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張震站起來時,我差點喊出那四個字

張震站起來時,我差點喊出那四個字

光看標題,你大概還是不知道,今晚的戛納頒獎典禮,到底發生了什麼。

二哥給你們復盤下:

白天時,拿走了費比西影評人獎的李滄東《燃燒》,已經被宣判出局。原因未知。

擠進最後上台獲獎者的候選選手,有各種奇怪的人,比如戈達爾(沒出席),比如斯派克李,還有男女主角之類的,已經被提前鎖定。這也是為什麼貝尼尼一上台,大家就知道了,影帝要頒給義大利人。

隨著獎項只剩下最後兩個,這似乎意味著,只要張震一站起來,是枝裕和就拿不到大獎(即便是評委會大獎),忝列《黑色黨徒》之後。

我,差點(其實已經)喊出了FUCK……東亞電影就這樣當背景板了?!

好了,接下來是獲獎名單,(*^__^*) 嘻嘻……無論如何,侯孝賢導演依然是最大贏家。

是枝裕和摘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表面上,是優秀的東亞電影(燃燒了李滄東,江湖了賈樟柯),守住了這個來之不易的藝術榮光。實際上,背後也有是枝裕和長達十幾年前的漫漫征程:

從2001年的《距離》入圍主競賽開始,再到2004年,《無人知曉》柳樂優彌獲得最佳男主角。

2009年的《空氣人偶》,入圍了一種關注。2013年,在河瀨直美的幫助下,《如父如子》獲得評審團獎。

2014年,《海街日記》入圍競賽,2016年,《比海更深》又被發配回去一種關注。

終於,然後,是2018年,《小偷家族》獲得金棕櫚。

你知道的,亞洲電影前幾次拿下金棕櫚,是阿彼察邦的《波米叔叔》。再往前,東亞電影是1997年,今村昌平的《鰻魚》,與阿巴斯《櫻桃的滋味》並列最佳影片。如今,這二位都已經仙遊了。

事實上,這二十年來,亞洲電影在戛納不是沒有強勢表現,尤其是華語電影。比如2000年,楊德昌、王家衛、姜文和李安,悉數亮相。再後來,王家衛和侯孝賢視高分好評價,如探囊取物。婁燁這樣的藝術片好手,杜琪峰這樣的類型片快刀,同樣進入了戛納視野。但很遺憾,評委會口味,總是捉摸不透,隨機性很大。

日本那邊,黑澤清、青山真治等人,同樣有過影評人的熱愛。最悲劇的,大概是韓國人,因為這二十年間,也是韓國電影復興的時間段。再次為李滄東遺憾一把,希望他不要受到太大影響。

有些人肯定奇怪,戛納到底有什麼魔力,會讓藝術片導演,甚至大師們為之瘋狂,還有心臟病突發,一命嗚呼之類的傳說。

藉助這幾年中國影評人記者的滲透,你不難發現,這個電影殿堂,不斷強化對第一時間看片,第一時間交流評論,乃至資格神秘的遊戲規則設定,令每一部電影的首映,不僅光芒四射,而且眾口紛紜。儘管有人認為市場是戛納的本質,但得不得獎,是不是大獎,對導演個人,誘惑很大。

《小偷家族》拿下金棕櫚,當然受之無愧。

它口碑不錯——儘管不是最熱門的那幾部。導演兢兢業業,如今創作速度更快。最有意思的,是這幾年,尤其是《海街日記》之後,是枝裕和在中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粉絲團。不難發現,當北野武開始賣衣服,這個還在拍電影,下一部片子,有瑪麗昂·歌迪亞、朱麗葉·比諾什、凱瑟琳·德納芙三大法國女星壓場,確實是最火的日本導演了。

「看來當導演的都喜歡重拍。」

今村昌平在《草瘋長》的自傳里寫道,他在戛納50渾身不自在。因為他拍的,是那種沒錢的電影。尤其是看到科波拉威風凜凜,侃侃而談,被人前擁後戴。他表示羨慕妒忌,譬如拍攝《現代啟示錄》,科波拉近乎有著無限預算,為了追求藝術效果,可以不斷重拍。而今村自己,一次都沒有能重拍,對《鰻魚》不太滿意的地方,卻無法重新改進。

所以,他後來就飛回去日本,繼續拍攝他那些沒錢的電影。即便拿下兩個金棕櫚,他的存在感,顯然沒有黑澤明那種地位高。

新世紀以來,藝術電影的創新力量,總是與東方世界有關,從中日韓,到泰國菲律賓。所以,我個人會認為,這個獎給李滄東,給賈樟柯,都同樣合適。至於為什麼不是後兩者,你只要想想侯孝賢和王家衛,大概也能心安理得——他們都拿了多少次所謂場刊的最高分。

對絕大多數導演來說,拍電影不是為了爭名次。因為文無第一。當你再往回看,比如2016年戛納,為了捧多蘭,戛納簡直是近乎醜聞。因為僅僅兩年不斷,不對,甚至半年,你就發現,他的電影可以shit成什麼樣子。

我不是針對多蘭,類似例子,還有非常之多,就連金棕櫚,有些時候,也名不副實居多,容易被某些事件,某些潮流,某些運動所左右。

你一定好奇,那是枝裕和的成功,到底有什麼秘訣。

說實話,如果陷入求索金棕櫚的怪圈,恐怕是根本找不到原因的。

我唯一知道的,是枝裕和的創作理念,始終沒有太大改變,《小偷家族》可能接近《無人知曉》。但看起來還是家族戲,更加穩健。老中青少齊全的演員配置,大受好評。這也是我最欽佩他的一點。

他以不變,應萬變。

所以他的獲獎,也是對認真拍電影的最大回饋。

是枝裕和當然也有求變過,比如作為時代劇的《花之武者》,比如《空氣人偶》。當你聽說,《小偷家族》里的安藤櫻有全裸的戲,不要吃驚。昔日裴斗娜早已經為藝術獻身。再有,三月份我們推過的《第三次殺人》。儘管口碑貌似不佳,但依然值得肯定。

我甚至還記得,他一度想拍《李香蘭》,手頭攢捏的劇本,應該不少。今天其他七條推送,全部來自是枝裕和。很遺憾,微信公眾號甚至無法超過八條,所以,二哥只能列到2008年的《步履不停》。十多年前寫的《幻之光》,《下一站,天國》就排不上啦。

有一個自豪的事情,二哥一定要說,《步履不停》這個中文譯名。是我翻譯的。

最後是一個好消息,《小偷家族》基本上確定會引進大陸,做公開發行上映。金棕櫚到底有多少年沒有在中國上映過了,你們有心的,可以自己算算。

至於金棕櫚以外的獲獎影片。沒看過,也沒什麼好說的。

木衛二 | 給自己的專欄

作 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衛二 的精彩文章:

北影節我最震撼的十個電影瞬間
《駒哥傳》中的崩牙駒死黨阿廖,現實中是仇敵的姐夫,結局很惋惜

TAG:木衛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