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等功臣隱姓埋名半世紀,臨終前願望:想回老部隊看看
戰爭年代的故事,對處於和平年代的青年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那些湧現出的英雄留下一幕幕的傳奇和永恆,讓我們懂得大無畏精神,讓我們學會去感恩緬懷。但是許多英雄在完成艱苦使命後,卻選擇淡泊名利回到百姓的隊伍里,默默無聞的生活。就比如有今天所要說的平太信。
平太信是四川萬州(現重慶萬州)人,年值二十歲時被抓壯丁,編入了國民黨部隊,前往印度緬甸參加對日遠征作戰。1947年,平太信在東北帶著一挺輕機槍和八名戰士主動起義,加入到解放軍。他先後參加遼瀋和平津戰役,打過錦州和黑山阻擊戰,多次榮立戰功。尤其值得提點的是,平太信解手還俘虜了四百餘名敵軍,事情是這樣的,在某天夜裡行軍時平太信腹痛難忍離隊解手,發現路邊還有一個人同樣蹲著解手。便向對方借起了火來抽煙,在火光中發現對方戴著晃晃的國民黨鋼盔。而平太信則不動聲色的回去報告了排長,在戰士們順藤摸瓜下,將敵軍整營四百餘名士兵全部俘虜。
後來,平太信還加入了志願軍,跟隨部隊進入朝鮮半島。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平太信也是屢立戰功,受到多次表彰,甚至是《人民日報》刊發了《機智英勇的戰鬥英雄平太信》,介紹了平太信在朝鮮戰鬥的經歷。1951年,平太信所在志願軍某部攻打朝鮮東南面的火車站時,發現有一股敵軍沿公路從東北往西南逃竄。為了堵住敵軍逃跑的機械化部隊,平太信隻身帶著反坦克手雷,機智渡過半人高的河水將大橋炸毀,堵住了敵人潰退的道路,為友軍全殲滅敵軍提供了有力支援。而這次戰鬥中,平太信榮立特功一次,並獲得「戰鬥英雄」的稱號。就連後來電影《飛虎》中也有段炸橋殲敵情節,而裡面的「班長」原型就是平太信。
平太信還參加了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在戰役中,平太信與戰友掩護大部隊撤退的時候,不幸踩到敵軍的照明彈,全身衣服熊熊燃燒起來,還是隊友拚命為他撲滅,才倖存了下來。然而,在當天的晚上,平太信又中了敵軍的榴彈炮。受傷的平太信被送往到野戰醫院搶救,從此與部隊失去聯繫,甚至連隊友都以為他戰死了。在二十多年軍旅生涯里,平太信獲得榮譽獎項有二十多個,比如有「特等功臣」、「一級英雄」、「國際勳章」等,還曾先後受過毛主席兩次接見。
1964年,平太信沒有躺在自己的功勞簿上,而是做回平凡的工人。平太信為人正直,對其子女要求一直都很嚴格,並教育他們淡泊名利。而他自己的榮譽獎章也是極少向人提及,只是在應邀到學校為中小學生作報告時,老人才會摘取以往的幾個戰鬥小故事給孩子們聽。晚年,平太信受十多處戰傷的折磨,小腿里還留有敵人的彈片無法取出。
1989年,平太信因嚴重胃病,胃部做手術時被全部拆除,但他打破了生命奇蹟,頑強存活了下來。2005年,病魔再次降臨,平太信開始咳嗽、咳血,被查出患了肺病。2009年,平太信的病情愈加嚴重,開始入院治療,在卧床期間,平太信有兩個願望很想很想完成,其一:交納500元黨費,其二:想回老部隊看看。原本撐不過多久的平太信,但為了能見到戰友,硬是苦苦多支撐了半年多。最終因為身體原因,平太信沒有回到老部隊,只能在醫院見到趕來的老戰友。令人稱奇的是,濃厚的戰友感情,竟然使得平太信病情有了好轉。2010年,平太信終究抵不過歲月侵蝕,交完最後一筆黨費後與世長辭。


※兩鄰國爭奪寶地,卻都拋棄窮地,被窮人撿漏建國
※此人給鬼子當翻譯官,晚年時窮困潦倒,國人欠他一聲謝謝
TAG:歷史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