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的哥哥寫給劉備的信,暗指劉備的行為格局太小

諸葛亮的哥哥寫給劉備的信,暗指劉備的行為格局太小

文/陳德方

在三國時代,諸葛亮與家兄諸葛瑾分別在蜀漢與東吳效力。諸葛亮做到了丞相,諸葛瑾做到了大將軍。既然都是高官,雙方在各自的領域都難免會被猜忌。同時,由於這種特殊關係,兩人都比較合適做與外交相關的工作,畢竟溝通與信任成本較低。

關羽兵敗被殺後,劉備稱帝,隨後傾國伐吳。得知這個信息後,孫權陣營極為害怕,希望與劉備講和。與呂蒙一起侵佔荊州並最終殺害關羽的高官中,諸葛瑾是其中之一。當年,協助呂蒙襲擊荊州後,他自己做了南郡太守。

諸葛瑾因為與諸葛亮的特殊關係,所以寫信給劉備,這封信在《三國志》中有摘錄,原文是:

「瑾聞旗鼓來至白帝,或恐議臣以吳王侵取荊州,危害關羽,怨深禍大,不宜答和。此用心於小,未留意於大者也。試為陛下論其輕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損忿,暫省瑾言者,計可立決,不復咨之於群後也。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

諸葛瑾的這封信並沒有客氣,就問了下劉備,荊州與天下,哪個更大;獻帝的仇與關羽的仇,哪個更大。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是勸劉備放棄伐吳,把目標對準曹魏。這才是真正的大格局。即便是為關羽報仇,拿下了荊州,其實也沒有太多意義。

對劉備來說,積蓄力量,匡扶漢室才是最大的正義,其他的都是小功績,唯獨這個是大功勞。諸葛瑾真的高看劉備了,劉備並非大格局的人。能夠稱帝他已經很滿足了,甚至為了稱帝不惜殺害了很多阻止他稱帝的人。

劉備奪取荊州的決心非常大,所以諸葛瑾的勸說對他來說沒有多少作用。與孫權相比,劉備的格局真的小太多。當時,很多人認為,諸葛瑾通敵,即所謂的「時或言瑾別遣親人與備相聞。」可見,因為關係特殊,很多人都懷疑諸葛瑾。

這個時候,孫權的一句話基本上定下了調子:「孤與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負孤,猶孤之不負子瑜也」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道出了孫權對諸葛瑾的重視與信任,讓人嘆服孫權的勇氣與魄力,同時對他的這種行為表示敬佩。這是大胸懷,大格局的表現。

與孫權相比,僅僅以伐吳的戰略為參照可以看出,劉備是個相對固執的人,心胸與格局都有局限性,反而是孫權像個帝王。儘管這些材料無法反映問題的全部,但是至少可以證明,劉備並不具備統一天下的大格局。

參考文獻

1.《三國志》;

2.《三國史研究》;

3.《秦漢魏晉史探微》;

4.《諸葛亮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是戰國第三位稱帝的國君,為何叫始皇帝?
宋代以文治國,為何凌遲之刑那麼普遍?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