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專註力,可能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讀懂兒童
賦能教師 助力家長
關注
後台收到有老師留言,說經常有家長們向老師抱怨:「我家孩子吃飯老是磨磨蹭蹭,每種玩具都是新鮮一陣就不玩了,做什麼事都是三分鐘熱度,連看電視都要來回蹦躂,不安分……」老師從家長們的描述中總結出這些孩子身上的共性就是——缺乏專註力。
專註力也是我們通常提到的注意力的穩定性,主要表現在是否能集中精力,是否能持久,是否能更好的控制自己。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能夠專註於一件事情越長久,將來在學習和工作上就越出色,效率越高,他們會很快投入精力抓住最重要的部分,忽略掉同期發生的不重要的事情。
孩子的專註力和我們是有差距的,一般來說是:孩子專註力時間=生理年齡~生理年齡+1。舉個栗子, 3歲的孩子,全神貫注專註一件事的時間大概是3~4分鐘。所以,完全不要過於太擔心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畢竟好動也是孩子的天性。
但是由於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有的孩子的專註力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這樣就會導致上學後,同一個班級的孩子的專註力會不一樣?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專註力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
一、營造有準備的環境
1
不要同時提供太多種類的玩具
玩具種類過多,孩子很容易三心二意。當孩子玩耍時,如果整個遊戲墊上都是玩具,孩子面對觸手可及的玩具時,他怎麼可能不分心。就像愛逛街的媽媽,看到商店裡琳琅滿目的衣服、包包、鞋子……也忍不住左顧右盼,忘了自己僅僅只是需要一雙鞋而已。
所以,我們要教會孩子收納玩具,每次玩耍時盡量只選擇一個種類的玩具,玩完之後放回去,再去拿另一種。
2
提供舒適的桌椅保持正確坐姿
不端正的坐姿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專註力,會使得肺部沒完全打開,呼吸就會變淺,從而身體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氣供給。氧氣輸入少,隨之而來的就是血液循環不良,大腦的氧氣加速消耗完,從而就會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換句話說,坐姿是專註力的前提保證。
因此,我們要給孩子選擇一套合適的桌椅,有助於孩子端正坐姿。孩子的正確坐姿需要遵循三個90度原則,孩子的背和臀部呈第一個90度,孩子的膝蓋彎曲呈第二個90度,孩子的腳背和腳踝呈第三個90度。(可用漫畫表示,參考下圖)
3
提供符合孩子能力和年齡的玩具
多給孩子提供簡單的開放式的玩具,可以讓孩子自由探索各種各樣的玩法。比如:木頭、布條、石頭等,我們常見的東西在孩子們眼裡都是很好的玩具。盡量少選擇帶光帶聲音的玩具,聲光電玩具對孩子過度刺激,孩子反而會變得疲勞,影響專註力。
二、做知進退的父母
1
不 打 擾
如果孩子正在專註的進行建構遊戲時,不要經常問他喝不喝水?累不累?問他在做什麼?這些做法反而會破壞孩子的專註力,反而被我們破壞了。因此,當孩子自己玩自己的時候,我們只要在一旁安靜觀察就好。懂得做一個好的觀察者,懂得適時介入和退出。
2
不 忽 視
說到不打擾,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因此忽視了孩子的求助信號。當觀察到孩子有些不耐煩了,開始扔玩具了,這時我們就需要介入了,來幫助孩子解決當前問題,延長他的專註力。
3
懂 尊 重
我們都是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會更有專註力,孩子也一樣,當孩子對某個事物感興趣時,專註力會大大提升,若孩子對某件事情沒興趣,注意力就明顯下降。所以,孩子的專註力也取決於興趣。我們要學會尊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才能有助於專註力的提升。
雖然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專註力和先天的遺傳也有一定關係,但後天的環境與教育的影響更為重要。每個孩子都是不同差異的個體,我們應當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結合讀懂兒童的觀察兒童教學課程,擁有科學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的專註力。
教育孩子遠遠不止這些,曾有這樣一句話:好的幼兒園有能力既保證玩,也保證這些學習可以融入到孩子的活動之中;而好的老師先要學習觀察了解兒童,才能教育好兒童。
本文文圖均由讀懂兒童原創
編輯:淺兮


TAG:讀懂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