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真正了解業的輕重差別,可以轉成無盡的功德藏

真正了解業的輕重差別,可以轉成無盡的功德藏

文章選自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編著的《可·為》——廣行釋講《了凡四訓》一書

吾即捐俸銀,請其就五台山齋僧一萬而迴向之。

袁了凡居士聽了幻余禪師的開示,心裡立刻不再懷疑,法喜充滿。萬善圓滿了,他就捐出俸銀,請幻余禪師在五台山齋僧一萬做迴向。袁了凡居士行善的氣魄越來越大,這種氣魄來自對因果的信念。從這一小小舉動可以看出,袁了凡居士能當機立斷、慷慨布施,毫無勉為其難之意,更沒有半點吝嗇和猶豫。所以,他是應該受到福報的。

袁了凡居士用俸銀供養僧人。佛教里講,做善事一定要用凈資,也就是用乾淨的錢財,不是偷來、騙來、巧取豪奪的,而是依靠自己的勞動以及正當的渠道得來的錢財,這樣布施才有功德。否則,即使做了善事,也有過失。關於齋僧,在佛教里有「千僧齋」「萬僧齋」的法會,就是布施錢財,供養一千位僧人或者一萬位僧人來吃飯、來用齋,在這一千僧之中必定會有一位阿羅漢,或者菩薩聖者乃至佛陀化現來應供。所以,供千僧齋、萬僧齋,功德無量,全世界各大寺院每年都有供「千僧齋」「萬僧齋」的法會。袁了凡居士用俸祿供一萬僧人用齋,其功德是不可估量的,並且以這種方法來作為一萬件善事完成以後的迴向效果也是不可估量的。

每個修行人都希望自己一生能積累到最大的善業資糧,這就像商人追求最大的利潤一樣。

為了實現這個願望,首先要通達方法,方法就在緣起上,懂得緣起,合理地創造緣起、利用緣起,能使善業功德大幅度增上,短短一生能積累連虛空也無法容納的大功德。

下面我們具體分析一下業的輕重差別。我們知道這些之後,關鍵是如教實行,能像袁了凡居士這樣依教奉行,這些法確實可以轉成無盡的功德藏。

第一,是一條決定的規律。

果唯一由因緣決定;果的大小唯一取決於因緣的狀況。因緣,具體說是因緣果報。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條件,緣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條件,有因有緣,必然成果,此果對因來說稱為報,就是因緣果報,簡稱因果。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

第二,是一個生活中的比喻。

譬如做飯炒菜,飯菜是以諸多的因緣和合而產生的,包括原料的質量和數量,搭配的方式,烹制的時間、火候、採用的工具,乃至順序。因緣有多少種不同的組合,就會造成多少種飯菜的差別。比如,制定一百種烹制方案,絕對會做出一百道各不相同的飯菜。

第三,是業的差別如何決定。

任何一種業,都是由造業的對境、意樂、身份、加行等的因素和合而成的。因此,一種善業的功德有多大,具體是由環境、意樂、所依、加行等方面的因素而決定的,不能單單只以善業的數量來判定功德的大小。

第四,我們具體說明如何創造巨大的善業功德。

一是對境的差別。

相比於其他的對境,上師、三寶、父母是最重的造業所緣境,微微做一點損害,就會造下極大的惡業。微微做一點利益,就會造下極大的善業。所以,我們面對殊勝的功德田和恩德田,一切行為都是要恭敬、謹慎、調柔,應當努力緣這些對境,修習供養、承事等各種的福業。這樣短期內就可以積累極廣大的善業資糧。

功德田,就是我們的上師、三寶;恩德田,就是我們的父母。

從對境的數量上看,對一個有情做利益,是一分功德,對十億人做同等的利益,應當是前者功德的十億倍。所以,以心觀想也是如此。做同一件善事,發心真切,想到的是利益無量的眾生,功德也會成倍擴大。

比如,觀想一身頂禮一尊佛的功德很大。進一步,能和南無大行普賢菩薩行願相應,一身化現佛剎極微塵數的身,每一身頂禮佛剎極微塵數的諸佛,福德將更加廣大不可思議。這樣衡量,真正能如法隨學普賢行願、念誦《普賢行願品》的經文,果報唯佛與佛乃能了知。

布施的對境略有十種:

1. 親友:直接利益自己的有恩者;

2. 怨敵:直接損害自己的人;

3. 中庸:與自己無恩無怨的人;

4. 具德:具有戒律等凡聖功德之人;

5. 有過:具有毀犯戒律等過失之人;

6.劣於己:功德、安樂等各方面比自己低劣的人;

7. 與自等:各方面與自己平等的人;

8. 勝於自:各方面超勝自己的人;

9. 富樂:在功德、財富等方面富貴而安樂的人;

10.貧苦:在功德、財富等方面貧乏而可憐的人。

針對這十種布施田,應以不同的意樂對待。對親友,要遮止貪心;對怨敵,要以慈心對待;對中庸,要以珍愛心對待;對具德者,要以信心、恭敬心對待;對有過者,要以悲憫心對待;對低劣者,要斷除傲慢心;對平等者,要斷除攀比心;對超勝者,要斷除嫉妒心;對富樂者和貧苦者,應知他們以有漏五取蘊粗重而生起,又為貪愛所逼惱,故應對其發起猛利的悲心而布施。實際上,「十」代表圓滿,即不論對有恩、有害、中庸、具德、有過、低劣、平等、超勝、富人、窮人,都應當平等布施。等施怨親,等施賢愚,等施貧富,十方聖凡都是菩薩施供的對境。

二是所求的差別。

比如,做同一件善事,心中希求的可以是現世福報、後世人天的福報,也可以是阿羅漢果和佛菩薩的果位。那麼,一切果都是隨心上的緣起轉,心中所求越高遠,果報也越巨大。當然需要生起相應的心量,才會產生那麼大的果報。只是發起造作的菩提心,也有巨大的功德。凈土宗十一代祖師省庵大師1 在《勸發菩提心文》里,教導我們何為正確發心:既不求名聞利養,又不貪慾樂果報,唯為了脫生死,是正確發心。

禪宗初祖達摩祖師最初教化梁武帝,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祖師回答說:「實無功德。」

《六祖壇經·疑問品》中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對此做出了相應的開示。六祖慧能大師說:「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上面兩條合起來,可以知道菩提心的功德無量。如果每做一件善事,意樂以菩提心攝持,心中思量的是法界有情眾生的利益,所希求的是把一切眾生都安置在佛的果位上,則功德無量無邊。

《般若經》上說:如果菩薩僅僅布施七寶的財物,卻不發心成佛救度眾生,這位菩薩即使經歷恆河沙數的大劫,所得的福德還是不大。如果菩薩布施的時候,能夠迴向無上菩提,救度十方世界眾生,即使布施很少,也能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德。

三是所依的差別。

我們的身體是造業的所依或工具。造作同一種業,業力的大小和造業者所依的律儀有直接的關係,律儀越殊勝,業力越大。

具體來說,受一分戒、受多分戒、受滿分戒,受居士戒、受沙彌戒、受沙彌尼戒、受式又摩那戒、受比丘戒、受比丘尼戒、受別解脫戒、受菩薩戒、受三昧耶戒,依次是後面的業力勝過前面。

所以,我們行善,應當根據自己的狀況、能力來受持相應的戒律,以受戒身行善,善業的力量根本不一樣。但是,我們反面也要知道,以受戒身造惡,罪業也會更加嚴重。

四是事相上的差別。

比如布施當中,法布施勝過財布施。因為,財布施只利益受施者的肉身,法布施不僅利益他的肉身,更利益他的法身;財布施只利益受施者的現前,法布施不僅利益他的現前,還利益他的生生世世,直至究竟解脫;財布施的物質有使用窮盡的時候,法布施的正法永遠不會用盡,不但不會用盡,還可以輾轉無盡地傳播,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法布施在事相上具有這樣殊勝的特性,因此它的功德無量。

《金剛經》說:「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功德,百千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玄奘法師翻譯的世親菩薩《辯中邊論》的十法行當中(十法行就是書寫謂於佛所說經律論文,書寫、流通、供養、施他、聽聞、披讀、受持、開演、諷誦、思惟、修習),受持大乘的十法行,功德勝過行持小乘的十法行,這也是因為大乘法宣說了以利益眾生為主的修行以及任運不斷的佛果事業。所以,行持大乘十法行的功德更為殊勝。

我們了解了這些差別後,能在主要的善事上努力,自己也會成為主尊,功德會最殊勝。

五是心力的差別。

我們行善時,內心要猛利、恆常,功德自然巨大。心力微弱或者不能堅持,功德也就微小。

我們了解了以上業的差別之後,應當運用智慧,在行善之時力求把心量放得最大,內心處在殷重的狀態中,使心力強大。時間上連續不斷,發願盡未來際行善,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目標也定得最崇高、最遠大,行一切善都是以菩提心攝持,為了救度一切眾生而皈依三寶,發願成佛。而且,要經常考慮做最根本的善行。能這樣實行,學習《了凡四訓》為因緣,以後就不只是為自己立現世的命,而且是為十方世界的眾生立成佛的大命。

我們立志需要高遠,就好比明白了一件事的原理,行持卻需要一步一步地實行,把事情圓滿地完成。正如《楞嚴經》卷十所說:「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須漸除,依次第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行法師 的精彩文章:

《可·為》: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樹立正確的讀書態度?
發家之路無數條 這一條可以福澤三代

TAG:廣行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