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700 1960年間的西方服飾

1700 1960年間的西方服飾

1700-1960年間的西方服飾

一、18世紀10年代到90年代的洛可可時代

早期(奧爾良公爵攝政時代1715~1730年)典型樣式被稱為「華托服」:又稱飛動的長袍。領口開得很大,在背部(後領窩處)有很大的箱形普利茲褶,呈又寬又長的拖裙形式,拖著這長長的衣裙一走動,有一種飄飄欲仙的美感,是與沙龍文化相適應的室內服,裙撐又一次出現在女裝中。1700年代的女裝還是巴洛克風格和洛可可的交界。

中後期(路易十五時代1730~1770年):洛可可風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女服中最大的特徵是裙撐越來越大,成前後扁平,左右橫寬的橢圓形,據說最高記錄橫寬可達四米(巴尼爾裙撐)。一般晚裝和盛裝時,裙撐較大,晨裝和常裝則較小。罩在裙撐外面先是一條華美的襯裙,然後再罩上外面的羅布,羅布注重額外的裝飾,無數的花邊,緞帶花結,假花和繁瑣複雜的褶襇,女人被稱作「行走的花園」,領口開得大,呈四角形,袖長及肘,袖口有麗絲飛邊。

路易十六時代(1770~1789年)由於義大利的新古典主義思潮,英國的自然主義,法國的「回歸自然」的啟蒙思想的影響,服裝顯示出從人工形向自然形方向回歸的傾向。

18世紀90年代到19世紀20年代的新古典主義時代

新古典主義前期女裝:修米茲.多萊斯(chemise dress),一種用白色細棉布製作成的寬鬆的襯裙式連衣裙。腰際線提高到**底下,胸部內側做成兼有乳罩作用的護胸層,袖子很短,袖形多為帕夫袖或愛奧尼亞式希頓一樣的感覺。時興戴長及肘部以上的長手套,裙子很長,裙長沒有一定的標準,但越來越長,以至行走時不得不手提著裙子。肖爾(shawl):披肩,其中以法國中部的蒂勒產的六角網眼紗和印度產的開士米尤為流行。斯潘塞(spencer):短外套,衣長僅達高腰位置,長袖,這種樣式一直延用到十九20年代。髮型和鞋也追求古典風。

1790年代是洛可可風格和新古典主義的交界1800年代,正式進入新古典主義風格,這一時期的著名歷史事件就是拿破崙的崛起和失敗,文學方面,英國的簡奧斯汀是大家最熟悉的。

新古典主義後期女裝:帝政樣式(Empire style),是新古典主義樣式的延續和發展,造型特點是強調胸高的高腰身,細長裙子,短帕夫袖,方形領口開得很大、很低。拿破崙宮廷使單純的帝政樣式向裝飾性的羅布發展。新型的哥特式樣式,拿破崙失敗後,東山再起的舊貴族勢力重新在中世紀的服裝樣式中尋求崇拜。從1804年起,裙子變短,一般長及地面,下擺開始變寬,並出現褶、飛邊和蕾絲的緣飾,1808年,裙長縮短到露出腳,領口雖以方形為主,胸口袒露,但肩部露的不太多,沿領窩裝飾著領飾,兩層或三層細褶。此外,還有高領,袖子除帕夫袖外,有多種富有變化和幻想色彩的袖型。裙子流行兩種顏色重疊穿用。肖爾(shawl):披肩,仍是不缺少的裝飾物,材料有開士米、薄毛織物、白色絲綢或薄地織金錦等。外套:沿用上個時期的斯潘塞,另有普里斯(pelisse)和魯丹郭特(redingote)等外套。用料一般為天鵝、開士米、細棉布、閃光變色的織錦緞等。襯褲:長褲龐塔龍與男裝不同,在這時是女子穿在裙子裡面的一種襯褲,褲口有飛邊,會因裙子短縮而從裙擺下露出來。

19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的新浪漫主義時代

浪漫主義時期的女裝:主要表現在非活動性的女裝上,1822開始,腰線下降,1830年到自然位置,腰又被緊身胸衣勒細,袖根極度膨大化,裙子向外擴張,形成X型。(1)腰線回到自然位置,重新啟用緊身胸衣。科爾賽特(緊身胸衣),上半身非常合體,一般背部開口系扎,如果前開禁用掛鉤扣合,前中心呈銳角尖下去。(2)裙子膨大化,通過穿數條襯裙使衣襞不斷增加,後發展為吊鐘狀,出現了馬鬃編的鐘形裙撐,群長及地面,罩裙前面A字形打開。(3)浪漫的領型,兩種極端形態:高領口-大膽的低領口。高領口常有褶飾,還採用拉夫領、重疊幾層蕾絲邊飾的披肩領;低領口上常加很大的翻領或重疊數層的飛邊、蕾絲邊飾。這兩種領形有時組合起來使用(4)獨具特色的袖型,袖根極度誇張,袖根部使用鯨鬚、金屬絲做撐墊或用羽毛做填充物。高領衣服多用羊腿袖,低領多用有斯拉修裝飾的帕夫袖,還有袖山上重得數層蕾絲飛邊的披肩式袖子,後來出現了袖根收緊,前臂張開的長袖。(5)褲子的又一次閃現,1830年女裝中又一次出現了長褲,緊身馬褲、長統靴、羊腿袖男式上衣、男式卡拉巴特、高筒禮帽、鹿皮手套,這種裝束是女裝向富有機能性的男裝靠攏的一絲徵兆。也是追求浪漫主義風尚的又一個側面。(6)各種外套,魯丹郭特、斯潘塞、阿拉伯式帶頭巾的外套、安達盧西亞短外套、斗篷形外套「曼特萊」、防寒手籠「瑪夫」。

1840年的服飾其實已經是後一個時期,19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的新洛可可時代。

這個時代又一次復興上個世紀的洛可可趣味,因此在服裝史上把1850-1870年稱作「新洛可可時期」。又因這個時期女裝上大量使用裙撐「克里諾林」(crinoline),所以,服裝史上也稱其為「克里諾林時代」。

女裝受英國女服自然肩線和瘦長袖式的影響,強調出上體嬌小,下體膨起的更為文靜典雅的形象。女裝向束縛行動自由的方向發展,裙子沿著浪漫主義時期出現的膨大化傾向繼續向極端發展,新的裙撐應運而生。克里諾林(crinoline):用馬尾襯(麻和馬尾交織)做的硬襯裙,並在硬襯裙中水平加入幾個細鐵絲圈。也有用毛、棉織物漿硬後來做的。前面局部沒有輪骨,較平坦,後面向外擴張較大,呈金字塔形。60年代中期,克里諾林上部的輪骨逐漸取掉,最後只留下擺處的輪骨。領子延續上個時期的高低口和低領口,高領口上有刺繡了花紋的領子,一般前開襟,有一排或兩排扣,女裝上使用扣子來固定衣服是從這個時代開始的。低領口一般為四角形或V形的大開領,領口裝飾著蕾絲。袖子出現了袖根窄小、袖口喇叭狀地張開、用蕾絲或有刺繡的織物一段一段接起來的特殊袖形,稱為「寶塔袖」(Pagoda Sleeve)。袖根周圍極端膨大的袖子完全消失。褲子和婦女解放運動。1851年,美國的女權運動的先驅Amelia Jenks Bloomer發表了一種新型女裝引起世人注目。體育活動的展開,褲子在女裝中時有展現,逐漸得到社會的認可,即最華麗的新洛可可時代。

19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的巴斯爾時代

19世紀70年代,去掉了裙撐克里諾林,出現了合體的連衣裙式的普林塞斯·多萊斯(Princess dress),17世紀末、18世紀末兩次出現過的臀墊-巴斯爾,又一次復活流行於70年代到80年代,因此,這一時期稱為巴斯爾時期。

巴斯爾樣式(Buste style)在歷史上第三次出現。這一時期,隨著流行的變化。巴斯爾的造型也不斷變化。巴斯爾樣式特徵:造型是前腹處垂直,後臀格外突出;拖裾。強調衣服表面的裝飾。70年代初,巴斯爾稱為「克里諾萊特」(crinolette),是一種後半部用鐵絲或鯨鬚等做成撐架使之後突的襯裙。1877—1880年,流行上下都很緊身的樣式,裙子下擺變窄,被稱作「普林塞斯.多萊斯」(princess dress)。1883年,巴斯爾樣式重新復活。用馬尾襯從後腰到下擺做成後突狀的新型克里諾萊特(crinolette)。80年代末,巴斯爾變成了簡單的鐵絲製的撐架或坐墊型的臀墊。1880年,男式女服「泰拉多.斯茨」(tailared suit)出現,女服又一次向男服靠攏,向現代化發展。80年代後,女性參與各種體育運動,高爾夫、溜冰、網球、騎自行車等,運動服應運而生。

19世紀90年代到一戰前的S型時代

女裝進入一個從古典樣式向現代樣式過渡的重要轉換期。巴斯爾消失,外形變成纖細、優美、流暢的S形。所謂S形,是指緊身胸衣在前面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壓平,把腰勒細,把豐滿的臀部自然地表現出來,從要到下擺,裙子像小號似的自然張開,形成喇叭狀波浪裙,從側面看,挺胸收腹翹臀,宛如S形,故得名。因美國畫家基布遜喜畫這種樣式,又叫基布遜外形。S形樣式在局部造型上有兩個明顯特徵:哥阿?斯特卡,用幾塊三角布縱向夾在布中間構成的裙子,現在的四片、六片、八片等斜裙、喇叭裙和魚尾裙都屬此類。群長及地面,上半身到臀部非常合體,下面呈喇叭狀。基哥?斯裡布,即羊腿袖。文藝復興和浪漫主義時代的羊腿袖又一次復活,袖根肥大、袖口窄小,上半部呈泡泡狀或燈籠狀,肘部以下為緊身的窄袖。為了彌補衣裙的造型簡潔,常從肩部向腰部縱向裝飾幾層大飛邊。1908年,女裝向放鬆腰身的直線形轉化,裙子開始離開地面,露出鞋子。緊身胸衣自文藝復興以來,在表現女性魅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世紀中期以來,人們對緊身胸衣進行各種改良。從1870年到20世紀初,緊身胸衣的造型和構成形成了現代緊身胸衣的基礎。其做法有兩種:一種為了突出**和臀部那渾圓的造型而施加三角形襠布;另一種是通過數片不同形狀的布縱向拼接做成的合乎體形起伏的造型。19世紀末,乳罩出現,與用來整形的緊身胸衣分離,緊身胸衣負責整理腰、腹、臀的內衣。20世紀初,乳罩在女性中普及,一直到現在,它是女性整理胸部造型不可缺少的道具。

可以看出,在1800年之前,幾乎要等待幾十年,時裝的風格才會換一下,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在19世紀,幾乎每20年就更換一次風格,而到了20世紀,更是發展到了每十年更換一次風格。

後語:部分網友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轉發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轉發,以示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評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紫砂壺的真相,原來水分這麼深!
中國歷史上那些觥籌交錯間的古代酒席遊戲

TAG:評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