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司馬遷的富豪排行榜

司馬遷的富豪排行榜

如果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現象要說都是中國古已有之的話,那一定讓人不服氣。

譬如將蹴鞠說成足球的起源,將高爾夫的老袓宗追溯到捶丸,甚至說今天的機器人早在周代就已出現,肯定是要讓人犯嘀咕的。

但如果換個說法,比如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估計誰都會沒意見的。

現如今,排行榜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各種各樣的排行榜擁擠在各種各樣的傳媒里。

只不過有些排行榜是沒有人相信的,比如說香港大學排名在斯坦福大學前面之類。

但有些排行榜卻權威得很,歷史也長得很,如福布斯排行榜,跟它較勁的就不多了。

不過再詳細推敲一下,福布斯排行榜也早不過1917年去,因為該排行榜的母體福布斯雜誌,就創建在那一年,至今不過九十歲出頭而已。

福布斯有好幾種排行榜,其中最負盛名的自然是富豪排行榜了,每年都有新聞可做,每年都吸引許多人的眼光。

極少數的是關心自己有沒有上榜,再決定是應該默認或否認,絕大多數的當然只是看熱鬧。

這種排行榜的作用何在,因為我非經濟學界人物,實在也說不出個子丑寅卯。

但因為我後半生是教歷史的,倒真的容易將現代的東西與古代聯想在一起。

這一聯想,也就覺得,富豪排行榜雖然吸引人,但也不見得就是史無前例的發明。

要是翻翻司馬遷的《史記》,似乎這榜也就透出不新鮮了。

《史記》一百二十篇,最後一篇是《太史公自序》。

這一篇今人往往是放在書的最前面的。但斯時的人多自謙,就放在最後了。

所以要按現在的看法,《史記》真正的最後一篇是哪一篇呢?那就是《貨殖列傳》。

這一篇雖然放在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相反,它還是司馬遷歷史哲學思維的典型代表。

有人甚至說,讀《史記》不讀《貨殖列傳》,等於未讀《史記》。

這話一點也不過分。因為這一篇列傳所說明的道理與差不多兩千年後的恩格斯的一段話可以說相去不遠。

恩格斯曾說過:「自從階級對立產生以來,正是人的惡劣的情慾——貪慾與權勢欲成了歷史發展的槓桿。」

沒有人認為貪慾與權勢欲是好東西,但你卻不能不承認,恩格斯說的這話的確在理。

那麼《貨殖列傳》到底是為什麼人立傳呢?說白了,就是為有錢人立傳。這在司馬遷以前沒有人做過,

在司馬遷之後,只有班固模仿著做了一篇,襲用司馬遷的材料而有增刪,目的是消除其「壞」影響。

因為班固批判《史記》三大缺點之一,即是「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貧賤」。

因此,再往後,廿二部正史里就再沒有人敢為這些有錢人立傳了。

司馬遷為什麼要為這些人立傳呢?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因為他了解人性:「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學而倶欲者也。」

人性如此,而如果善於臝利賺錢的人,只要他不禍國殃民,那又有什麼不好呢?

所以他又說:「布衣匹夫之人,不害於政,不妨百姓,取與以時,而息財富,智者有采焉。」聰明人何以不學學呢。

更進一步,他還看不起那些高談仁義主張越窮越光榮的人:「無岩處奇士之行,而長貧賤,好語仁義,亦足羞也。」

因此他在《貨殖列傳》中不但舉了先秦時期許多富豪成功的例子,而且更將漢代建立以來發家致富的典型與他們的財富數量排列出來,作為表揚的典型。

這種做法在言義不言利的儒家占統治地位的時候,可謂驚世駭俗。

所以班固批評司馬遷的《史記》有三個大缺點,那第三點就是:「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貧賤。」

其實不但是兩千年前的班固這樣看,倒退四十年,我們不也還是這樣看的嗎?

越窮越光榮成為一種症侯,成為一種情結,以至於將發家致富看成是萬惡不赦的事。

可是司馬遷生在兩千多年前,他就看出了有錢並不是什麼壞事,而且還為這些人立傳,這可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嗎?

貨是什麼意思?就是通貨,就是錢。錢也是貨,但它是通貨,用它可以換來一切的貨。

殖是什麼?就是生息,就是增值。

所以貨殖就是發財,就是致富的同義詞。只不過前者雅後者俗就是了。

閑話少說,我們就來具體看看司馬遷給漢代人所做的富豪排行榜吧:

一、「蜀卓氏」。即川西卓氏家族。

這一家族的先世是趙人。秦滅趙,將卓氏遷到四川來。

許多被遷之人都行賄官員,希望遷到近處,不要遠謫。

但卓氐夫婦有眼光,他們早就有信息,知道川西山區有鐵礦,因此自願遠遷,到了臨邛這個地方。

其後「即鐵山鼓鑄,運籌策,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獵之樂,擬於人君」。

具體財富多少,司馬遷未明言,但有錢到與皇帝可比,那真是豪富了。

我很懷疑那看上司馬相如的卓文君就是出自這個家族的。冶鐵能致富,今天依然如此,否則不會出現前一時期許多重複建設鋼鐵企業的弊病。

與蜀卓氏同樣在臨邛以冶鐵發家的還有所謂程鄭者,這是從山東被迫遷來的富豪,財產與卓氏亦有得一比,司馬遷將其附在卓氏之後。

二、「宛孔氏」。豫西南陽孔氏家族。

孔氏原是魏國人,秦伐魏,將孔氏遷到南陽。這一家族本來就是以冶鐵為業,到南陽後,依然重操舊業,「家致富數千金」。

三、「曹邴氐」。魯西邴氏家族。

曹縣在今山東西部。這裡的人歷來檢嗇得很,曹氏家族尤其典型。

他們也是以冶鐵起家,「富至巨萬」。而後又投資商業金融,「貰貸行賈」徧天下。在曹氏家族的影響下,鄒魯一帶的人都不好讀書而喜下海了。

要知這裡可是孔聖人與孟亞聖的老家,過去讀書的風氣是一級濃的。

四、「齊刀氏」。山東刀氏家族。

刀氏所在的齊地,即今山東半島,那裡的風俗是看不起奴僕的,尤其是蠻狠狡猾的奴僕,更讓人擔心。

但有刀間其人,卻招引了許多這樣的奴僕,而且放心讓他們去「逐漁鹽商賈之利」,還讓他們結交官府,結果是「起富數千萬」。

這是能利用人力資源而致富的典型。

五、「周師氏」。洛陽師氏家族。

洛陽是東周天子之都,位於天下之中,最利於行商。

師氏正是利用這一地理優勢,廣泛開展商業貿易活動,以至資產達到「七千萬」之巨。

這一榜樣為洛陽許多人所模仿,甚至為了做生意而至於過家門而不入,成為一種風氣。

六、「宣曲任氏」。宣曲具體在今何地,已不可考,但一般以為是在當時的首都長安一帶,也就是今陝西關中。

任氏家族的祖先做過秦朝的管糧倉的官員。當著秦朝滅亡的時候,英雄豪傑所爭的都是金銀財寶,只有這位任氏老袓宗慧眼獨具,專門收藏糧食。

到了楚漢相爭的時候,天下紛紛攘攘,老百姓無法種田打糧食,一石米價暴漲至萬數,於是那些豪傑的金銀財寶自然而然都到了任家。

任氏家族就是靠這個發起來的。發財之後,一般的富人都窮奢極侈,但任家卻折節為儉,投資農業。

一般人買田置地以及購買牲畜,都是撿便宜買。但任家卻挑質優價貴的買,結果取得保證質量的優勢,將財富保持了許多代。

借著農牧業起家致富的還有橋姚一家。他藉著邊關的開放而得利,有馬千匹,牛兩千頭,羊一萬隻,糧食多至萬鍾。

七、「長安無鹽氏」。此無鹽氏不知其始末。

他的發財只靠第一桶金,這一桶金是靠冒險而掘到的。

漢景帝三年,吳楚等七個諸侯國叛亂,住在首都長安的列侯封君必須從軍平叛,因此個個需要借高利貸以「行從軍旅」。

其時叛軍聲勢頗大,連皇帝都被嚇得不輕。而這些列侯的封地都在關東,還不知關東將來落在誰手。所以沒有人敢借錢給這些列侯。

偏偏無鹽氐有眼光,看準了叛軍必敗的前景,出錢貸款給列侯,利息是以一還十。

三個月後,叛亂平定。無鹽氐獲息十倍,成為關中的首富。

以上是西漢初年到西漢中期最重要的,有頭有臉的富豪。

在這些人之後,司馬遷還一筆帶過首都長安附近地區的其他富豪:「關中富商大賈,大抵盡諸田,田嗇、田蘭;韋家栗氏,安陵、杜杜氐,亦巨萬。」

你能說以上所列不是一個富豪排行榜嗎?真正是不折不扣,一點附會的成份也沒有的排行榜。

但在《貨殖列傳》里這還只是一個核心排行榜而已。

在此榜之前有先秦秦代的簡明排行榜,在此榜之後還有漢代另一個排行榜,雖然比核心榜略有遜色,上榜者所從事的多是所謂拙業或為時人所看不起的,甚至是不道德的行業,但因為他們是「用奇勝」,依然賺了大錢。

這個排行榜可以簡述如下:

種田是最難以發財的拙業,但秦揚其人卻富蓋一州;

盜墓乃奸事,而田叔以此起家;

賭博是惡業,而桓發以之發財;

跑單幫是為人所看不起的賤業,但雍縣的樂成以之富饒;

販賣牛羊油脂的人地位很低下,但雍伯以此致千金;

賣淡酒實在只是小本生意,但某張氏卻因此成為千萬富豪;

磨剪子鏹菜刀更是薄技小道,而郅某人卻能做到鐘鳴鼎食;

做腌臘生意實在容易,但某濁姓卻駟馬連騎;

做獸醫不過只開粗淺的藥方,但張里其人卻能因之而富貴。

至於先秦秦代,司馬遷也列出了以下七名超級富豪(先秦五人,秦代二人):陶朱公范蠡,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子孫修業而息之,遂至巨萬。

孔子門徒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

周人白圭,樂觀時變,以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辦法而發家。

魯國的猗頓用鹵鹽起家。

邯鄲郭縱則以鐵冶成業,與王者埒富。

秦代的烏氏倮靠畜牧發家,牲畜多到用山谷來衡量。

而巴寡婦清,則靠著袓先所得丹穴,擅其利數世,家產不訾。

這真是做什麼都能發財,發了財都能客觀地上司馬遷的排行榜。

當然司馬遷並非鼓勵奸業賤行,只是作為歷史學家他敢於擔當,要把這些事情如實地記載下來,可惜千百年來,很少有人能賞識到司馬遷這種思慮過人之處。

在西漢中期儒家已經被宣布為獨尊的時代,司馬遷還能獨立特行,指出能發財致富的人也是「賢人」,而且將其羅列出來,雖也不明說是榜樣,但目的卻是公開的,那就是「令後世得以觀擇焉」。

這意思就是你們後代的人看著辦吧。兩千年後的今天,各種各樣的排行榜此起彼伏,比照起《貨殖列傳》來,還真是小兒科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雅思聽 的精彩文章:

「在100年內不可思議的事情,1億年之後可能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TAG:靜雅思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