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經典詩詞,那帶著酒香的離愁,哪首令你沉醉?
翻閱中國詩歌史的各個篇章,隨時都能聞到撲鼻的酒香,凡聞名遐邇的好酒,都留在了詩人的作品裡,而那些帶著酒香的詩歌,更是感人至深,被人們傳頌至今。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思念小別的丈夫而作的《醉花陰》,借黃昏時東籬把酒、賞菊吟詩的生活片斷,生動地塑造了—位不堪忍受離別之苦的少婦形象。這首詞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趙明誠分別之後所寫,它通過悲秋傷別來抒寫詞人的寂寞與相思情懷。
醉花陰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柳永的《雨霖鈴》細膩刻畫了情人離別的場景,抒發離情別緒,將情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凄婉動人,淋漓盡致。堪稱抒寫別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婉約詞的代表作。其中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一句更是成為了千古名句。
雨霖鈴
北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在離別之苦中,最痛苦的莫過於生死之別。蘇武出使匈奴被拘留19年,在復歸漢室之際,曾同朝為臣的李陵相別贈詩。兩人昔日情若手足,今日分手,形同死別,除了飲幾盞濃酒,灑幾行熱淚,又能說些什麼呢?
別詩
西漢*李陵
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
臨何濯長嬰,念子悵悠悠。
遠望北風至,對酒不能酬。
行人懷往路,何以慰我愁。
獨有盈觴淚,與子結綢繆。
在戰亂年代,李彌遜的《菩薩蠻》表現出了僥倖生還者既喜且驚的特殊心態。妻子此去,訊息難盼,生死未卜,詞人內心的痛苦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可想而知。詞由實寫到虛,由近寫到遠,由己寫到人,從別前寫到別時、別後,層層渲染,步步深透,寫情臻於極致。
菩薩蠻
宋*李彌遜
江城風火連三月,不堪對酒長亭別。
休作斷腸聲,老來無淚傾。
風高帆影疾,且送舟痕碧。
錦字幾時來?熏風無雁回。
陸遊感人肺腑的《釵頭鳳》記述了詞人與唐婉被迫分開後,在禹跡寺南沈園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達了他們眷戀之深和相思之切,抒發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難以言狀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別開生面、催人淚下的作品。
釵頭鳳
南宋*陸遊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官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在詠酒詩中,遊子情結這一深沉凄婉的詠嘆調也一再出現,范仲淹的《蘇慕遮》就寫出了對故鄉親朋的深深眷戀。此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絢麗多彩的筆墨,勾勒出一幅清曠遼遠的秋景圖,抒寫了夜不能寐、高樓獨倚、借酒澆愁、懷念家園的深情。
蘇慕遮
北宋*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香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被譽為「七律之冠」的杜甫《登高》詩則更使人百感交集,憂端叢生。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末聯寫白髮日多,因病斷酒,映襯時世艱難。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鬃,潦倒新停濁酒杯。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所描寫的是一種最有普遍性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摯的惜別之情,這就使它適合於絕大多數離筵別席演唱。表達了深厚強烈的依依惜別之情,真是千言萬語。一時間無從說起,便把它統統溶化到這杯酒中。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李白的名作《金陵酒肆離別》是詩人即將離開金陵東遊揚州時留贈友人的一首話別詩,篇幅雖短,卻情意深長。全詩熱情洋溢,反映了李白與金陵友人的深厚友誼及其豪放性格;寫出了離別者自身的愁苦感覺,借酒沖淡濃郁的離情別緒,借酒表達對友人真情厚意的感激。
金陵酒肆離別
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白居易以《何處難忘酒》為題寫離別,情真意切,在詩中,酒是友誼的象徵,表達了依依惜別之情。
何處難忘酒
唐*白居易
何處難忘酒,天涯話舊情。
青雲俱不達,白髮遞相驚。
二十年前別,三千里外行。
此時無一盞,何以敘平生。
何處難忘酒,青門送別多。
斂襟收涕淚,簇馬聽笙歌。
煙柳灞橋岸,風塵長樂坡。
此時無一盞,爭奈去留何。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古人的身高靠譜嗎,古代的一尺是否等於0.333米?
※十三首詩詞致青春,喚醒年少時的意氣風發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