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記者問了溥儀一個問題,溥儀的回答只有兩個字:很無奈

記者問了溥儀一個問題,溥儀的回答只有兩個字:很無奈

原標題:記者問了溥儀一個問題,溥儀的回答只有兩個字:很無奈


1933年的秋天,溥儀接見了一名叫做皮特的外國記者,這名記者後來寫了一篇叫做《溥儀印象記》的文章,他在這篇文章中生動的介紹了溥儀,向世人展示了偽滿洲時期的溥儀真實的生活狀態。


實際上當時全世界的人們都知道溥儀是一個傀儡,他到偽滿洲國當皇帝只是一個笑話,只不過皮特將這個笑話揉碎了,赤裸裸的展現在了世人的面前。


「他是一個二十九歲的青年,生得高高的,比照片上的人更加漂亮,照片上的他總是昏頭昏腦,有點龜氣,他的手很美,同時又有一種可人的微笑。」


從這篇文章開篇可以看出,皮特對溥儀的印象很不錯,認為他機靈而又英俊。在於溥儀聊一些生活上的話題時,溥儀的表現還算是正常和機敏。但是在皮特向溥儀提了一個問題之後,溥儀的表現卻像是一個「傻子」一樣。


皮特向溥儀問道:「那些轟炸機轟炸以及舉行的剿匪行動,結果殺害的為何卻是大多數無辜的人們呢?」


面對這樣的問題,溥儀的回答只有兩個字:「王道」。


所謂的王道,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說法,簡而言之就是仁政之道。而這兩個字幾乎成為了溥儀回到所有敏感問題的標準答案。在這之後他們又聊了很多事情,但是無論溥儀開始的回答是什麼,到最後一定會回歸「王道」二字。



這兩個字本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詞,但是出現在溥儀的口中卻顯得那麼的可笑和無奈。日本關東軍在東北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罄竹難書。他們殺我同胞,搶我土地,到最後卻讓溥儀用「王道」二字來向外界演戲。

對於溥儀來說,日本人所做的一切,他是很清楚的。對於日本人的所作所為,溥儀是否感到憤怒,我們無法得知。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溥儀美化侵略者的行為一定是錯誤的。


很多年後,日本戰敗以後,溥儀在遠東軍事法庭上曾經憤怒的向全世界控訴了日本侵略者的無恥和暴行,在他的控訴之中,彷彿可以看出溥儀心中的憤怒和無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始說史話 的精彩文章:

慈禧一生最忌諱一樣東西,至死都沒有碰過:原因很簡單
駙馬入洞房前要先與宮女做件事:很荒謬,但不得不做

TAG:始說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