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滅霸宇宙生態保護計劃」能實現嗎?

「滅霸宇宙生態保護計劃」能實現嗎?

文飛雪之靈

為了能讓滅霸好好看夕陽種紫薯,他最好這麼做.....

這幾天被#復仇者聯盟3# 刷屏了。很慚愧,這系列電影一部都沒看過。不過看了一些討論和介(ju)紹(tou),滅霸倒是引起了我的興趣——因為他的「宇宙生態保護」主張。

根據介(ju)紹(tou),滅霸的主張是「消滅宇宙中一半的生物,來保護宇宙的生態」。

這個主張聽上去很合理,畢竟宇宙資源有限,擴張和掠奪讓宇宙生態疲憊不堪,所以消滅掉一半,每個生物體擁有的資源立馬多了一倍,美滋滋。

不過要從生態學角度考慮,這個做法,似乎有點那麼不對......

一、到底消滅什麼?

宇宙可以看做一個孤立系統,而每一個星球則是一個封閉系統,對於一個星球上的生態系統來說,物質資源是一定的,能量在熱寂之前則可視為是充足的(當然即使不充足,也不影響討論)。

要維持生態系統,必然有功能分工,也就必然具有將低質量、不易利用的能量(如恆星輻射能)轉化為生態系統易於使用的能量(化學能)的生產者,以及消耗生產者的物質和能量消費者。但是這些玩意兒,都是生物啊。

那麼滅霸的思路就有問題了:生產者也是生物,需不需要消滅?

從介(ju)紹(tou)來看,有一個很矛盾的點:滅霸打響指的時候,英雄們都化灰了,而周邊的樹木和草原完好無損——從這一點看,似乎滅霸對生產者比較友好。

樹人化灰了....但背後的棕櫚似乎沒事啊..

而另一方面,樹人掛了....但樹人也是植物啊。所以從這一點上似乎可以推斷,滅霸「消滅一半生物」的計劃,其實是有水分的,更準確的來說,滅霸要消滅的,是「擁有智慧能夠擴張的消費者」的一半。

這個很好理解,畢竟如果連生產者的植物和分解者的微生物都少了一半,星球們回歸光禿禿的岩石狀態.....這算P的環保啊.....


二、消滅一半有用嗎?

那麼假定滅霸的真實想法是滅掉一半有智慧的消費者,那麼滅掉一半之後,宇宙生態環境就好了么?

學過生態學的,對於「一半」這個概念應該很敏感。原理很簡單,對於呈在有限資源環境中,不受控增長的單一物種來說,其增長符合邏輯斯蒂增長,種群數量-時間曲線是典型的S型曲線。儘管在「地球生態學」中,邏輯斯蒂增長是描述單一物種的,不過從宏觀來看,一個星球的所有消費者增長也可以近似模擬之。而當種數量趨近環境最大承載量(K)時,增長率趨於0,這時候,生態系統是飽和的——也就是滅霸最不想看到的情況。

邏輯斯蒂增長

然而,如果一下把數量降低到K/2,儘管資源多了一倍,但是由於生物體繁殖的本性,增長率則一下子提升了——達到最大值。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要不了多久,種群數量又會趨近於K值,滅霸又不能安心看夕陽種紫薯,而是又要出來打一輪響指了....


三、更好的解決之道是什麼?

顯然,粗暴的消滅一半消費者,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還無端讓滅霸這位有理想的生態主義者成為了人人眼中除之而後快的屠夫。那麼,有沒有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呢?自然是有的。答案很簡單:區域化和區域化平衡。

我們已知,生物具有趨近環境K值的本性。但是K值的限制範圍則是可以設定的。換句話說,可以設定一個區域作為生物增長的區域,讓生物達到這個區域內的K值,但是嚴防擴散到其他區域。

這個很像牧區草原上實行的輪牧制度:將草場劃定區域,牲畜在一片草場生息繁衍之後,再去另一片草場。假設總草原的環境容量是K,那麼劃分為N個區域後,每個區域的容量K/N就成為了新的K』值,而牲畜達到K』就可以了。而對於地球生態系統來說,控制出生率來減緩人口增長、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供給足夠物質滿足人口需求,同時限制對原生環境的破壞,才是環保的出路。

換到宇宙當中,其實宇宙的總環境容量就是K,而每個星球則可視為K』。而且幸運的是,並不是每個星球都有智慧消費者,並且星球之間的距離決定了大規模的智慧消費者移動是困難的,所以讓那些無智慧消費者的星球成為資源供給地就可以了,滅霸要做的,用他的驚人能力控制外星殖民、以及控制大規模人員星際間移動、星際間運輸以資源為主就可以了。

光殺人,是沒用的....

當然,如果滅霸能意識到這些,他會選擇去做宇宙星際運輸公司總裁,而不是去到處打響指了~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哪來的那麼多科學無法解釋?
朱清時,你迷信的佛教世界觀是錯誤的!

TAG:科學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