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常村鎮韓庄村有一塊特別的土地,叫做「韓庄窪」

歷史上,常村鎮韓庄村有一塊特別的土地,叫做「韓庄窪」

韓庄窪位於常村鎮韓庄村東南1.5公里處,佔地約100餘畝。由於此處地勢低洼,每到雨季便會形成洪澇災害,致使秋季顆粒無收。迫於生計,當地人們開始種植高粱。

高粱,植株高大,外皮有蠟質,從而耐旱耐澇。由於本地氣候原因,高粱這種作物要比其他作物成熟的早。每年雨季來臨,高粱便已接近成熟,當地人們將高粱穗剪下,高粱稈子打成捆子,借水流漂浮拉回村裡。雨季過後,再來收割餘下的高粱稈子。

大面積的種植高粱,在當年形成了一種壯觀。夏秋交替時候,此處便形成青紗帳。當年一條牛屯至常村、王堤的交通要道恰要穿過這片青紗帳。那時候的要道並非如同今天這樣寬闊,最寬處也只是一丈有餘。而這片窪地,似乎除了收割的時候,很少有人會來到這裡。平日里,人煙稀少,也為匪患提供了可趁之機。

中原土匪,並非如同那些影視劇裡面的佔山為王,更多的是隱藏於百姓之中,民與匪的區別亦不是十分明朗。換句話說,為了一家老小不餓肚子,有幾分膽子的都極有可能走入那片青紗帳,打點錢糧來。而到了收割高粱的時候,當地人們很容易就會在高粱地裡面發現早已腐爛的屍體,這樣也成了韓庄窪遠近聞名的重要因素。

任何一個時代,自然都會有奇人出現。

延津縣魏邱糧食販子老魏,天生神力,據說當年的手推車拉糧食,普通人僅僅能推拉兩袋,而他卻是普通人的一倍以上。

一次,老魏從韓庄窪經過,高粱地里猝不及防跳出兩個劫匪,伸手抓住手推車車把子。老魏卻二話沒說,伸手牢牢攥緊兩個劫匪手在車把上,一路狂奔,直至將二人拖得哭爹喊娘,連連告饒,這才放過二人,揚長而去。

關於老魏,還有另一個傳說。

一日,老魏推著四袋糧食再次路過韓庄窪,背後突然有漢子高喊:「站住,把車放下!」老魏不想多惹事,就一路自顧自往前走,到了拐彎處,將車與糧食搬到了高粱地裡面藏起來。劫匪追至拐彎處,發現老魏不見蹤影,地上也沒有車轍子,十分詫異。當摸進高粱地,找到老魏時候,老魏笑眯眯的坐在車上面抽煙。劫匪這才知道遇到了高人,急匆匆撤了。

抗戰時期,韓庄窪為我軍民抗日鬥爭作出了一定貢獻。在這裡,八路軍、游擊隊都曾利用韓庄窪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開展鬥爭,與日偽軍周旋。在青紗帳裡面,時常藏匿、運輸槍支彈藥及軍需品。運輸武器時候,為防日偽軍和劫匪,時常六人一組,四人分做兩隊在青紗帳前行探路,兩人在後,一人推車,一人拉車。拉車人手持盒子炮,以防萬一。

解放後,黨和政府領導人民,在韓庄窪開渠挖溝,抗旱防澇,韓庄窪終於徹底結束不成莊稼的歷史,也再沒有了曾經數里不見人煙的青紗帳。而韓庄窪這個在民間流傳許久的名字,也逐漸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六七十年代,由於此處離村較遠,文明南至水渠從此穿過,排水溝渠較多,從而使這裡水草豐盈。附近村子的人們都會選擇來到這裡割草牧羊。

從那時候起,韓庄窪開始造福鄉民,並承載了附近村子五零後、六零後、七零後、八零後幾代人的回憶。

九十年代,當地政府進行村鎮規劃,韓庄窪曾經作為交通要道的歷史徹底終結,而當年的道路也被三條溝渠隔斷。

2014年,新中益電廠落戶常村鎮,通往韓庄窪舊地小道被新修鐵路隔斷,如今走到那裡要繞很長一段路程。而那裡又再次回到了道路崎嶇坎坷的時光,除了麥忙秋收時刻,再不會有人到那裡割草牧羊了。

曾經的韓庄窪,似乎回歸了它歷史上特有的平靜。

作者曾經為了本文再次走向那裡,一望無際的麥田,旁邊高聳入雲的電廠煙囪和涼水塔,似乎遮蓋了韓庄窪曾經的滄桑。

在這裡,曾經驚心動魄的故事似乎猶在眼前閃爍著。

韓庄窪,屬於美麗常村一段快被人遺忘的歷史,而今我們找回了那段記憶!

本文由煙灰恩師李景同老師供稿

公眾號

長垣8090作家會館

識別左邊二維碼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80後作家煙灰說文化 的精彩文章:

張飛不簡單,呂布怕他,關羽未必打得過他,女兒們還很漂亮
都說一見楊過誤終身,郭芙為何幸免於難?

TAG:80後作家煙灰說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