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民營火箭陸續上天,突破還是噱頭?

中國民營火箭陸續上天,突破還是噱頭?

鈦媒體 TMTPost.com

|科技引領新經濟|

真正意義上商業價值的運載火箭還沒有在民營航天中出現。

鈦媒體作者丨智能相對論

近日,大家都在討論民營火箭的賽程是否已經過半,中國民營航天是否正是進入了衝刺階段。5月17日,零壹空間宣布,自主研發商業火箭「重慶兩江之星」發射成功,而在今年4月,星際榮耀也發射了名為「雙曲線一號S」的同類火箭,兩家企業爭相發射,標誌著民營火箭賽局下半場的哨聲被正式吹響,中國民營火箭的好戲這才正式拉開了帷幕。

都叫「火箭」,

但探空和運載可是天壤之別

火箭發射用來做什麼,是近年來一直懸在中國民營火箭企業頭上的緊迫問題。在國內,目前有兩種火箭最為常見。

一為探空(亞軌道)火箭,無論是兩個月前的「雙曲線一號S」還是今天發射的 「重慶兩江之星」都是其中的代表,此類探空火箭發射高度在100km以內,其優點是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發射也比較方便,但是沒有載荷衛星入軌的能力。我國第一枚探空火箭是195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製的「北京二號」。

今年以來2家民企先發射的亞軌道火箭

另一種則是運載火箭,是由多級火箭組成的航天運載工具。其主要用於將人造地球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空間探測器等有效載荷送入預定軌道。

看起來都是「上天」的火箭,似乎沒有多大的區別,而事實上,探空和運載火箭的區別大得很。

探空火箭一般是結構簡單的無控火箭,主要用於大氣觀測、超音速試驗、人工增雨等。其技術要求主要是保證在大氣層內飛行穩定,達到預定的探測高度和減少彈道頂點和落點的散布。

運載火箭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航天載具。技術指標包括運載能力、入軌精度、載荷物適應能力和可靠性等。其結構也更加複雜,組成部分有箭體、動力裝置系統和控制系統,這三大系統稱為運載火箭的主系統,此外,箭上還裝有遙測系統、外測系統和安全控制系統等。

長久以來,中國民營火箭的企業一直試圖像 Space X一樣做屬於自己的火箭發動機,依託自主知識產權和規模化工廠量產運載火箭,以順應多層次的「太空運載」的市場需求。而據國泰君安的研報預測,到2020年,全球航天產業市場總額將達到4850億美元,中國市場包括運載火箭、衛星應用等將達到8000億元。從市場來看,最受企業追捧的應該是運載火箭。

國家支持、資本加碼,

讓中國民營企業計划走上了快車道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從團隊建設到政策背景再到核心技術,現在的國內商業航天場景越來越有向美國看齊的徵兆。資本如果想要在太空領域裡捕捉到一隻獨角獸,現在是最好的入場時機。

團隊的成熟度,它山之石是否真的可以攻玉?

在人才戰盛行的今天,新型企業內人才的流動亦是旁觀者最能得以窺豹的那個竹管小孔,不少資本在場外觀望也是因為民營火箭企業的人才要求太過特殊。

在大眾的認知里,航天是個門檻極高的行業,恐怕只有國家才有能力去觸碰。的確,與世界商業航天來比,我國航天「國家隊」的能力不容小覷。目前,世界上掌握了航天器發射與回收技術的國家僅有三個,即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這依託於我們國家航天的基礎非常紮實,堅持獨立自主地研發技術,從我們國內的人才,到我們的工業體系,航天能力都是非常強的。

人們對國家隊充滿信心,卻不見得會待見民營火箭,即便在外國有Space X已經證明商業公司也可以做火箭,但在普通人眼力,民營火箭似乎總差點意思。

其實這可能是大眾對民營火箭的誤解,民營火箭可不是大家想像中的「草台班子」,相反,一些民營火箭企業的團隊多來自國內航天專業領域的型號總師、總指揮和航天業國際知名的專家,技術團隊更是來自於航天專業領域的研究所以及重點實驗室里的「國家隊」成員,市場團隊一般也擁有多年從事商業發射服務和整星在軌交付業務的豐富經驗。

也就是說,民營火箭的團隊要比公眾想像得更加成熟。比如我國目前民營火箭企業的星際榮耀、藍箭航天等,核心成員就大多曾屬於「國家隊」。

當然,也會存在不同的團隊構成,比如翎客航天的團隊成員主要就是「民間工程師」,然而,這也不代表該企業弱於其它企業。要知道,Space X在早期成立時也很難吸引行業的頂尖人才,結果只得馬斯克親自上陣擔任總工程師。在那之後,馬斯克另闢蹊徑,重用那些頂級學校的尖子生,或者是那些從小就喜歡製作的人。到了現在,Space X的團隊建設以及發展究竟如何,大家有目共睹。

現如今,我們自然不能立馬判斷「國家隊隊員」和「民間工程師」哪個會更好。究竟是強力外援打破冰層,還是自內向外衝破技術桎梏,恐怕要看看這些民營火箭企業在下半場的表現如何。

太空戰略布局,資本不斷加碼,中國民營火箭企業計劃落地上了快車道

SpaceX的成功的大背景是政府的鼓勵引導和政府資金的進入。從2005年開始,美國政府就開啟了太空事業商業化進程,美國國會批准了一筆5億美金的投資撥款,用於支持私營企業對太空的行業化探索。

政策支持的背後是美國太空戰略的轉移,這個轉移分三個層次,首先是國家航天到國家和私營航天並重的轉移,然後是單一航天到多元航天的轉移,最後則是昂貴航天到經濟航天的轉移。

Space X等一系列航天公司的崛起,代表著美國新太空戰略正在成型。截止目前,美國已經在本土培育8家民營發射企業,並在紐西蘭投資一家發射企業。

面對這樣的國際形勢,即使中國航天事業無比輝煌,也無法單槍赴會同這種多元格局PK,單一的航天體系在新太空戰略面前,還是顯得勢單力薄。因此,中國急切地需要民營火箭公司崛起,來做出真正可以對壘國際的產品。

在軍民融合的政策指導下,中國也正在積極地布局新的太空戰略,大力倡導發展商業航天,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航天科研生產,有關領導也在組織編寫我們的第一部「商業航天法」。目前,政府對商業航天的支持早就成為民營火箭企業積极參与航天領域的一大推動力。

零壹正在規劃的火箭工廠就獲得了重慶地方政府的扶持,此次首枚民營自主研發商業火箭更是冠上了「重慶兩江之星」的名號。藍箭也獲得了浙江省湖州市提供的超過2億元的軍民融合專項綜合投資,初具規模的火箭基地明顯帶有浙江烙印。

值得一提的是,Space X也並非一出世就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叱吒航天業的巨頭,在當初也曾陷入資本瓶頸,馬斯克也曾在保存特斯拉還是保存Space X的選擇中兩難。當時,美國的經濟環境急劇惡化,馬斯克的財政狀況變得更加艱難,已經難以維持企業的工資發放,特斯拉更是需要完成新一輪融資才能夠在2008年存活下來。

令人驚喜的是,2008年12月23日,SpaceX收到了NASA 16億美元的款項,作為為國際空間站提供12次運輸的費用。就目前Space X的地位來看,這一次資本加碼的意義,不言而喻。

在國內,商業航天的政策逐漸放開,資本也看到了商業航天巨大的潛力,不斷加碼押注,為中國民營火箭企業的發展助力,再造一個中國Space X也未嘗不可。

翎客航天較早前就已經獲得了馮侖等投資的幾千萬融資,「零壹空間」也於近期獲得了春曉資本領投,聯想之星、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聯合投資的逾千萬元天使輪融資。藍箭航天已經累計獲得各類投資超過5億元。

可以看到,國家的戰略布局,資本的強力注入讓中國民營企業計划走上了快車道,當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進入,這個行業必將引來周期更長、基金盤子也更大的國有資本,最後幫助整個行業贏得更多的政策紅利。

技術成了最可靠的「定心丸」

目前,國內的航天市場還相對封閉,大家都比較缺乏商業火箭的研發、推廣經驗。前無古人,後有來者,面對這種情況,核心技術就成了最可靠的「定心丸」。

核心技術,到底什麼是我有你沒有的?

曾有民營企業家表示,對於火箭市場,希望政府後續會有更大力度的政策出台,比如「國家隊」的一些成熟技術能否通過市場機制進行轉讓等。

獲得「國家隊」的成熟技術固然是商業火箭快速發展的捷徑之一。但為了獲得某項技術,企業付出的成本必不會少,且這項技術本質上還是屬於第三方產品,民營企業不具有專利授權,其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必然不足。

增強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關鍵還要靠企業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就好比Space X在08年的起死回生,其「靈丹妙藥」的核心不是Nasa的支持,Nasa是因為Space X行方才支持;不是馬斯克天才的營銷能力,營銷是基於技術上的成功;Space X的霸主地位,也是建立在一台性能逆天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之上。說到底,一個企業的法寶應該是技術創新。

而在火箭研發行業中,處於「鄙視鏈」頂端的技術就是低溫液體發動機,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也只有寥寥幾家商業企業掌握了這項技術,SpaceX的Raptor(猛禽)、藍色起源的BE-4均採用液氧甲烷發動機。

在我國,藍箭航天已經完成了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的研究工作。而據公開資料,另一家火箭公司星際榮耀也開始加碼液體發動機研製工作,未來說不定會成為國內第二家掌握這個技術的公司。

技術的應用方向,到底對不對?

獵鷹重型火箭在今年2月的成功發射,讓馬斯克迎來了人生中又一個光輝時刻。馬斯克的航天輝煌從2012肇始。

2012年10月,SpaceX的「獵鷹」-9火箭將貨物送到國際空間站,開啟了私營航天的新時代。

2015年,12月21日20:33(北京時間今天上午9:33)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Falcon 9火箭。該火箭已經成功發射並且一級火箭已經成功回收。創造了人類太空史的第一。

2016年7月18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功用獵鷹9號火箭將一艘貨運龍飛船送上太空。

2017年3月30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30日在太空史上首次利用回收的「二手」火箭發射衛星。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總裁格溫·肖特維爾曾暢談國SpaceX的未來願景,並預測SpaceX將在2100 或2200年主宰太陽系。她預測道,到2100年或2200年,SpaceX公司將成為「太陽系中最受歡迎的空中運輸公司。」她還補充說,「如果能夠在銀河系中運輸,那就更好了。」

Space X的野心可見一斑,其技術應用方向也給國內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啟示。國外還有許多的民營火箭公司,卻很難取得跟Space X同樣的榮耀。至於為什麼,讀者們或許可以從其技術服務上來找到端倪。

亞馬遜公司創始人傑夫·貝佐斯也擁有自己的航天公司,名為「藍色起源」(Blue Origin),成立於2000年,經過多年的飛行測試,貝佐斯將其旗艦版航天器的應用方向定位為載客運行。雖然這家公司得到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資助,但就發展情況而言,目前還不如Space X。

還有個叫詹姆斯·卡馬克的人,成立了犰狳航空航天公司,但這家公司僅致力於提供亞軌道的商業太空旅行服務。還有一家XCOR航空航天公司,其業務也大同小異,與此類似的還有航天公司「追星者」……

其實,相對於討論技術方向對不對,更重要的是搞運載火箭,要遵循發展規律,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

結論

即便面臨如此巨大的市場,中國民營火箭的投資項目依舊不太集中。

第一個原因很簡單,不管民營火箭的具體業務細分是什麼,它終究是ToB的模式,ToB企業的弱點在於公司成長需要的周期太長,現在發射的兩枚火箭,或多或少帶有些試驗性質,而具備真正意義上商業價值的運載火箭還沒有在民營航天中出現;

第二個原因是,火箭行業的商業邏輯簡單,但技術門檻高,從某種程度上不容易看明白,存在炒概念,商業表現複雜等問題。因此,民營航天業若想要長久發展,就必須沉下心來,發掘自身潛能,看清周期問題,而不能急於求成,走造概念、玩炒作的死胡同。

從這兩個原因去看,火箭創業中,有些人願意沉下心來耕耘,等待長周期的收穫;而有些人急於求成,為了縮短周期,企圖開闢2C的方向。但在全民關注行業的背後,希望不是混淆概念,以造星運動的模式打造山寨「中國版Space X」的事實。

突破還是噱頭,孰是孰非,賽程結束後,交由時間和觀眾判斷。(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發現鈦媒體,72問新生機;碎片時間,系統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訊飛翻譯機2.0上市,它也代表著訊飛翻譯戰略的逐步落地
魅族大換血:魅族魅藍兩大事業部合併,原總裁白永祥卸任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