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寶1歲就吃大人飯?這5個危害父母必看

寶寶1歲就吃大人飯?這5個危害父母必看

育兒進化論

新手媽媽自我拯救指南。

關注

01

前兩天去妹妹家,正趕上她給孩子喂飯。

妹妹一邊給剛滿周歲的二寶喂牛奶,一邊炫耀:看我家妞妞,多能耐,這麼小的年紀,就和我們大人吃一樣的飯,能吃能喝能睡。

話音未落,妞妞突然臉色青紫,妹妹卻沒能反應過來,我一把抱起孩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左手按壓孩子腹部,右手用力向上擠壓,隨著一聲咳嗽,孩子吐出一塊雞肉,原來是雞肉卡在氣管里了。

幸好孩子沒事,可嚇壞了我們幾個大人。

我對妹妹說:以後別給孩子吃大人飯了,剛滿周歲的孩子還是太早了。

可妹妹的婆婆卻說:這麼大的孩子,牙都出好幾顆了,也該和大人吃一樣的了,既磨牙又省事,怎麼會早呢?

那麼,一歲左右的孩子,到底能不能和大人吃一樣的飯菜呢?

02

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說:在寶寶1歲之後,可以開始考慮讓寶寶和大人吃同樣的食物了。

但吃同樣的食物,不等同於吃大人飯。

過早地給寶寶吃大人飯,對他有害無利。

容易發生窒息、卡喉等危險

一歲左右的寶寶,對吃飯技巧還沒有熟練掌握,也沒有養成良好的咀嚼吞食習慣,一旦遇到粗纖維蔬菜,或不易咀嚼的食物,極容易被噎住、卡喉,致使窒息。

幾年前,家在南京的亮亮,才15個月大的他,跟大人一樣,餅乾、饅頭都吃。一天早上,媽媽煮了個雞蛋,亮亮指著要吃,媽媽就讓他抓在手裡自己吃,等她洗了碗轉身一看,亮亮臉憋得通紅、氣喘不止、兩手亂抓。媽媽趕緊抱起孩子就打車去醫院,到醫院後,亮亮在媽媽懷中已經不動了。

就在前幾天,浙江寧波的王女士帶著年僅1歲的女兒出門逛街,買了一張大餅給孩子吃,沒過一會,孩子被大餅噎到。她抱著孩子跑進附近的銀行求救,幸好在銀行職員的幫助下,孩子轉危為安。

影響生長發育

1-3歲是孩子一生中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對營養的需求相對比成人高,特別是對蛋白質、鐵、鋅、鈣及多種維生素的需求量較大。

此時,孩子極需要精細化的營養,最好每天的食物可以有針對性的搭配和補充,而不是像大人一樣,可以隨意對付。

如果跟著吃大人飯,極容易產生營養不良的癥狀。

我堂姐去年生下小女兒星星,因為生意極其忙碌,就在星星一周歲時,把她送到鄉下親戚家照顧。親戚家裡農活多、孩子多,忙不過來,看著星星已經長了好幾顆牙齒,就讓她隨著大家一起吃,四個多月後,孩子突發急病,高燒不止,在鄉鎮醫院住了幾天沒有任何起色,最後送到市醫院來,醫生做了一系列的檢查後,得出結論是:嚴重的缺乏營養。堂姐後悔不已,幸好孩子有驚無險。

高鹽食品影響長個、增加患病風險

大人的飯菜比嬰幼兒的飯菜含鹽多得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在不同年齡段對鹽的攝入都有建議:1-4歲的孩子,每天鹽的攝入不得高於1.75g-2.25g(鈉0.7g-0.9g)。

一項研究表明:孩子血液中,鈉濃度越高,個子越矮;鹽的攝入量越多,鈣的吸收也就越差。

母乳、配方粉、嬰兒營養米粉、麵條等含的鈉,已經足夠滿足他們自身發育的需求。

攝入太多的鹽,不僅傷害寶寶的味蕾敏感度,造成偏食,嚴重的還會增加患腎病、高血壓的危險,甚至危及寶寶生命。

一位山東媽媽覺得8個月的孩子手腳缺乏力氣,聽說要給寶寶吃鹽才長力氣,於是她就在孩子的輔食裡面添加鹽,沒想到孩子因鹽分攝入過多,招致高血鈉症引發脫水窒息死亡。

增加腸胃負擔

一歲左右的寶寶,咀嚼能力尚未完善,往往只是嚼兩口就吞到肚子中,甚至在飢餓時,連嚼都不嚼就吞下。沒有經過咀嚼的食物,增加孩子腸胃負擔,極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甚至釀成大禍。

2018年1月,琪琪媽媽煮了玉米燉排骨,為了給孩子增加營養,餵了一碗玉米給13個月的琪琪吃,結果孩子的肚子鼓成西瓜狀,呼吸急促。醫生在給孩子做手術時發現,琪琪的胃已經破裂,腹腔里有大量未消化的玉米粒。

影響孩子口味偏好

寶寶的味蕾在出生時就比較發達了,大人食之無味的東西,到他嘴裡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而再如何清淡的大人飯,裡面也添加了許多的鹽和調味劑,對孩子而言,絕對是「重口味」。

一歲左右的寶寶,正處於味覺發育時期,過早、過多地攝入「重口味」食物,直接刺激寶寶的味覺器官,影響寶寶口味的偏好,比如喜歡吃鹹味或者甜味的食物,而拒絕沒有味道的原味食物,這樣容易讓寶寶養成挑食、偏食的習慣,導致飲食不均衡。

03

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他所需的營養成分也越來越多,我們在給寶寶做輔食時, 應當遵循如下原則:

按寶寶的消化能力和營養需要,逐漸增加品種,先試一種,待寶寶適應了,再添另一種。

添加的量應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淡至濃,逐漸增加

每次添加新的輔食品種後,應密切注意孩子的消化情況。發現大便反常或出現嘔吐、出皮疹等其它情況,應暫時停喂此種輔食。如是大便問題,可待大便恢復正常後再試,從原來開始的量或更小量喂起。

每天的飲食注意營養的搭配,主食、肉類、新鮮蔬菜和水果都要有所涉及。

在吃魚或肉類時,媽媽一定要仔細地剔除掉魚刺和骨頭,以免發生嗆卡的情況。

製作時應注意:

盡量不放鹽、糖等調味品;

盡量不放蔥、姜、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最好採用蒸、煮和燉的烹調方式,少煎炸、烹炒;

04

其實,對孩子而言,天然清淡的食物,才是他們真正的美食。

如寶寶喜歡吃甜:

我們可以在輔食中多放點南瓜、紅薯、胡蘿蔔、水果玉米等等,做成泥狀或者切小塊,像南瓜三文魚泥、香菇白菜泥、紅薯粥,都是營養又好味道又好的食物。

寶寶喜歡吃咸:

我們可以做點海產品,比如蒸一小塊銀鱈魚、帶魚,或是吃個蝦螃蟹什麼的,都是純天然的鹹味食品。但也不要吃太多,搭配好主食和蔬菜,營養均衡。

如果寶寶胃口不好:

我們可以利用一些菌菇類、肉類等食物,切碎放一點點在寶寶的輔食里,立刻鮮味大增,而鮮味可以起到增加食慾的作用,促進孩子食慾。

一切成長源於愛,每一個孩子,都需要我們用心呵護,細心對待,願我們的孩子,能平安成長,快樂到老。

GIF

作者:柳蔭,國家心理諮詢師,白日職場、夜間執筆,工作孩子兩不誤,文字美食我都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帶寶寶的時候這些錯誤的方法快丟掉,否則會嚴重影響寶寶的健康
黎明宣布當爸喜訊,前妻樂基兒送祝福,網友:四大天王集齊寶寶了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