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姓氏故事】「黃」姓

【姓氏故事】「黃」姓

歷史來源

黃姓是現今中國大陸第七大姓氏、台灣島第三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

「黃」源出

黃姓源出有五:1、出自贏姓,為陸終的後裔。相傳伯益為部落首領的時候,顓頊的曾孫陸終的後人於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了黃國,公元前648年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這一支黃氏,後成了黃氏族人的主要來源,史稱黃氏正宗。均為河南黃氏。

2、出自贏姓,為金天氏少昊裔孫台駘的後代。台駘在顓頊時受封於汾川,其裔孫在春秋時曾建立沈、姒、蓐、黃諸國,後黃國被晉國所滅,其後亦以國名為氏。這支贏姓黃氏,主要集中分布在今山西一帶,是為山西黃氏。

3、賜姓為黃氏。相傳十三世石公因佐周有功,被賜為黃姓,後因散亂,復聚入武昌江夏,其子孫以黃為氏。

4、他姓改為黃姓。上古時候,黃、王同音,故有的王姓改為黃姓;還有其他原因改姓黃的:如陸姓改黃姓,巫姓、吳姓、金姓改黃姓等等。

5、出自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姓氏。武陵溪人、峒人和壯族等少數民族中,都有黃姓。他們都是戰國時期,南下加入到江南「蠻族」地區的黃國遺民的後代。

遷徙分布

黃姓最早的發源地在今河南省潢川縣西部一帶。據史料記載,黃國被楚所滅之後,黃姓族人散居各處。其中有一支遷到今江陵、荊州,形成秦時著名的江陵黃氏;有一支遷到江夏安陸(今湖北雲夢縣東南),成為漢代著名的江夏黃氏。總之,秦漢之時,黃姓已稱盛於長江中游以及河南、安徽等地。黃姓大舉南遷始於西晉末年,到了宋代,黃氏已經遍及全國,但以南方的分布最為廣泛。

家族名人

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宋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工詩,為江西詩派的開創人,並擅行、草書。著有山谷內集、外集、別集、詞等。

黃道婆:(1245~1330年)元朝時擅於紡織技術的女工藝家。促成棉紡織業的進步,使元明以後的松江細布聞名於四方。紡織業者遂立祠祭之,以感其功。亦稱為黃婆。

黃興:(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漢族,原名軫,改名興,字克強,一字廑午,號慶午、競武。近代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的創建者之一。

黃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字任之,別號抱一,江蘇省川沙縣(今屬上海市)人。他是我國近現代著名的愛國主義者、民主革命家、政治活動家。

公號ID : lishigushi

購書WeChat : lsgs20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姓氏故事】「齊」姓
【成語故事】九牛一毛

TAG: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