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宋的豬,為何在《水滸傳》里成了牛?

大宋的豬,為何在《水滸傳》里成了牛?

原標題:大宋的豬,為何在《水滸傳》里成了牛?



施耐庵筆下的北宋,與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成書時間相當,比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遲了大約五十年。不知寫作時,施耐庵有沒有查閱史書,武松也罷,魯智深也罷,進門對小二的吩咐差不多都是:「小二,五斤熟牛肉,篩四角酒來,有好吃的酒菜,儘管上來,須少不得你的銀子!」似乎熟牛肉才是那時的主菜。但事實並非如此。

宋朝人首愛是羊肉。有一天晚上,宋仁宗趙禎辦公遲了,餓了,想吃羊肉,但為了不開不正之風,吞著口水克己了,傳為美談。雖然太祖家法說的清楚,「飲食不貴異味,御廚止用羊肉」,不可以將那些譬如娃娃魚之類的稀罕之物帶到皇家食堂,但能讓仁宗如此相思的羊肉,一定還是大宋的高端菜品。皇家向來是時尚的T台,民間向來有學習皇家的各種精神的自覺性,那麼此時的民間,可以想見的是羊肉一定是屬於VIP級別人群的。蘇軾在惠州時,因為身份,買不到羊肉,只好買點羊脊骨回去,還說「骨間亦有微肉」。


牛肉呢?估計直到施耐庵先生寫作《水滸傳》時,依然不是菜品的主角,原因在於,牛是農耕社會的主要生產資料,《禮記?王制》說:「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在西漢嚴令殺牛,違反規定要被處以重罰,甚至償命。在沒有大規模人工飼養之前,牛肉絕對不可以成為餐桌主角。


那麼定是豬肉了?施先生為何寫作牛肉呢?我想原因或許在於,這時候的豬肉居然比牛羊肉貴。據明代萬曆年間的宛平縣長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萬曆五年牛肉1斤0.013兩紋銀,豬肉0.018兩紋銀;萬曆二十年豬肉漲到0.02兩,牛肉和羊肉1斤都只需要0.015兩。施先生以當代度前代,是以毫不猶豫地寫上「熟牛肉五斤」。然則,大宋的豬肉如何呢?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的市井圖,其中繪有許多家畜。據周寶珠先生統計共有95頭,我細數少三頭,具體為驢49頭,馬21匹,牛14頭,駱駝3頭,豬5頭。牛馬等交通運輸工具出現在街頭很正常,五頭矮腳肥豬大搖大擺逛於當時的國際大都市,應該不是張擇端的突發奇想,而是「二師兄」出現在街頭已是常事,自然而然地進入了畫家的視野。那麼可以說,在《上河圖》成畫的北宋熙寧年間,養豬已是普遍現象了,而事實上,北宋的養豬業應該自仁宗的爺爺太宗時始。

那一日,開封登聞鼓被市民牟暉敲響,事情棘手,府尹解決不了,搞到太宗面前。這件大事就是市民牟暉的家奴不慎丟失了肥豬一頭。太宗心說,豬都一個樣,我上哪給你找去啊?詔令有關部門撫恤他一千文大錢,可見當時豬的地位。雖然不抵硬通貨,但是要滿足帝都一百五十多萬市民對肉類的需求,方便飼養的豬才是主要肉源,養豬是關乎社會穩定的大事,是以才會有太宗審豬案這麼一曲。


養豬的事發軔於太祖時。太祖朝繼承了隋唐的「牛羊署」,設「司農寺」,所需豬由「牛羊司」飼養。宋廷養豬除了供應御膳房外,還有辟邪的作用。據說神宗一日在後苑鍛煉,見有養豬,因其氣味不爽,令罷養。一日禁中「忽獲妖人」,急欲豬血澆之,一時不能致,自此復養——這是北宋詩論《冷齋夜話》里的故事,或有小說意味,但也傳遞出一個信息,北宋宮中是養豬的。豬是大祭時三牲之一,尤其是祭天時,務必要有大豬。被選定的大豬,因此身價百倍,「祀天神必養大豕,目曰神牲。人見神牲則莫敢犯傷。」《上河圖》里的五頭大豬,莫非亦為「神牲」?要不氣場如何如此強大?



宮中如此,宮外呢?東坡貶到黃州時,大宋已經走過百餘年了,但豬肉卻是「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這是很奇怪的事。因為在真宗朝時,宰相生日,真宗皇帝曾賜給他100頭肥豬賜予宰相王旦。太宗、真宗朝的宰相張齊賢,特別愛吃豬肉,「每食數斤」。與蘇軾同時代的資政殿學士蒲宗孟,一天家裡要吃十頭豬。若是不解煮的話,賜豬、吃豬肉又如何談起?且在沒有豬飼料的時代,豬肉定是好吃的不行,只需要拿白水煮,就是香飄滿村了,何用「解煮」?那麼,蘇軾的話,難道是美食家對庸廚俗庖的輕視?


比蘇軾發配到黃州遲約半個世紀的《東京夢華錄》里,記載了關於豬的大量信息,這是可靠的。當時的開封,有著名的「殺豬巷」。每天,都有大量生豬從南熏門進城:「每日至晚,每群萬數,止數十人驅逐,無有亂行者」。大宋街頭的肉販子很多:「坊巷橋市,皆有肉案,列三五人操刀,生熟肉從便索喚,闊切,片批,細抹,頓刀之類。」瓠羹店門前「上掛成邊豬羊,相間三二十邊」。這時候,豬肉的做法已經十分完備,《東京夢華錄》里記載的做法,就有四十多種:旋炙豬皮肉、豬臟、肚肺、赤白腰子、荔枝腰子、燒臆子、酒炙肚胘、脆筋巴子等等等等,做法遠比今日豐富。

行筆到深夜,我已經聞到了發自一千多年前東京巷陌的肉香,不覺想穿越到那時的深夜食堂,撩起一處帘子,說:「小二,篩一壺酒,燉一鍋黑豬肉來,沒帶現金,拿微信二維碼來!」

這是「朝花時文」第1571期。請直接點右下角「寫評論」發表對這篇文章的高見。投稿郵箱wbb037@jfdaily.com。 投稿類型:散文隨筆,尤喜有思想有觀點有乾貨不無病呻吟;當下熱點文化現象、熱門影視劇評論、熱門舞台演出評論、熱門長篇小說評論,尤喜針對熱點、切中時弊、抓住創作傾向趨勢者;請特別注意:不接受詩歌投稿。也許你可以在這裡見到有你自己出現的一期,特優者也有可能被選入全新上線的上海觀察「朝花時文」欄目或解放日報「朝花」版。來稿請務必註明地址郵編身份證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朝花時文 的精彩文章:

批評家要努力成為「一棵樹」

TAG:朝花時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