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不知道的三國二十——劉表不是表(下)

你不知道的三國二十——劉表不是表(下)

詐屍*2!!!

其實上次講的(一萬年以前?)僅僅是故事的後半段,

而現在黃雨辰同學將為我們帶來前半段~

鑒於(上)已經淹沒在了歷史長河裡......

要不要先回顧一下呢~

跨蹈漢南——劉表不是表

你不知道的三國二十——劉表不是表(下)

劉表,字景升,漢室宗親。

漢末軍閥之一,割據荊襄九郡。

小說中把他刻畫成了一個

胸無大志、目光短淺、只有虛名的人。

正文

很久很久之前,我們講過劉表的無奈。

但是,劉表的故事並沒有就此完結。

其實上次講的只是故事的後半段。

劉表年輕時比小霸王孫策還猛你敢信?

孫策拉著隊伍平定了江東六郡八十一州,

而劉表,單騎進入荊州,

迅速拿下了荊襄九郡!

時間從上一次故事的結局:

劉表病死,劉琮降曹的建安十三年,

倒回到故事的開頭:中平六年。

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靈帝駕崩。

這導致董卓變得愈加膨脹,於是乎,

天下各路諸侯紛紛看不下去了,

成立了討董聯軍,

其中跳得最歡的就是孫堅了。

但是孫堅在江南,要到洛陽城去,

必須要經過荊州(今湖北),

於是一件尷尬的事情發生了:

荊州刺史王叡,這哥們比較皮,

對孫堅很是無禮。

孫堅一急把他宰了。

這一下朝廷很尷尬啦,

荊州這地方不好收拾。

我們知道荊州是戰略要地,

向北就到中原,順長江而下就到江南,

是兵家必爭之地。

王叡一死,荊州沒人管,

天下諸侯誰不惦記這塊肥肉?

近水樓台先得月,

荊州附近的軍閥和農民起義軍們

迅速瓜分了荊州:

南陽太守袁術笑納了荊北;

長沙太守蘇代,霸佔了荊南;

華容縣長貝羽強搶了南郡;

農民起義軍張虎陳生佔據了襄陽;

此外,荊州各地還活動著一股宗賊勢力。

宗賊是活動在荊州的一群

以宗族為單位的土匪,

當地的豪門望族都自己有軍隊,

甚至修建了自己的城堡,

哪天一賭氣城堡門一關我就是皇帝。

所以說此時的荊州四分五裂。

那麼這個爛攤子誰去收拾呢?

也不知誰出了個主意,

告訴董卓任用漢室宗親,以此拉攏人心。

於是,荊州這口大黑鍋,

就這樣甩給了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的劉表身上。

(劉表:「何苦生在帝王家啊!」)

無奈的劉表只得單人獨騎,

離開洛陽前往宜城(今宜昌)赴任。

為什麼不帶兵?

因為他要去宜城,就得經過南陽。

你明目張胆的拉著隊伍去搶袁術的地盤,

袁術不收拾你還等什麼!

那為什麼去宜城?

因為荊州的主要城市都被搶了

就宜城沒人!

並且劉表約了幾個老友在那裡見面。

於是劉表到了宜城,

遇見了約的幾個老友:

蒯良、蒯越和蔡瑁。

這四個人聚到一起之後就商量:

先收拾誰呢?

袁術?拉倒吧。

南陽雖然只有一個郡,

那可是天下第一大郡,

袁術手下大將不少,

精兵更是多得數不過來,

就咱們四個人怎麼可能收拾得了袁術?!

蘇代和貝羽?

好像也不是很現實。

這倆貨雖然沒有袁術那麼土豪,

也是一方諸侯,

以咱們的力量收拾他們也是很難的。

那……

於是,四個人決定,先收拾這伙宗賊!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劉表一行人只有四個人,

其中有兩個都是文官,想收拾宗賊?

只能說你想太多了。

歸根結底是兵的問題。

亂世之中誰有兵誰是老大。

於是劉表就跟底下人聊這個事:

「宗賊把人口都控制了我上哪招兵去?

就算招到了兵用不了兩天就被他們騙走了。

咋個整?」

蒯良說話了:

「您招不來兵是您的仁不夠,

招來被騙走是您的義不夠啊!

只要您把仁義貫徹落實到家,

那根本不用您招,

投奔您的人就像流水一樣

嘩啦嘩啦地往下流啊!」

弟弟蒯越反對:

「在太平盛世這麼搞是可以,

但現在是亂世,還是要靠謀略。

袁術勇而無斷,蘇代貝羽都是莽夫,

沒什麼可怕。

宗賊的首領都是一幫唯利是圖的人,

我們只要告訴他們說投靠我們有好處,

他們一定會來。

然後把頭領一殺,軍隊就歸咱了。

然後您再推行仁政,佔據江陵和襄陽,

其他郡縣只不過送兩封信就可以到手,

袁術就算打過來他也幹不了什麼。」

劉表聽罷大喜,採用了蒯越的計策,

但他同時也對大哥蒯良表示了尊敬:

「子柔(蒯良字子柔)之言,

可謂雍季之論;

異度(蒯越字異度)之計,

可謂臼犯之謀」。

(P.S一下這個典故:

晉文公打仗,問這倆人怎麼辦。臼犯說使詐,雍季說不能詐,詐騙是不對的。晉文公再用了臼犯的計策,回來卻表揚了雍季的誠信論。)

於是劉表騙來了五十多個宗賊首領,

全部殺之,一下子手裡有了數萬軍隊。

接著派蒯越進襄陽城說降了農民起義軍。

至此整個荊北出了南陽都平定了。

接著,他收拾了貝羽,

佔據了南郡、江夏、江陵三郡。

他派黃祖鎮守江夏,

蒯越擔任江陵太守自己去了襄陽。

他沒有急著統一荊州,

而是與當地的名門望族蔡氏聯姻,

同時正式表奏袁術為南陽太守,

和袁術保持了和平,

於是南陽名義上歸了劉表。

此時蘇代已死,張咨繼任。

他忙著鞏固自己的勢力

於是荊南四郡——

長沙、零陵、桂陽、武陵

實際上也被劉表控制。

至此,荊襄九郡:

南陽郡、南郡、江夏郡、江陵郡、襄陽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和武陵郡,

全部歸於劉表名下。

總結

對小編來說,《劉表不是表(上)》主要還是在講

「劉表沒有錯」

而這一篇,則主要談了「劉表的厲害之處」

讀完這一篇,小編對劉表的看法已經完全改變啦。

劉表其實真的是一個善於採納意見、出手果斷

又很善於運用人才、調兵遣將的人啊!

我想,羅貫中後期弱化劉表的原因,大概是想要

以他的「懦弱無能」來襯托劉備吧。

可是這並不能掩蓋劉表本身具有的光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周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秦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王,曾自稱西帝,他有哪些故事
史上九大箭王 二飛三紀四養五薛六長孫 第一最善射 兩箭改變歷史

TAG: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