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技+創新為文化領域「賦能」

科技+創新為文化領域「賦能」

編者按

日前,被譽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深圳文博會」)落下了帷幕。本屆文博會舉行期間,第二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論壇」「中國文化貿易發展論壇暨文化雙創大賽」等多項專題活動在深圳舉行。其中,高新科技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融合發展、培育新型文化業態、釋放文化發展新動能等,頻頻成為來自全國學界、業界的專家學者熱議的話題。本期文藝評論版精選了藝術設計、音樂、傳統戲劇等領域的嘉賓發言,以饗讀者,敬請垂注。

深圳如何打造「時尚矽谷」?

沈永芳(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會長)

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一直是引進、傳播、開創流行時尚的前沿陣地;又是一座移民城市,對各種新思想、新創意向來很包容,這為時尚的產生和流行提供了適宜的土壤。每年展覽會、論壇、流行發布會、企業訂貨會、設計師沙龍、街頭時裝秀等時尚活動一年四季接連不斷,形成了比較濃厚的時裝文化氛圍。

多年前,基於深圳市打造龍華大浪時裝小鎮(以前是叫龍華大浪服裝產業集聚基地),我提出了「時尚矽谷」的概念。時尚產業以創新和流行為特點引領時代的潮流,為現代城市注入激情與活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其所產生的邊際效應,將對整個城市影響深遠。在這一理念的推動下,以服裝為主體的時尚產業將有可能發展成為深圳的第五大支柱產業。

時尚不是一個單一的概念,除了服裝行業,設計、創意、文化、公益、循環經濟的運用等都屬於時尚的範圍。時尚到底是什麼,在我看來,時尚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也是一種幸福的指數。深圳在提倡「深圳質量」的同時,人們的生活質量、幸福指數也應包含在裡面,這是最廣義的「深圳質量」。而「矽谷」是什麼?是高科技的匯聚之地,所以時尚+文化,時尚+科技,時尚+教育,時尚+休閑等等……凡是與時尚、高科技相關的範疇,都能被納入進來,歸根到底,它代表的是一種具有前瞻意識的、引領潮流的生活方式。

要依託服裝業,把深圳打造成中國以原創設計製造為特色的「時尚矽谷」,就不能總是把服裝看成簡單的「一塊布料、一把剪刀」的低端製造業,它是融設計、創新、創意、科技於一身的時尚產業。深圳是國內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設計之都」,深圳目前約有設計機構1.2萬家,專業設計人員近20萬人。可以結合「設計之都」的既有優勢,以大浪時裝小鎮為基礎,構建全方位現代時尚產業體系、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引進高端時尚人才、集聚原創力量,全力推進時尚創新中心、時尚發布中心、時尚消費中心的布局和建設,形成以服裝產業為核心,集產、學、研、銷、展、游為一體的時尚創意產業聚集區。

深圳是全國首個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1230家,形成強大的梯次型創新企業群。深圳時尚產業發展早已打上「科技」的烙印,智能服裝服飾產業發展迅速,我們正在討論研究成立智能服裝服飾產業研究會。今年3月份的深圳時裝周,深圳最為亮眼的科技創新特質也逐步深植,時尚全產業鏈的科技感和應用市場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時尚產業注入新的動能,也為深圳科技創新拓寬了新的產業領域。

科技創新為時尚賦能,文化藝術是時尚的引領。中國是一個擁有燦爛文明的文化古國,我們在學習西方時尚設計先進經驗的同時,更應該崇尚中國本土的傳統文化。值得欣慰的是中國文化得到全世界的公認,有一次,我們去參加米蘭時裝周,義大利米蘭電視台等十幾家知名媒體,給了我們20分鐘的節目時間,展示來自深圳的原創設計作品,這讓我很感動。看到中國文化的崛起,這才是我們的興奮點。中國的時尚品牌要走出去,設計師必須關注中國文化。

一場秀是一場文化的盛宴,是一個動人的故事,也是一次心靈的陶冶。我們辦深圳時尚周,最終的目的就是讓深圳的根、文化的魂,能夠藉助時尚和藝術設計面向全世界發揚光大,推動城市文化建設,讓深圳這座城市可以做到全球皆知,讓它成為世界一流設計師、一流設計作品誕生的搖籃,讓生活在這個城市裡的老百姓感到滿滿的幸福感,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現代科技為傳統音樂文化研究插上了翅膀

李玫(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

文化的創造發展和不斷更新是文化進化的持續過程,這種洶湧向前的過程來自於文化外部的發明、新思想和新人工產品的作用。當我們談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這個話題時,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對某種文化品種的財力支持,或者學習某個藝術品種的技巧才藝。在漫長的歲月中,不斷產生的各種傳統文化事項本身記錄了我們人類文明的成長,構建出了我們整體的文化精神氣質,所以,真正理解我們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文化傳統,做出恰當的文化闡釋,才能實現中華優秀文化藝術的長久傳承。

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學術研究成果中,就體現出重實踐和科學方法論的系統性,隨著科學技術進步,不斷借鑒有效的技術方法,運用到對傳統音樂文化的研究,進而實現文化闡釋的積極學術意義。

音樂學研究對於音樂文化傳承與發展非常重要。早在20世紀30年代,劉半農先生主持了對故宮、天壇所藏清宮古樂器的測音工作,這是中國學者最早利用近代物理學宏觀實驗的測音手段,使編鐘等禮樂重器的聲音質量和音響組織獲得科學理性的數據,奠定了現代音樂學從自然科學的角度研究文化現象的基礎。

我想介紹我們所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所做的幾則研究案例。研究案例一是,錄音技術的運用。我們一直追隨著錄音技術的發展,用各個時期的錄音技術,在半個世紀中錄製收藏了中國大陸各地的漢族民間音樂和40多個少數民族的音樂。其音樂音響資料共約7000多小時。199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這些傳統音響資料授予「世界的記憶」榮譽。

中國藝術研究院從2000年起就開始嘗試利用數字技術來搶救保護這些寶貴的音響資源,自那以後,數字技術迅猛發展,已經全方位地對各種傳世藝術載體進行音頻、視頻、圖片、古籍文獻的全面整理和實現數字化存儲與使用。我本人的最新研究專著《「燕樂二十八調」文獻通考》就藉助了古籍文獻數字化成果,通過資料庫,直接查閱古籍資料影印件,看到了盡量多的不同古籍版本。我還通過互聯網的條件,查找到阿拉伯音樂學家建立的音樂資料庫,完成了中國維吾爾族木卡姆和阿拉伯木卡姆的音樂形態比較研究。

研究案例之二是現代聲學技術的運用。我們音樂研究所有個音樂科技研究室。我的同事馮卓慧利用現代聲學手段,對浙江省博物館所藏古琴進行聲音品質檢測。他們測了三張名琴,分別是「彩鳳鳴岐」琴(有「大唐開元十年雷威制」提款)、「秋鴻」琴、「疏影」琴,通過對同一張古琴在長時間靜態保存與經過充分彈奏後兩種狀態的比較,測試了在不同狀態下古琴琴體共鳴特性的差異。他們通過客觀檢測,得出詳實的數據,充分論證古老的琴要經常演奏,才是最好的保護手段。這項研究在逐一分析檢測結果的基礎上,還原了博物館館藏古琴的樂器本質屬性,用科學實驗的方法給文博界提供了音樂聲學的理論支持和有建設性的保護方案,有助於提高科學保護的意識。

利用資料庫和雲計算加速戲曲的保護與推廣

劉文峰(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上世紀30年代,我國現代戲劇理論的奠基人張庚先生提出了戲曲現代化和話劇民族化這一具有戰略眼光的口號。經過80多年的努力,戲曲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取得顯著成績,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依然有不少問題需要我們研究解決。我認為,戲曲的現代化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內容的現代化,即戲曲要反映現代生活;

二是戲曲觀念的現代化,創新舞台藝術的表現形式,以適應反映現代生活的需要;

三是傳播手段的現代化,以適應現代年輕觀眾的需要。

這裡就第三個問題,即傳播手段的現代化,我想談一點自己的認識——藝術與科技的融合是戲曲現代化的必然趨勢。

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我們的前輩先賢就提齣戲曲改良的口號。他們不僅在理論上闡述戲曲改良的必要性,而且倡導利用攝影、錄音、電影拍攝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傳播戲曲,以滿足觀眾欣賞的需要。

新中國成立後,不少地方戲的經典劇目也被錄製成唱片或攝製成影片在全國放映,甚至發行到海外。黃梅戲、越劇由流行範圍較小的民間小戲成為影響廣泛的大劇種,是與黃梅戲電影《天仙配》、越劇電影《紅樓夢》在各地的放映傳播分不開的。粵劇在海外的影響超過任何一種中國地方戲,也與20世紀中葉香港拍攝的大量粵劇電影在海外放映有關。錄音、攝影技術運用於戲曲的傳播,加速了戲曲現代化的進程。

改革開放以來,戲曲與科學技術的結合有了更大的擴展。電子音響、燈光布景已經廣泛運用於城鄉戲曲舞台,增強了戲曲觀眾的觀賞效果。電視的普及、錄音錄像技術的普及和廣泛運用,為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戲曲的繁榮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許多地方戲的傳統劇目被錄製成VCD、DVD光碟進入千家萬戶,滿足了基層群眾欣賞戲曲的需要,也為各地、各民族戲曲藝術的交流及戲曲音像資料的保存提供了方便。

中國已經由一個以農耕經濟為基礎的國家迅速發展為工業化、信息化的國家,戲曲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戲曲如何適應時代的變化,吸引年輕一代觀眾,不僅成為戲曲從業者面臨的問題,而且成為國家文化發展戰略要解決的問題。

原因在於戲曲不僅是一種傳統的舞台表演藝術,而且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內涵有眾多的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必須加以保護與傳承。那麼,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豐富戲曲的創造力、表現力、影響力已經逐漸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適應現代觀眾的欣賞需要,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傳播優秀的戲曲作品已經非常普遍,大的戲曲劇種,如京劇、秦腔、晉劇、川劇、粵劇、黃梅戲等均有自己的網站,觀眾可以足不出戶,在網上觀看自己喜歡的戲曲節目,甚至一些戲曲發燒友可以把自己的演唱傳到互聯網上,讓親朋好友欣賞。

有一些文化公司為響應黨和政府戲曲進校園的號召,將傳統戲曲中適合兒童觀賞的劇目做成動畫片或教材,傳播戲曲文化知識,創造性地研發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新模式——戲曲動漫,成為對少年兒童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方式,廣受學生和家長好評,為培養少年兒童對傳統戲曲的興趣,傳承戲曲文化做出了貢獻。

目前,運用高清攝像數字化技術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曲項目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已經取得重要成果,將傳統戲劇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音像資料數字化並做成資料庫也已經在推動。秦腔、粵劇、豫劇的資料庫已經初具規模。一些新聞或研究機構已經利用互聯網和雲計算技術,將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用於戲曲劇種生存現狀研究。

去年,我參加了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和《瞭望》智庫舉辦的「互聯網+戲曲」的學術研討會。瞭望智庫「互聯網世界的傳統戲曲文化圖景」課題組通過互聯網數據所做的《互聯網世界的名劇種、名劇目與名家》得出的劇種生存狀況的結論與我們多年的田野考察的結論基本一致。由此可見,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戲曲研究,將會推動戲曲學科的深入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市區常住人口超240萬惠州躋身「大城市」行列
小米遞交港股IPO申請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