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印度造飛機三十年磨一劍,歐洲一款飛機比三十多一年
收聽節目請點擊下方音頻:
話說,西歐的一幫子,在美國的努力參合下,戰後開始往一體化走,而在1970年空中客車項目聽過難關,A300,A310,A320等一系列客機項目幫助空中客車頂過了初期的難關,成功在民用航空市場分得了一杯羹。老歐洲們開始想了,是不是在軍用航空領域折騰折騰,搞出點花樣出來,之前折騰了好久的狂風,颱風兩個項目我們就不多說了哈,咱們就說說從82年開始研發,到13年才交付的搞了31年的A400m運輸機項目。
話說當年,蘇聯中型戰術運輸機那是層出不窮,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的洛克希德 C-130 一直是西方空軍的標準中型戰術運輸機。儘管在噴氣時代渦槳發動機似乎過時了,美國空軍也曾想設計新的噴氣式運輸機,在 70 年代差點從波音 YC-14 和麥道 YC-15 中挑一個投產,但最終 C-130 依然紅旗不倒,甚至在 21 世紀得今天以 C-130J 的新面目在西方空軍里換裝已經老邁的同宗老前輩,這在世界航空史也就兔子家的運9能跟他有的一拼了,中美兩家對四發渦槳運輸機的深沉的愛啊。。。。
這空中客車野心勃勃一直想著搞軍用市場,空客的成員公司之一法國航宇公司曾在 60 年代和德國合作研製過 C-160運輸機,可惜這種雙發小運輸機不大點,主要使用國家也是法德空軍,也就土耳其和印尼追新潮買過點。空客曾將 A310 改裝成軍標運輸機,但這畢竟還只是披上狼皮的羊,算不上半個軍用運輸機,於是老歐洲的這幫子可是不甘心啊,所以就從1982年,空客的成員公司中的法國宇航、英國宇航、德國 MBB,基本上就是三個最主要的公司,開始琢磨軍用運輸機的事。
請大家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幫忙點擊一下廣告,謝謝大家
開始時,這是以未來國際軍用飛機的名義提出的,連洛克希德也在裡面,試圖走歐美合作發展的道路。但是你想想啊,這攤子有美國人,特別是洛克希德這種反賊在裡面折騰,能有你的好嗎?不吃瓜落就不錯了。所以這個未來國際軍用飛機項目的進展比蝸牛還緩慢。
1989 年,洛克希德分出去單幹,獨立研製 C-130J,估計是洛克希德確認這幫子貨不會威脅自己的生意了。與此同時,義大利的阿萊尼亞航空和西班牙 CASA改變主意打算參合進來,項目開始重新整頓,變成歐洲未來大型飛機集團項目,縮寫就是歐洲flag。而項目的核心就是研發一架四發噴氣運輸機,外觀像一架縮小的 C-17。但是事情在不斷的發展,名字裡面就立著FLAG的歐洲未來大型飛機項目就一步一步縮水,最後演變成一架和 C-130J 十分相像的四發渦槳運輸機。具體要求如下,常規氣動布局,採用4台渦槳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110噸,最大載重量25噸,可在915米長的簡易跑道上起降,航程4600公里,巡航速度740~830公里/時,貨艙高3.6米,容積比C-130大60%以上,能載運除主戰坦克以外絕大部分陸軍武器裝備,如武裝直升機、步兵戰車、地空導彈發射車等,並能在各種高度上進行全天候空投、空降,項目代號,未來大型飛機FLA。可以說是非常符合歐洲各國需求的下一代運輸機,反正沒有戰略運輸需求,能飛差不多遠,能裝還要便宜好維護,技術可靠穩定才是關鍵啊。之後攤子鋪的愈來越大,人來得越來越多。


TAG:宋瑋觀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