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哪類「普洱茶」會有害健康?

哪類「普洱茶」會有害健康?

哪類「普洱茶」會有害健康?

文/高發倡

為了澄清普洱茶外延所含蓋的範圍,其中哪類茶無害健康的?哪類茶會有害健康的?以良知和責任心撰發此文。

本來,歷史上的傳統普洱茶內涵和外延,並非現今誤解的概念。先前的普洱茶,包括生曬或生晾乾燥的傳統生茶和炒青晒乾或晾乾的傳統熟茶兩類,這在清思茅廳下發給倚邦土司催繳貢茶的《札文》內有「生、熟茶芽和頭水細嫩官茶辦有成數,就運倚邦交倉」之鐵證性記載。其中,生曬茶和生晾茶都不經高溫鍋炒殺青,鮮葉萎晾後先揉制或稍曬後再揉制,爾後及時晒乾或晾乾,包括白茶、曬紅茶和曬青生茶。它門都及時乾燥,製作過程幾乎不會有霉變現象。高溫鍋炒的炒青晒乾或晾乾的傳統熟茶,都要求及時乾燥,不允許霉變。即使低溫輕炒後捂酵的曬紅茶,也要求及時乾燥,根本不是茶業「專家」推崇的民國佛海茶廠等茶商所記錄那般捂幾天直到乾燥,以致難免霉變。坐商或行商收購、販運、銷售都乾燥運作,並不是「專家」所歪曲的所謂「濕水」或「潮水」以後再運輸,以使之「發酵」那般亂來;消費者購買消費與保留過程里,多數也是新茶現喝,偶爾會長時遺留,也是要求乾燥存放,潮濕片區出現受潮霉變,就丟棄不再泡飲。這在清代記載當年普洱茶滋味和氣味的史籍言語中都很明顯,都是新鮮感或鮮活感的乾燥新茶或陳茶,沒絲毫霉變過的痕迹。它們既然都不曾「濕水」和「潮水」,也不曾霉變,一有霉變就丟棄不用,哪會含黃曲霉素?!只要合理飲用,都是無害健康的。

如今,其中的紅茶,分為烘乾的和晒乾的。前者有嚴格的保質期,後者無須要求嚴格的保質期,只要不超65%濕度乾燥妥善保存,也可長期存放以致陳化後飲用。其中的生晾茶,分化為白茶。而真正的傳統的曬青生茶,很少有人製作。盛行於該茶市場的,多為高溫鍋炒殺青以後經揉制再晒乾或晾乾的歷史性傳統炒青熟茶,即今所誤稱的所謂「生茶」或「生普」,它們也是普洱茶家族的主流祖先。這類茶,只要初制乾燥及時,複製乾燥也及時,販運與保留期間所受濕度不超65%,即使偶爾達到70%,連續時間不超7天,也不致霉變。因而在一定年限內,濕度不超65%前提下,可長時間保留以致陳化後再飲用。它們不會有黃曲霉素,合理飲用不會有害健康。若將這類散茶緊壓成餅或團,需短時期內將茶餅或茶團乾燥。這些茶餅經潮濕筍皮包裝成茶筒以後,也必須短期及時乾燥。這樣的緊茶,也能在濕度不超65%環境里長期保存,以使之陳化以後再飲用,不會有黃曲霉素,合理飲用不會有害健康。但切不可像「專家」所宣揚的那樣,將散茶「濕水後上馬背運輸」六至十二天,緊壓成餅或團以後,以及潮濕筍皮包裝成筒以後,也不及時乾燥就潮濕運輸。保留更不可在濕度超過65%(尤其超70%)濕倉里長期儲存。

另外,普洱炒青晒乾毛茶的殺青,必須高溫鍋炒成梗和葉都是黃綠色,梗不發紅,茶湯和渣不帶生味。這樣的茶即使發霉,也是白黴而不是黃霉。除生曬茶、生晾茶、曬紅茶以外,殺青半熟者,包括帶有老梗及老把頭的炒青晒乾或適溫烘乾及晾乾新茶,只要避免受潮,也可杜絕霉變。

可是,專家們卻為了兼顧苦澀味偏重的「普洱茶」,盲目推崇和遵循民國佛海茶廠某些商家不規範的制茶法及其記錄,並為之編造「濕水茶馬背運輸」的謊言,仿效製作人工濕水渥堆的所謂「發酵熟茶」,並將其大肆宣揚和推銷。殊不知,凡是泡出茶渣呈碳黑色者都是徹頭徹尾的霉變茶,而其「熟茶」沖泡出的茶渣多數都呈碳黑色,因而多為霉變茶。其中難免就有黃霉,尤其那些低溫炒茶而其梗顯紅色,新茶湯和茶渣帶生味的毛茶,受潮就易生黃霉。這類茶都不是正常的普洱茶。而且,「專家」們還大肆宣揚:那些最具新鮮感,因而絲毫不會有黃曲霉素,最衛生、最不會有害健康的新散茶和新緊茶都不屬普洱茶。只有陳化茶和他們熱衷製作、推崇、推銷的人工濕水渥堆「發酵」的所謂「熟茶」才算普洱茶,才宜大量飲用。可是,恰巧這些茶里,霉變茶甚至黃霉茶所佔比例會最高。所以,普茶「專家」不該只顧責怪別人,不該再執迷不悟,理應警醒自我頭腦才是明智之舉。

因此,對於普洱茶是否帶黃曲霉素問題,若按「專家」所定概念而言,該問題是無法完全否定的!但按歷史傳統普洱茶的內涵和外延這概念而論,此類問題僅涉及部分存壞霉變茶。只要泡出茶渣幾乎無碳黑色就斷可完全避免。

2017年9月22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小陳說茶——常喝鐵觀音有哪些好處?
春喝綠茶正當時,益處多到你不敢相信!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