要起義?回答是:納粹想把我們變成奴隸,但只有自由的人們才能夠抵抗。這是場毫無懸念的戰鬥,他們不可能獲勝,更不可能拯救猶太民族,但他們已沒什麼可失去的了。這裡的猶太人明白,即使不戰死在家中或居住區的下水道,他們也一定會被毒死在臭名昭著的死亡營,與其苟且偷生,不如反抗而死。

值得思索的是,當時起義抵抗德軍的全是華沙城裡猶太人,而非猶太裔的波蘭人袖手旁觀。但僅僅一年後,就爆發了著名的華沙起義,20多萬波蘭人戰死,華沙成為一片廢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與我琉璃夢 的精彩文章:

TAG:人與我琉璃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