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狂歡是臆想,孤獨才是人生

狂歡是臆想,孤獨才是人生

「 狂歡之後 孤獨至死 」

終究繞不開一個人的生活,彷彿是鐘擺上的周期,定時定點就要品嘗孤獨的滋味,那種難以言喻的感覺,就像是深夜裡一個人抽著寂寞續的煙,等煙蒂成灰,飛向不知名的遠方。

有人說,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夜夜笙歌,留戀在燈紅酒綠的暗室里,隨著金屬樂器的碰撞和擊打跳最狂野的舞蹈,喝最濃烈的酒,最終流落街頭。一個人買醉,一個人宿醉,一個人在夢裡破碎,一個人等天明時自面憔悴。

詞人林夕曾說過:「孤獨,不等同於寂寞,它是一種常態,是一種難以企及的境界,愈是年長,愈是期盼孤獨,孤獨是一個人最大的狂歡和幸福。」

因緣巧合之下,得以一見林夕先生真容,他儒雅的談吐,溫柔的回答,好似是來自過去的文人騷客。他說,不喜歡兩個人以上的約會,或者說是一些不必要的公眾場合,因為這會暴露出很多人的虛偽,他就是那樣不喜歡。

當然,治癒孤獨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尋找另外一個孤獨的人,湊成一對,或者湊合著過這不長不短的人生;或者在午夜時分,肆無忌憚地縱慾,尋求那種器官上的刺激和歡愉;又或是隨時光遠飛,以孤獨作詞,哼著自由自在的曲調,唱塵世間一人獨孤的歌。

生前尋尋覓覓,避免一人孤獨終老。後來得知,我不是一個人孤獨:

活像個孤獨患者 自我拉扯

外向的孤獨患者 需要認可

小寒作詞,方大同作曲的《孤獨患者》,陳奕迅的演唱,唱盡了患者們的心聲和難過,看破紅塵的殘酷,笑著飲下一杯杯孤獨釀成的陳年老酒,是一個人的狂歡。

聽聞,世界上有一條頻率只有52hz的鯨,它沒有一個同伴,就那樣在深邃的大海中來去無蹤,它叫做Alice,世上還有無數個跟Alice一樣的孤獨患者,不過它最終被人類所發現,為了讓它不再以為孤獨是常態,人們竭力去尋找另一條頻率相當的鯨魚。

「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會最終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一個名字——鯨落(Whale Fall)。一座鯨魚的屍體可以供養整套生命系統長達百年,這是它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Alice逃不開命運的輪轉,我們也如此。

狂歡是抵制孤獨的興奮劑,到藥效過了之後,我們才驚覺:原來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

TC / 撰稿丨

TC / 編輯丨

孤獨患者 / 音樂丨

網路 / 配圖丨

IOS讚賞專用圖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紀霏嫣 的精彩文章:

曾經我也是個「頭號玩家」

TAG:紀霏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