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閻錫山可不僅僅只是個糙漢子,也是個具有民國風骨的文化人

閻錫山可不僅僅只是個糙漢子,也是個具有民國風骨的文化人

百年之前,中華大地經歷了近千來最大的浩劫,人民流離失所,國家也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好像一夕之間,昔日的天朝上國成了任人鞭笞的落後小國,尤其是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讓這片土地更是成了一片人間煉獄,中國人民在這場戰爭中損失巨大,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噩夢,即使歷史已經遠去數十年,但是一幕幕凄慘的場景仍然能夠顯現在眼前。

抗戰初期,國民黨在正面戰場上組織了四次巨大的會戰,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雖然都以失敗而告終,但是也正是這四次戰爭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更是打出了中國人民的毅力,讓當時的中國能夠有一絲喘息的機會,尋找機會打好反擊戰。而山西作為一個抗戰前線,也一直被人們所關注,尤其是在山西地區的一系列戰役更是數不勝數,確實抗日戰爭期間,山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們今天主要討論的不是戰爭的盛況,而是要說一下一位山西的傳奇人物——閻錫山。

太原會戰照片

從1911年辛亥革命期間山西宣布獨立,到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閻錫山對山西的統治長達近四十年的時間,如果說他對山西的一點貢獻沒有,那絕對是污衊歷史。在山西大大小小的戰役里,閻錫山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他打出的「親日和日,聯供反共、親蔣反蔣」的口號,也確實讓他飽受人們詬病,有人說他是漢奸,也有人說他是英雄,也有人對他更是謾罵不已,他的功過我們不做分析,畢竟我們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他的思想。

1912年,孫中山在巡視太原時的演講中有言:「去歲武昌起義,不半載竟告成功,此實山西之力,閻君百川之功,不惟山西人當感戴閻君,即十八行省亦當致謝。何也?……使非山西起義,斷絕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

1925年,陶行知在考察義務教育時說:「自民國七年試辦,山西現在70%多的兒童已經在國民小學做學生了,而山西之下的第二個省份,江蘇的入學也只20%多……可見真正實行義務教育的,算來惟有山西一省。」

近代以來對閻錫山的一些肯定是因為在他治理山西期間,採取的一些措施對山西來說確實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甚至有人分析當時的山西可能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因為相比較於當時其他省份的情況,山西確實讓人羨慕,經濟發展的速度也確實是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這一點我們也是不可否認的。

還有一點就是現今山西博物院的前身,或多或少與閻錫山有著重要的聯繫。閻錫山也是清末文化人的出身,既有著傳統文化的熏陶,又受著近代思想文化的影響,所以在他身上我們能夠看出很明顯的文化結合的表現,採取的許多措施也有著一定的對當時的社會來說先進的措施,也確實是個合格的管理者。可能也是體會到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閻錫山治理期間的山西,文化教育的方面相對於其他省份來說絲毫不差,我們今天來看的話,可以發現許多民國時期遺留下來的書籍以及一些學校遺迹,也確實是這位山西王的治理。

1919年,山西博物院的前身——山西教育圖書博物館,與南通博物苑、北京國立歷史博物院和故宮博物院等十餘所博物館一道開先進思想風氣之先,領近代文博事業之潮。這一切當然是需要經過閻錫山的首肯的,也看出他的遠見。1945年抗戰勝利,閻錫山委任王仲元為接收委員,恢復省立民眾教育館館名。由於太原淪陷八年中古物、書籍等飽罹摧殘、喪失殆盡,戰前盛況已一去不返。經整理統計,有中外文書籍16萬冊,古物有史前暨商周秦漢等至明清各代名貴珍品9240件。也算是近代以來閻錫山做的較為成功的一件事。也算是有著當時民國風骨的一位文化人吧。

人們總是喜歡將閻錫山稱為「山西王」,現在很多的山西老百姓也依然對這位昔日大佬不時提到,確實,閻錫山對山西的貢獻是無可磨滅的,對於當時的山西人民來說,也確實有點一方之王的感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點料 的精彩文章:

《鐵齒銅牙紀曉嵐》當初的收視傳奇,但是有些歷史還是得強調一下
蔥包檜兒的前世傳奇,油條與秦檜夫婦可大有聯繫,誰讓他殘害忠良

TAG:歷史有點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