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雙相障礙的科學治療,你知道多少?

雙相障礙的科學治療,你知道多少?

筆者的臨床特色和研究方向之一是雙相障礙的干預治療。在臨床上感覺到雙相障礙存在兩個難點,一是識別,尤其是早期識別或者青少年期的識別,另一方面就是干預和治療,這也是廣大患者朋友期盼醫生能夠提供幫助,答疑解惑的地方,我願意就這兩個問題逐一解答,今天首先介紹一下雙相障礙的科學治療決策。

雙相障礙的治療是有章可循的,不是隨意使用心境穩定劑或者抗抑鬱藥物的,臨床指南和治療路徑藥物要求雙相不同分型治療方案是不一樣的

1)雙相I型的治療,雙相I型就是指在發病過程中至少有一次躁狂發作,現在或過去伴有重性抑鬱發作,考慮此型診斷,躁狂發作持續時間在1周或以上,如果不到一周,但病情嚴重,人際關係和社會功能受損、自知力缺如、伴有行為衝動和破壞、伴有精神病性癥狀如妄想時,也歸屬為躁狂發作。雙相I型可以表現為目前躁狂發作、目前抑鬱發作兩種常見形式。雙相I型不論目前是躁狂發作還是抑鬱發作,必須首先使用心境穩定劑,如碳酸鋰、丙戊酸鹽、喹硫平控釋片,如果是單純的躁狂發作或者目前躁狂發作,還可以使用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如奧氮平、喹硫平、利醅酮、阿里哌唑、齊拉西酮和魯拉西酮,可以考慮但用傳統心境穩定劑(碳酸鋰、丙戊酸鹽),或者合併任何一種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有的專家也願意單一使用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尤其是奧氮平,也是有證據支持的,至於選哪一種心境穩定劑或者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取決於患者的病情特點和個人選擇。

2)雙相II型的治療,雙相II型是指既往有過至少一次輕躁狂發作,目前或過去有重性抑鬱發作,考慮此型診斷。很多基層醫生由於識別此型不充分,可能按照抑鬱症治療,僅僅給予抗抑鬱劑治療,很容易轉躁。雙相II型按照指南,也是首先使用心境穩定劑,但和I型有不同,建議優先選擇拉莫三嗪和魯拉西酮以及喹硫平控釋片治療,效果不佳,才考慮合併使用轉躁低的抗抑鬱劑如安菲他酮緩釋片等,對於難以緩解的患者可以合併二代抗精神病藥物促進治療效果。

3)雙相障礙伴有混合發作特徵,此類患者分為兩種亞型,以躁狂發作為主要表現,以及以抑鬱發作為主要表現兩種,無論是何種亞型,治療方案等同於雙相I型治療策略。但雙相混合特徵的患者治療效果不如單純的雙相I型。

4)反覆發作和難治性的雙相障礙,對於病程遷延和慢性化的患者,除了合併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之外,也可以考慮電休克治療;對於急性期嚴重躁狂發作者,也優先考慮電休克治療,快速控制躁狂興奮癥狀;對於雙相抑鬱癥狀病程長,難以緩解的患者,可以在充分使用心境穩定劑基礎上,增大抗抑鬱劑使用劑量,甚至可以考慮使用SNRI類抗抑鬱劑或者電休克治療,改善動力不足、心境低落焦慮癥狀,防止自殺行為發生。有的醫生不同意使用劑量較大的抗抑鬱劑,害怕轉躁,甚至認為不符合治療指南,筆者認為,指南應該首先遵循,但因循守舊,機械刻板按照指南看病,而或略了患者的痛苦感受,是要不得的。我們在治療過程中應該適時評估觀察,細緻果斷是可以避免躁狂發作,可以在萌芽期就控制躁狂的進一步發生。

5)雙相障礙共病其他精神疾病,常見共病形式是焦慮障礙和強迫症,臨床比較常見共病強迫症,很多醫生感到頭疼,不知怎麼治療,患者因得不到有效的抗強迫治療,也很痛苦,其實治療思路等同於難治性的雙相,如使用丙戊酸鈉足量(1500-2000毫克/天)的基礎上,可以使用比較高劑量的氟伏沙明(150毫克/天,或者氟西汀40毫克/天),但需要仔細觀察轉躁跡象,隨時調整藥物分配。

以上治療建議只是個人經驗,基本遵循了雙相障礙的治療指南和國際最新的循證證據,有不妥之處還望醫生朋友批評,畢竟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一切為了患者!(待續文章:雙相不同分型的識別)

歡迎掃描個人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博士心理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我們該如何評價醫生的治療?

TAG:張博士心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