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寫作中的思想能力

寫作中的思想能力

發表於《中學語文》20179月上旬刊

我們從寫作的角度來認識思想行為,這既區別于思想家的思想也不同於生活中隨意的想法,我們希望用思想家的思想來認識現實生活現象。

什麼是思想?簡單地說,思想就是矛盾。思想包括人性、矛盾、境界三個要素。第一,只有人類才有思想;第二,思想是矛盾的;第三,思想講究境界。

什麼是人性?人性是人區別於人之外的其他存在物的本質屬性。人性,包括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包括真善美與假惡丑。自然性是本能,是與生俱來的,是不可能根除的;社會性是養成的,是後天文明,是人類永遠的追求。文明與野蠻永遠是人性的雙重性。沒有人性就沒有思想,思想就是人性。

什麼是矛盾?矛盾是事物對立統一的屬性。矛盾是世界萬物的共同屬性。沒有矛盾就沒有思想,思想就是矛盾。

就像我們欽佩大海的強悍博大,是因為人類自身始終擺脫不了怯懦,超越不了渺小;我們敬重大海的博大深邃,是因為人類自身始終沖不破狹隘,走不出淺薄;我們崇拜大海的豐富深刻,是因為人類始終不滿足自身的貧乏膚淺;我們景仰大海的開闊胸襟,是因為人類始終超越不了私慾的困擾;我們懷想天空是因為人類希望擺脫人性的混沌、狹隘與膚淺,所以會感動於天空的明凈、遼闊與深邃。

什麼是境界?境界是現實生活在人心理上形成的審美效應。既然世界因人的存在而有了思想,既然世界是由矛盾構成的,那麼所有的思想狀態都是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形態,我們把各種不同的形態在人心理上的不同審美效果叫做不同的境界。這就是說,思考的結果就是一種境界。而思考者總是希望自己的思考能達到更高的境界。沒有境界就沒有思想,思想就是境界。

或者說,境界就是文章的綜合審美效果。我們把文章在讀者心中的審美表現分成三類:最差的是讀完以後讀者會有種「我也能寫出來」的感覺,甚至會說「我會比你寫得更好」;還有種感覺是「作者真行」,「但我不服」;而好文章應該是讀完以後無話可說,只有頂禮仰止。這三種不同的境界我們可以概括為:感性境界、理性境界和超理性境界。

感性境界側重於事物自然屬性的描述分析,以描述既帶有普遍意義而又有典型性的事物現象為主。理性境界則是從事物的自然屬性中見出其社會內涵,給讀者以某種生活的啟發。超理性境界是把事物的自然屬性和人文屬性融為一體,以自然的生動真實展示人文的深層內涵。

如果說哲學的誕生是人類對思想追求的必然,那麼邏輯學的創立則是人類追求思維的成果。認識規律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永恆追求。思維的規律源於自然規律,是自然規律在人頭腦中的理性反映,同時思維規律又受到社會規律的制約,表現為社會對人性的主觀規範。人類思維主要包括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這兩種形式。

觀察生活往往以形象思維為主,先從現實存在著的現象獲取第一印象,進而做具體的局部觀察,論證調整第一印象,從而獲得更全面、更準確、更深刻的感受,即:觀察生活(印象、細節、感受)——從人性出發,觀察生活,發現矛盾。

思考生活往往以抽象思維為主,先從生活中選取一個話題,然後從不同的層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分析話題的各種可能性、必然性及其可能導致或必然導致的後果,最終得出一個客觀的論斷。即:思考生活(話題、闡述、結論)——以矛盾為核心,揭示生活、人性的矛盾。

印象、細節、感受,話題、闡述、結論,是思維構成的一般形態。這種思維規律可以理解為思維細胞單元。我們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不可能超出這個規律,而且提煉生活、表現生活也是如此。

表現生活就是這種客觀現象與主觀感受的融合,就是把作者的主觀感受熔鑄在典型的生活細節中。其實我們的祖先早已把這種規律性概括為:起承轉合。其中,闡述或細節這部分,以揭示生活的矛盾性、人性的矛盾性為主。闡述,一般要闡述矛盾的兩個方面,最好寫出矛盾的轉化,這樣就能使得被闡述的內容更加豐富和深刻。細節,包括記敘性細節和描寫性細節。記敘性細節一般要在事件的發展中,表現事件發展演變中量的積累與質的變化;描寫性細節一般要表現出事物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以及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融合。

人類之所以是一類,就是因為思維規律的同一性,而其思想觀念永遠都不可能絕對統一。不同種族、不同時代、不同觀念的人都可以交流,就是因為思維的同一性。雖然思想不同、觀點各異,但只要思維相同,還是可以溝通的,只是各取所需而已。

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與起承轉合可分別對應如下:

形象思維:

印象——起

細節——承、轉

感受——合

抽象思維:

話題——起

闡述——承、轉

結論——合

思維著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托爾斯泰說過:思想,就是推動自己和全人類的生活的力量。而「推動自己」是首要的,寫作,從根本上講,就是思想的孕育和表達。文章是寫給讀者看的,如果無法呈現給讀者有價值的思想,那麼這種文章是沒有存在的必要的。古人強調「論事敘事,皆以窮盡事理為先」,即要從素材中開掘出深刻的哲理、啟示來。目前學生作文多重情感而輕理性、重文辭而輕立意、患有精神缺鈣症,思想貧乏成為高考作文的常見病,不少考場作文儘管語言華美、講究方法和技巧,但內容蒼白。對一篇文章而言,可貴之處就在於有作者的思想蘊藉其中,思想就是文章的靈魂。作者要注重在文章中揭示出最能對讀者有教育意義、給讀者啟發和深思的思想。

寫作中的思想能力

1深厚的人文素養和深切的人文關懷

人類文明的歷史就是尋求人自身存在價值的歷史。一篇好文章應該是對生命存在本質的獨特發現和個體生命的獨特體驗。我們處在一個飛速變化的時代,古人所謂的「精騖八極,心游萬仞」這種純粹的精神浪漫已經被工業信息時代的機械的力量所代替。對生命的思考,對靈魂的拷問,對生活的體悟,對幸福、正義、良心等的思考,就顯得尤為重要,恰恰這些方面也最能彰顯作者的思想品質。

1)思想多元,人類共識

人類共識是個抽象概念,是人類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交往中,在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中,逐漸形成的共同價值取向,最後以規範化的形式表述出來。人類共識來源於人類的共性,形成於諸多民族的共同參與之中,只是不同民族、國家對人類共識的形成參與的早晚、貢獻的大小不同而已。人類社會文化發展的歷史,也提供了大量的可以證明共同價值存在的例子,比如,不同人類群體在道德信條和實踐上有著跨文化的共通性和相似性,即使從來沒有發生過文化接觸的不相鄰地區,也有某種相似的準則。

★關於人道:四海一家,每個人都跟我一樣是人類的兄弟。因為如此,所以無法坐視擁有同樣血肉的人類兄弟同胞活在痛苦、不幸、不公不義之下。

★關於人本:以人為目的,而不以人為手段。

★關於平等:人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平等與自由,都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自然權利。只要是人,不分種族、膚色、國家、民族、貧富、性別、宗教,大家都享有同樣身為人的尊嚴。

★關於尊重:每個人都有跟我一樣的尊嚴,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亦勿施於人。追求自由時須以不侵犯他人為界限。

★關於法治:人民為國家的真正主人,此為民主的基本定義,執政者必須以大家所公認的法律為標準來管理國家,而不能以個人好惡隨意變更標準、從而使國家的主人——人民感到無所適從。

★關於多元:每個人、每個族群、每種觀點、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獨有的特質,也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因此沒有誰比誰更正確或更高一等。即使目前某一方居於主流,也應尊重包容其他不同的存在和聲音。即使不同意對方的意見,也應該捍衛對方充分表達意見的自由。

2)終極關懷,敬畏生命

人,作為自然存在物,是有限的,必然面臨生死問題。但是,跟其他物種不同的是,只有人才有思想,才會思考生死存亡這一根本問題;也只有人才會給予人生種種實踐以終極性的價值和意義根據,以求克服生與死的尖銳衝突。終極關懷正是源於人的存在的有限性而又企盼無限的超越性本質,它是人類超越有限、追求無限以達到永恆的一種精神渴望,對生命本源和死亡價值的探索構成人生的終極性思考,這是人類作為萬物之靈長的哲學智慧;尋求人類精神生活的最高寄託以化解生存和死亡尖銳對立的緊張狀態,這是人的超越性的價值追求。只有終極關懷才能化解生存和死亡、有限和無限的緊張對立,才能克服對於生死的困惑與焦慮。終極關懷是人類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徑。

只有我們擁有對生命的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它的無限生機,我們才會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高貴與美麗。有時候,我們敬畏生命,也是為了更愛人類自己,豐子愷曾勸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腳去踩螞蟻,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殘害螞蟻,他認為自己那樣做不僅僅出於憐憫之心,更是怕小孩子那一點點殘忍心以後會擴大開來,以致駕著飛機裝著炸彈去轟炸無辜的平民。地上搬家的小螞蟻,春天枝頭鳴唱的鳥兒,高原雪山腳下奔跑的羚羊,大海里戲水的鯨魚,等等,無不豐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蘊,我們也才會時時處處在體驗中獲得「鳶飛魚躍,道無不在」的生命的頓悟與喜悅。

2寫作應該呈現中學生的獨立思想

1)關注生活,見微知著

把來自生活的鮮活體驗和獨到的思想相融合,這正是近年來許多優秀的高考作文的共同點。那些遠離生活、或裝腔作勢或無病呻吟的文章難免膚淺雷同、枯燥乏味。

小事不小,是因為它嘗嘗蘊含哲理。一些學生害怕遇到哲理性的作文題,就是因為平時忽視了很多含有哲理的小事。

有些生活現象的背後有著某種規律,如果作文不是滿足於對現象的客觀描述,而是加以歸納概括,思想就能更上一層樓。

有些事雖小,卻值得細究;有些事雖司空見慣,卻有著鮮為人知的一面。所謂思想,就是抵達了事物深處的認識。

因此,同學們要注重歸納瑣屑零散的生活現象,從中發現它們的異中之同,恰如其分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視野,就能寫出感性和理性相交融的文章。

2)開闊視野,積學累寶

文章要大氣,有高遠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識。有了才識,就具備了發展創新的意識和氣量,就從思想上有了把握全局和選擇目標的能力;有了才識,就可能形成獨立的見解,就有了超越平庸的氣概和膽略;有了才識,就有了創造的自信和能力,面對機遇和挑戰,就會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才識,是高考作文的制高點,它決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有些文章思想不深刻的主要原因是囿於自我的狹小天地,只停留在記錄自己的見聞感受、喜怒哀樂、榮辱得失上,故而文章流於平淡、流於小氣。

★深厚的思想從閱讀中來,廣泛的閱讀是形成深厚思想的源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要想積澱深厚的思想就必須從閱讀開始。廣覽世界優秀作品,逐步積累起一個博大的資源庫。

★深厚的思想從生活中來,閱讀是理性的,面對現實生活卻是感性的,生活如此廣闊,時時處處都能給我們以思想的啟迪,我們要特別注意從生活中積澱思想。

★深厚的思想從反思中來,閱讀書籍,感知生活,搜集到的只是思想的原材料,要想成為自己獨特的思想,還需要進行行之有效的反思。反思的過程是過濾思想的過程,也是積澱思想的過程。

★深厚的思想從寫作中來,積澱思想的目的是要把它通過語言表達顯示出來,深厚的思想只有在不斷的寫作中才能逐漸成熟。

當思想積澱達到了一定的厚度,這就有力地打造了作文成功的一個支點,獨到的思想就可以在筆下縱橫馳騁,爆發出震人心魄的力量。

3)思想深邃,有章可循

★作文立意彰顯思想的美

拿到一個作文題,同學們都會產生豐富的聯想:或是人或是事,或是課本里的人物事情或是生活中的人物事情,或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但這些聯想獲得的只是粗糙的材料,如果不能感悟出其中包含的意義,就不可能寫出優秀的作文。因此,當我們想起與題目相關的事情或片段情景時,需要思索:裡面有什麼意義,能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對意義的感悟和追尋,是構思立意的基礎。要思考作文的立意是否獨特而有深度,避免人云亦云,避免思想的幼稚,要盡量挖掘有深度的思想內涵。

關注時代,關注社會熱點,多讀時文時評,多方搜集信息,多側面多角度了解新聞事件,善於從社會現象中體察人生,在放鬆精神的同時思考一些課堂學習之外的事情,在思考過程中澄清自己的靈魂,對人生對社會形成自己的看法,力爭在文章中表現出卓爾不凡的思想。寫作要善於以小見大,社會熱點不是空談大道理,不是調子一味拔高,要就小的方面見深刻的道理,能見微知著才是深刻的文章。

★材料和思想要緊密膠合

在材料的運用上,不少同學存在以擺問題代替分析問題的做法,缺少對材料的分析和評論,材料在文章中只是孤立的存在,成為多餘的羅列。正確的做法是,要在材料的敘寫中滲透自己的感悟,要瞻前顧後,在材料之前和之後加上與主旨關聯緊密的感悟語句或點評文字,讓思想和材料有機融合在一起。只有用思想串聯起相關的材料、讓材料洋溢著理性的光輝,文章才會有深度。

★語言跟著思想走才會文采飛揚

語言的美首先依賴思想的美。有文採的語言必須是體現思想內核的,體現思想內核的語言才會富有表現力。腹有詩書氣自華,厚實的文化底蘊可以使文章洋溢著濃郁的文化氣息,表現出對歷史對文化的感悟和思考,文章也就大氣。

★在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處點亮思想的光芒

不少同學喜歡用「題記」,如果題記與中心意義風牛馬不相及,題記就成了多餘。不少同學喜歡在文章中寫景,如果寫景不是為了表現主題服務的,寫景便成了擺設。還有一些同學喜歡堆砌一些華麗的辭藻和優美的詞句,用大段空洞的排比造勢,這樣的文章去掉那些浮誇的內容後,真正有思想的東西很少。無論運用哪種表達方式,都不能脫離「意義」而存在,都要表現思想性,要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突出自己的思想,文章的主旨應該在比較明顯的位置表現出來,在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處突出中心語、關鍵詞,讓文章處處指向主題,也便於把道理說透。

★真善美應該成為思想的主流

不斷超越,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價值、情感;把現實生活融入文章中,不僅僅就事論事,盡量用世界的、長遠的、人生的目光去審視生活、生命和人生。重視寫「自我感受」,表現真善美的思想感情,而且發自內心來自肺腑,而不是矯揉造作;要符合生活進步、揚善懲惡,表達對社會和民族的良好祝願,對自己和別人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要使人的心靈受到美的陶冶,給人以美的享受。求真、求誠,感情充沛,格調高雅,展現個體生命對生活對社會的獨到見解。寫作是有感而發的,是心靈的自然流露。要寫我們熟悉的事情,表現自己熟悉的觀點和情感,用心體驗周圍的人和事,以自己特有的目光來看周圍的變化,沉下心來思考,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會有深度。

★讓思想凝聚思辨的色彩

中學生面對複雜的現實社會,受主觀感情的支配,很容易產生片面、誇大、過激的思想情緒,暴露出自己思想的幼稚。我們應該具有責任意識與時代意識,不為世俗和表象所迷惑,弘揚社會正義與良知。寫作要審視現實,關注時代,尊重事實、獨立思考、理性分析、邏輯表達,表現自己對時代對社會的思考,讓文章洋溢著時代氣息和理性光輝,如此,文章就會有思想的深度。

寫作,是一種藝術表達。藝術的材料是語言,藝術的構架是思維,藝術的內核是思想:這是寫作藝術的三要素。

什麼是藝術?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就是藝術。藝術涉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這是寫作藝術的內容。

藝術是人性的藝術,沒有人性就沒有藝術;藝術是矛盾的,沒有矛盾就沒有藝術;藝術是人性矛盾性在自然、社會以及人類思想中的某種反映;藝術就是境界,沒有境界就沒有藝術:這是寫作藝術的本質。

寫作藝術就是語言、思維、思想營造的某種境界。境界包括思想、思維、語言三個方面。

思想境界要把握的是具體與抽象的矛盾關係:思想不能脫離具體的生活實際,也不能照搬生活而沒有超越,應該把現實生活上升為普遍性的抽象理論。思想境界按照不同的三維性質分為個體與群體、生活與文化、歷史與現實三個不同的範疇。

思維境界要把握的是感性與理性的矛盾關係:沒有感性的生活,就沒有理性的觀念;而不能上升為理性觀念的感性生活,就不可能成為對人有深刻啟迪的藝術創造。思維境界按照發生、發展、演化的過程分為初始境界、開拓境界、出神入化境界。

語言境界要把握的是明確與含蓄的矛盾關係:明確,是交流的必要因素,但絕不是充分因素;人類的交流不只是一種溝通需求,也是一種審美需求。審美需求存在於人類社會的每一個方面。

自然境界(初始境界),簡稱初境,不可能是創作境界,法國十九世紀的自然主義也不是停留在自然境界的,因為自然境界是一種缺少人性意識參與的境界。

理性境界(開拓境界),簡稱拓境,也不是創作境界,把文學藝術當做達到某種功利目的的工具是不可能產生藝術的。這不是因為沒有人性的參與,但這種境界里參與的人性意識是代表個別的、私我的、最多不過是某個特定信仰的,而不是普遍的、人類的,更不可能是超人類的。

超理性境界(出神入化境界),簡稱化境,這才是真正的創作境界。這是創作靈感誕生的必不可少的氛圍。雖然並不是所有的寫作者的人格境界都是超理性的,更不能說只有人格境界達到了這種超理性境界,才能從事創作。但在創作的時候,創作者的思想情感卻必須進入這種境界,這也許就是很多作家喜歡在夜深人靜時寫作的原因吧。有些作家在從事大部頭作品的創作時甚至把自己封閉在某種特定的氛圍中,以期進入那種超越一切的境界。

雖然我們並不能要求所有人進入這種境界,更不能希望所有的學生都進入這種境界,但至少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進入理性境界,而且必須引導學生追求這樣的境界,因為只有超越了感性的境界,才是智慧的境界,至少應該讓學生在面對善惡、是非、美醜的時候能有正確的抉擇,在面對生活、學習的時候能有更全面、更深刻、更有效的認識方法,而且也必須明確人類追求的最高境界——超理性境界。感性不是個性,理性也不是個性,個性化的東西應該是超越理性的;感性只是自然境界,理性屬於功利境界,超越理性才能上升為道德境界乃至天地境界。境界,就是藝術。

【作者簡介】崔俊傑,煙台市十大優秀讀書人物,煙台市家庭教育教研員、優秀班主任;山東省高考作文閱卷教師,山東省高考語文優秀閱卷教師;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師》雜誌社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國特級教師專家團成員;中國文章學研究會導讀導寫研究中心研究員、理事;中國邏輯學會邏輯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中華教育改進社成員。近年發表作文寫作指導論文百餘篇,2014年編著出版《名師解讀山東省高考作文》(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敩民書院 的精彩文章:

鄭克魯:生命就是你給世界留下什麼
諶洪果:時代是大寫的人

TAG:敩民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