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逍遙自在地漫步在人生的最後旅途中

逍遙自在地漫步在人生的最後旅途中

辛勤操勞了大半輩子,嘗盡了苦辣酸甜的滋味,退休後,才過上了無憂無慮沒有任何壓力的舒坦日子,真正體會到生活的甜美。尤其身處當今這個春光明媚的時代和文明和諧的社會裡,誰不想在蜜糖水裡多泡上幾年。我有幸度過了二十五年的退休幸福時光,現在已是快奔九旬的高齡老人了,健康長壽仍是我的嚮往。

前幾年我在QQ建立《絢麗晚霞》空間時,就提出「介紹暮年幸福生活,交流健康長壽經驗」的企盼。近年來自已對晚年生活和健康長壽,積累不少看法,很想整理出來,願和諸親好友交流。

目前有關報刊網路媒體介紹健康長壽的文章鋪天蓋地,有的還報導高齡名人生活習慣等經驗,我認為各人情況千差萬別,如果按照人家的模式原樣照搬,未必能適用和有效,我認為只有按照自身情況,憑著良好的自我感覺,摸索踐行再撿驗效果才行。我這幾年就是憑著自我感覺走的,算不上成效和經驗,提出以下幾點看法,供親朋們參考。

| 老兩口在上海|

1

衰老和治病

衰老和治病

人從成年後,就在不斷的衰老中,何況是老年人,各種器官正在逐步衰退和老化。在衰老退變過程中,身體必然不如從前,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自然衰退造成的種種不適,其實並不是病,不要動不動就往醫院跑。有些小毛病,要堅信自已的防禦和緩解能力。我在退休前,除體檢外,可說是從不進醫院,有時即便稍有不適,也不去求醫,自行注意也就平安無事了。當然真正有病就得去治。我在前年腿疼扛了一段時間,在疼痛步難行時,只有求醫,通過手術治療後,恢復了行走自如。目前我仍然堅持各種臟器功能衰退老化不是病的觀點,盡量不輕易去醫院。因為挂號候診一等就化半天時間,到醫生那裡只兩三分鐘。最好的醫生還是自己。小毛病在互聯網上搜索諮詢下,該注意什麼,自己掌握,實踐證明也無礙大事。我有幾次體撿經歷,自己也感到不可理喻,一次查出有肺氣腫,另一次查出是慢性胃炎,我都沒有理會它,可是在次年的體撿時沒有查出該項疾病。由此可見,有些不太嚴重的小毛病是可以自愈的。

| 老兩口採風|

目前我仍然堅持各種臟器功能衰退老化不是病的觀點,盡量不輕易去醫院。因為挂號候診一等就化半天時間,到醫生那裡只兩三分鐘。最好的醫生還是自己。小毛病在互聯網上搜索諮詢下,該注意什麼,自己掌握,實踐證明也無礙大事。我有幾次體撿經歷,自己也感到不可理喻,一次查出有肺氣腫,另一次查出是慢性胃炎,我都沒有理會它,可是在次年的體撿時沒有查出該項疾病。由此可見,有些不太嚴重的小毛病是可以自愈的。

2

指標和保健

指標和保健

蒙單位的關心,每1-2年都要到醫院去體檢,項目很多,具體的指標分得也十分精細。我認為對體撿結果不必過分頂真。譬如測血壓,收縮壓舒張壓分別限定在140和80 mmHg才算正常,其實老年人那能和青年人同一標準呢,在現實中有的是150、160甚至170的,不必因此輕易定為高血壓,只要自身感覺良好,沒有更多的不適,就不必介意,更不必為此終生服藥.再如測血糖,規定的參考範圍是3.36—5.88mmo1/L,其實也大可不必拘泥於這個數字,我在五十歲時測血糖是7.6毫摩耳,沒有把它當回事,甜東西照吃,根本沒服藥.一直保持在6—8之間,身體並無大礙。直到八十五歲後,聽了一些宣傳,說血糖高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糖尿病併發症,甚至會瞎眼和截肢。因而近年在堅持服降糖葯,經常監測血糖。儘管這樣,我始終認為保健固然重要,但主要靠自我感覺,不能只局限於醫學上的指標參考值。

|摘自爺爺QQ相冊,每個相冊都有介紹|

3

養生和延壽

養生和延壽

養生涵蓋範圍很廣,與情緒、修養、環境、人際關係、體育鍛煉、醫療和飲食等方面都有關係。我認為保持樂觀情緒、關注自身涵養、適度體育鍛煉和豐富飲食營養最為重要。人生能康健過下去,一般活上三萬六千天就是極少數了,我已經在世三萬多天,可算是幸運兒,我很滿足了,感謝家庭親人和有聯繫的親友們的關懷照顧,餘下幾千天怎麼過?只能是豁達快樂過好每一天,活一天賺一天,逍遙自在地漫步在人生的最後旅途中,愉快地邁向人生終點站。

| 摘自爺爺QQ空間,記錄老年大學的美好生活|

新生兒降生,人們常用的祝賀詞是「長命百歲」,成年後特別是步入老年後,追求的是延年益壽,於是養生的話題,在當前特別時髦。我還是自信地堅持自己的觀點,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來確定自己的養生方法,切莫盲目跟從別人的說教,對付一些受利益驅動的虛假宣傳保健品的場合不要去參與,有的還用小恩小惠方法如免費為你量血壓測血糖,或贈送紀念品來吸引你,宣傳推銷他的什麼有病治病、沒病防病,可以延年益壽的保健品。還有不要輕信那些千人一方、包治百病的什麼藥酒藥膏之類的廣告。要知道吉今中外從來沒有過可以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切莫受騙上當,掏空了養老的錢袋子。

從各種渠道傳來的養生方法,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已的靈活運用,如日行八千步,我認為高齡老人一般四千步足夠了,每天八杯水似乎也多了些,夜睡八小時也太絕對了。另外體育鍛煉並不是越早越好,更不能空著肚子。

|摘自爺爺QQ空間,記錄了我的幸福起航|

4

飲食和營養

飲食和營養

過去一日三餐填飽肚子為活命,如今飲食講究營養為養生。媒體網和絡傳來的飲食指導,可說是五花八門,莫衷一是,如說什麼這種食品可防三高,那種食品對治療某種病有好處,又說那些食品不能多吃。還說飲食要清淡,還有報導說清淡吃出了疾病。有的報導收集百歲老人長壽經驗,說什麼愛吃紅燒肉、很少吃蔬菜等。我看得多了,對飲食上的指導,反而有些厭煩,不必去考究什麼維生素ABCD和鉀鈉等金屬元素,也不去記取什麼該多吃、什麼該少吃和不吃。我還是堅持自我感覺,有味可口,自已喜歡的就多吃一些,反之就少吃一些。堅信能吃的東西總是有營養的。

鍾德行

匆匆寫下這些,暫不去考慮是否符合科學,憑著多年來的實踐結果來看,對自已身體還算可以,現在我只求在有生之年,保持行動自如,生活自理,盡量不拖累親人和子女。在離世到人生終點時,最理想是能與我102歲的老母一樣,在離世的那個夜裡,和我談話到十二點,等到次日凌晨再到老人家床鋪前,只見老母已停止呼吸。如果我也能如此,這就是我自己最盼望的理想結局。

——寫於2018年5月16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飯糰家的小確幸 的精彩文章:

TAG:飯糰家的小確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