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萬宏源降薪引發證券業熱議,多家券商還未發2017年終獎
西裝革履,年薪百萬,出入都是頭等艙,觥籌交錯間就談下了幾個億的項目。這或許是不少人對於投行人士的印象。不過,在2018年,這樣的日子似乎離大多數投行員工都非常遙遠。
近期,申萬宏源(000166.SZ,00218.HK)一張到手不到5000元的員工工資單引起券商行業關於薪資水平的熱議。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申萬宏源證券最近執行了新的薪酬制度,處於薪酬改革過渡期,部分員工出現較大幅度的降薪,受影響較大的部門包括投行、資管、機構銷售等部門。
申萬宏源證券內部一名從業人員對澎湃新聞記者說,自己也受到薪酬調整的影響,工資也有所下降,目前不知道公司高層會最後怎麼定。而且,申萬宏源2017年的年終獎也還未對員工發放。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儘管現在已經是5月中旬,2018年幾乎過半,但多家券商仍然沒有發放2017年的年終獎獎金。有券商人員稱,看到近期行業內的薪酬調整消息,對年終獎的心理預期也是下降的。
投行員工降薪,折射出投行業務收入整體下滑的窘境。受IPO審核趨嚴的影響,證券承銷收入普遍出現下降。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證券公司的承銷保薦業務總體凈收入為383.24億元,同比下降26.3%,這一數據在2016年是519.99億元。
從券商2018年一季報整體業績來看,在A股市場上市的30家上市券商中,僅有11家營業收入同比取得正增長,而凈利潤更是下降明顯,僅有8家券商凈利潤實現同比上升。
申萬宏源降薪引關注
2017年年底,申萬宏源證券進行了薪酬制度的改革,調整了薪資結構,基本薪酬包括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其中績效工資占基本薪酬比原則上為20%至50%。公司有權根據經營狀況及員工的工作表現等因素,依據相關薪酬制度的規定決定是否調整其具體比例及是否予以發放。
而最近此次新薪酬制度剛開始執行。
據了解,此次申萬宏源證券薪酬受影響較大的部門包括投行、資管、機構銷售等部門,而原本薪資水平就較低的一線員工受影響最大。
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的總經理張劍在公司微信群中回復了員工對於內部考核和薪酬的疑問,「承銷保薦班子領導們自年初開始便致力於推動制訂投行組織架構和薪酬考核的全方位改革方案,希望5月底通過審批,下半年開始實施,望改革方案能夠改善大家的投行職業存在感。」
在張劍回復中,第六條關於設立50萬專項基金的內容再次引發市場強烈關注。
張劍在此條回復,「此外,代表個人表態,與公司及管理層無關,對於改革過渡期內因為本次薪酬調整而出現日常生活流動性困難的年輕同事,我將自行設立一個50萬元為上限的專項基金,幫助同志們解決暫時周轉支付困難,肯定無息,但是要還,而且那些因為本次調整而選擇了下家的同事,在離職前一定要還清,我才會給予批准離職。」
張劍回復
作為老牌券商,申萬宏源近兩年業績出現下滑,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47.19億元,同比(較上年同期)下降51.68%;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4.09億元,同比下降55.5%。2017年年報顯示,營業收入為133.68億元,同比減少9.1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6億元,同比減少14.96%。
從各項業務來看,2017年申萬宏源除自營和信用業務收入增長,其他業務增長均出現下滑。證券承銷及保薦業務收入14.66億元,同比減少32.82%;資產及基金管理業務收入為14.91億元,同比減少27.18%;證券及期貨經紀業務2017年營業收入為59.68億元,同比減少21.31%;自營投資和信用業務收入表現較好,證券自營及其他投資業務收入9.11億元,同比增加81.71%;信用業務收入20.55億元,同比增長65.92%。
投行業務收入整體下滑
投行員工降薪,折射出投行業務收入整體下滑的窘境。受IPO審核趨嚴的影響,證券承銷收入普遍出現下降。
從30家A股上市券商的一季度投行業務收入來看,無論券商規模大小,幾乎都在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上遭遇重挫,七成券商出現下滑,其中,8家券商的同比降幅超過50%。
即使是整體收入和凈利潤逆勢增長的龍頭券商,在投行業務上仍然無力回天。如一季度營收規模排名第一的中信證券,一季度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為7.36億元,較上期大規模縮水19.18%。
有多位投行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說,業內普遍認為,這樣冷清的行情在今年肯定還會持續。
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截至2018年5月10日,仍在排隊IPO的企業數量為308家。而在半個月之前,排隊的企業數量還有323家。與年初時的數據相比,不到5個月的時間,排隊IPO的企業數量已經減少了多達211家。
這些中止或終止IPO的企業名單背後,意味著大批投行項目組無法取得原本預期的報酬,投行員工的收入難免縮水。
「大勢所趨吧,我身邊有些同事去其他投行應聘,都是直接明確表示,今年行情不好,不會有年終獎拿。」一位券商人士這樣向澎湃新聞記者說。
更有投行人士向記者吐槽:「手上的項目感覺沒什麼希望,也不知道監管會不會放鬆,再這樣下去可能要喝西北風了。」
相對比每月薪酬的情況,券商從業人員對於年終獎發放更為關心。一家北方中型券商的內部員工說,其所在的公司目前沒有降薪,主要因為在市場化薪資的背景下,公司原本就是低薪+較為有競爭力的獎金模式,底薪可降空間不多。不過聽說有投行部門的提薪計劃都被打回來了。「投行部門年終獎縮水較嚴重,有投行部門的同事,2016年拿了30萬元年終獎,2017年則不到3萬元。」
證券行業業績疲軟
券商的其他業務也並沒有好到哪裡去。
還是以A股上市券商的一季度業績報告說話,30家上市券商中,僅有11家營業收入同比取得正增長,也就是說,有六成上市券商的一季度營收規模不如2017年同期。而凈利潤更是下降明顯,30家上市A股券商中僅有8家券商凈利潤實現同比上升,東吳證券以81%的同比降幅成為退步最快的券商,而東方證券、山西證券、國海證券、東北證券、國元證券的同比降幅都在30%以上。
在券商的前台部門中,除了投行業務,經紀業務也是佔據了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A股市場行情開年以來整體表現疲弱,一方面影響股市的交投,另一方面拖累了券商的自營業務,這樣一來,無論是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還是投資收益,券商今年的日子似乎都不好過。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儘管現在已經是5月中旬,2018年幾乎過半,但多家券商仍然沒有發放2017年的年終獎獎金。
「聽說年終獎要打折,而且最關鍵還不知道什麼時候發,遙遙無期等待中。」某上海大型券商內部人士這樣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另一位就職於深圳大型券商的業內人士就比較幸運了。他透露,自己公司前不久剛剛發了年終獎,大家懸著的心也終於落地了。「之前都很悲觀,說年終獎要比往年打對摺,但拿到手發現還好,並沒有少那麼多。」
同樣幸運的或許要屬海通證券的基層員工了。
據該券商員工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這家老牌龍頭券商正計划進行固定薪酬調整,調薪比例向基層員工傾斜,基層員工工資可能會上漲5%到20%。
不過,幸運的還是少數,有業內人士透露,隨著券商整體收入的下滑,前台部門員工收入甚至還不如後台員工。
「感覺公司在逼前台的人走,有些業務規模要縮減的,就利用薪酬來調節。」
另外,一家滬上大型券商的從業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所在的公司沒有出現降薪的情況,因為原本的薪資在業內就不算太高。該名從業人員進一步說,目前2017年的年終獎還未發放,但是看到近期行業內的薪酬調整消息,對年終獎的心理預期也是下降的。


※著正裝與美議員見面,扎克伯格國會作證前為臉書致歉:我錯了
※蘋果CEO庫克:收入不平等不是原因,而是其他不平等的結果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