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秉燭而行,照亮人生的趣味

秉燭而行,照亮人生的趣味

劉向《說苑》里記載了一個春秋時期的典故。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秉燭乎?」這是一個巧妙的對答,從中可見漢字之妙處。「暮」字象形太陽沒於草叢,本指天色已晚,引申為人生暮年,人死後埋入草叢,也較為形象。顯然,晉平公說的是自己年歲大了,來不及學習了。按照春秋時期的壽命,晉平公年逾七十了,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百歲老人,隨時可以晏駕了,所以才發出這麼一番無奈的感嘆。而師曠的對答,妙之在於擷取了「暮」的本義,天黑了才秉燭嘛。然而師曠並不是答非所問,看似偷換了概念,兩者不搭邊兒,有一點「油抹兒」的味道,實則暗藏玄機。

師曠是春秋時有名的盲樂師,精通音律,兼且博古通今,傳為太宰之職,為百官之首,素有聰慧之譽。《三國演義》裡面周瑜就說過一句話「吾雖不及師曠之聰,聞弦歌而知雅意……」。周瑜也是自負高才又博通樂道的達人,隨口以師曠自喻,可見師曠在其心中的地位,連少而聰慧的公瑾都自嘆不如的。或者說在著者羅先生心中,對師曠先賢佩服的不得了,乃是比公瑾前輩更高明的大咖。如果同為春秋人的伯牙子期與師曠同框,相信也必然會引以為知音的。或者可以說,師曠之高明,是可以任意成為古往今來眾多歌者和樂者的知音的。當然,若引以為知音,還需要先決條件,那就是必須秉性相近、志趣相投、理念契合,否則便不能呼之與來。

晉平公也算是有作為的明君了,曾有過舉賢不避親仇的佳話,但顯然他並未聰慧到能聽出師曠的弦上之音,於是馬上慍怒地反問:「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於是師曠從容不迫地解釋,說:「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終於恍然大悟,由衷的感嘆說:「善哉!」那麼這樣的對答,便很有禪味了。師曠似乎預設了一個陷阱,便如小時學語文,預置了一個設問的句式,目的是讓人印象深刻,於是這麼一解釋,就深刻到不僅平公開悟,數千年仍尤被後人無比的推崇。這次君臣對話,便成了一個著名的成語典故:「秉燭而行」,蓋指老而好學的精神。

然而,這個故事卻最早記載於劉向的《說苑》,成書時間已經過了530年左右,距「三家分晉」也過了足有400年,相當於大清朝還沒有建立。今人獲知清初故事,賴於史書的編撰以及許多百聊文人的私人筆記。而平公與師曠的故事發生時,孔子剛修訂完《春秋》,記載的都是各國的大事,顯然不會記入一次與政治無關的悠閑對話,各諸侯國並沒有史書的編撰,莫說晉國國亡家破,歷史埋沒,便是有史官記載君王起居,那個傳說中的晉國史書《乘》,也隨各諸侯國史書一道,被大秦的一把火給燒了個乾乾淨淨,連儒家經典也賴於影壁,才得以倖免。秦皇焚書,除了杜絕百家之言,最主要的就是消滅各國的史書,所謂「欲亡其國,先亡其史」,讓天下所有人都只記得我大秦。不知劉大夫500多年後,是從哪個草稞子裡面,刨出來了這個有意思的君臣對話,或是民間口口流傳,或是他自個兒的杜撰。

典故寥寥百字,相當簡潔,並沒說晉平公聽了師曠的話,有沒有秉燭而行,當然從作用來說,亦無需畫蛇添足了。想來晉平公必會察納雅言,他作為一國之君,屬於公眾人物,是有著示範國人的天然職責的,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國君於垂暮之年仍尤好學,自然會對國人起到廣泛的教化作用,其意義不止於修身,更助於治國,當然,對後人也是一種良好的啟示和激勵,劉大夫在《說苑》中說此事,其良苦用心也在於此。

古人志學,有「三餘」之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夜以繼日者,如班固《漢書·食貨志》云:「冬,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夜績,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這樣的時間演算法,在學習上也該如此。而在「三餘」之外,或可以加一個「老者人之餘」,老而不能勞動了,連經驗也提供完了,一日一日挨時光,不如秉燭而行,篤而好學,也就免得落個「老而不死是為賊」了。

孔子周遊列國,非是傳道,實乃問道於天下,後來終能歸老而奮然著述,有所集大成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聖人身體力行之,並以此悠然而自得。《論語·述而》里就談到了老而好學:「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話說的太直白,與師曠的秉燭之說有異曲同工之妙,卻失之意味深長。孔子與晉平公、師曠為同時期的人物,兩人說辭偶合,化而為一,只不知是周之為蝶,還是蝶之為周了。

「學習」這玩意兒,並不囿於年幼老,時多少,就如吃飯喝水一樣,如同自然的呼吸一樣。一些人學習,是為了攝取知識,而另一些人,純然是為了感官與心靈的享受:故事曲折,議論精妙,不一定要動腦思考,卻可以感受文字的優美,情感的濃淡,思想的紛紜,以及字里字外的煙塵生活,或遠或近的苦樂人生。不管男女老幼,都會在學習裡頭體驗愉悅,或是憂傷,而憂傷其也屬於學習的悅性之一。當然,另有些人讀書,卻是另有所求的。明初的楊溥入詔獄「旦夕且死」,仍然每天讀書不措,被人認為是精神不正常,然則他卻是為了靜心凝志,以成大事。人生茫茫,前路漫漫,猶如暗夜獨行,秉燭,便可以照得見前路。這裡的「燭」,自然說的是人類的思想,老輩兒的經驗得失,深刻的思考開悟,全部留存於紙字上。

古人記事以繩,記日以晷,記夜以漏。「漏」指的是沙漏或水漏,也叫更漏。《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有這麼一個鏡頭,一個半空對置的間帶錐嘴的玻璃球體,細沙成一線,不間斷的流淌,大約流盡了,便是古代的一個時辰,如今的兩個小時,然後它會自動倒置繼續流淌,開始又一個時辰。這個倒置的過程,便是「更」的來歷。如今的「秒」,在鐘擺的走動和秒針的跳躍中,以聲相詞,便又有了時光走動「滴答」的概念。這像極了滴水的聲音,如果把水滴作成秒的間隔,就是水漏了,便不光有了時光如流水的視覺形象,也有了時光走動的聽覺形象了。少年人懵懂,眼盯著那個「時光」,永成一線的沙漏怎也流不完,老是讓人有種日夜漫漫的感覺,彼時的時光是非常讓人不耐煩的,然而他並不知曉,時光如流水,一去永不回。終日關注一件事情,或許能參透箇中玄機,象牛頓那樣成為大家學者,但同時也很容易被人們認作傻子,比如整天學習的人,總被稱作書獃子,當是讚揚其人對世事人情不堪了了的意思。

唯有年歲大了,日子清閑了,才更需要學習,因為能夠很好地避免陷入不耐人煩的「老而為賊」的境地。把青春和精力已經留給了過去,把經驗教訓也傳給了年輕人,過往與現今的光鮮不光鮮,都已經無所謂了,不如就少說一點,盡心儘力的來秉燭而行吧,堅決的把自個兒變成不問世事的「老書獃子」,以學習為樂,覓得一方清凈,或可捎帶著能夠有所開悟,以此打發掉剩餘的時間,歸結一個完美的人生,也是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退避三舍」這樣講,孩子才愛聽!(涉及吃貨和隱私~)
春秋戰國時的六大刺客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