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原創者,同時也是中國最沒有原則的軍閥

他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原創者,同時也是中國最沒有原則的軍閥

說起「我自橫刀向天笑」這句話,相信大部分人的腦海中第一想到的人都是譚嗣同。其實不然,這句名言,最早出自一位名叫苗沛霖的《秋霄獨坐》詩中,是為「我自橫刀向天笑,此生休再誤窮經。」

那麼這苗沛霖究竟是何許人也呢?為何說他是中國最沒有原則的軍閥呢?我們接著來看。

苗沛霖,安徽鳳台武家集人,生於清朝嘉慶年間,有著「中國近代第一個軍閥」之稱。上面那首詩是其早年在私塾教書,抑鬱不得志時期所作。

他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原創者,同時也是中國最沒有原則的軍閥

一、

苗沛霖家境貧寒,世代為農,為改變命運,他像很多讀書人一樣,把圍闈場看成自己進身功名的主要途徑。30歲那年,憑藉個人天賦,再加上刻苦和勤奮,成功考中秀才,成了一個生員。但這並沒有為其物質生活帶來多大的改變,依舊窮困潦倒,家徒四壁。

當時捻軍起義在黃淮大地正盛,倍感失落又不甘寂寞的苗沛霖,便投身到了張樂行軍中。

張樂行對他的到來十分重視,將其迎為上賓,禮遇有加,因為捻軍大多出身泥腿子,對知識分子有著一種超乎尋常的尊重。可苗沛霖卻根本看不上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離去。不過有了這次的禮遇,使得苗沛霖自信似乎更多了起來,又轉而躊躇滿志地跑到了壽州知州金光筯那裡,大談治兵,還毛遂自薦要擔任團練練總。

他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原創者,同時也是中國最沒有原則的軍閥

不過金光筋根本沒鳥他。因為當時人才已經出現相對過剩的現象了,再加上還有很多人是靠捐銀子才搞到的功名,所以當時有功名卻無官職的人太多了。金光筋身為知州,對於高談闊論的苗沛霖冷漠淡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這回碰一鼻子灰的苗沛霖依舊沒有放棄,回到家鄉後,又在族人面前大談「築寨、積粟、治兵」的抵禦捻軍主張。但依舊沒得到族人的響應,反倒還遭到了大家的嘲笑。萬念俱灰之下的苗沛霖,不得已,只好又委身做了三年的蒙師,以養家糊口。

正是在這期間,他做了那首《秋霄獨坐》。

他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原創者,同時也是中國最沒有原則的軍閥

二、

時間慢慢來到了1856年,苗沛霖人生的轉折點就在同年。

這年的正月,捻軍橫掃了苗沛霖的老家,把那裡的地主武裝打得滿地找牙,一敗塗地。此時的土豪鄉紳們這才意識到,苗沛霖早先提出的治兵之策或許是對的。而苗沛霖也不失時機地老調重談,打著「御捻」的旗號,在土豪鄉紳的資助下,組建了苗家軍。

他從老鄉朱元璋那裡得到啟發,提出了「高築寨,廣積糧,先滅賊,後稱王」的政治策略。一改過去原始村落的自然形態,挑溝築寨,將武家集變成了一座壕溝深掘,寨牆高築的堡壘。

由於策略的正確,戰術運用得當,苗沛霖的勢力迅速膨脹,短短四年時間,就成了據圩寨數千,擁眾十餘萬的地方勢力。再加上當時他又結識了在安徽督師的滿清權貴、欽差大臣勝保,並引為暗中援助,所以在政治上屢受舉薦和升遷。在1857年到1860年的三年時間裡,他先後12次被加官進爵,很快就坐到了四川川北道加布政使,督辦淮北團練,官居二品。

此時的苗沛霖可以說,已經初步具備了和當年曾國藩相似的機遇和條件。但貪婪、狂妄、短見使得他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他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原創者,同時也是中國最沒有原則的軍閥

1860年的大清朝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那便是風雨飄搖。南有太平天國,北有捻軍,英法兩國又藉機製造事端,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在同年攻陷了北京城,咸豐皇帝跑到了熱河。勝保趕忙寫信給苗沛霖,讓他率精兵進京勤王。

苗沛霖嘴上是答應得好,可實際上並不打算行動,他有著自己的小算盤。他認為自己割據一方,崛起於官匪之間的時機到了,便等不及地開始自樹大旗與清朝分庭抗禮。同年10月,建立起了天順王國,自稱「河北天順王」。

但是他沒意識到,當時清廷雖境遇險惡,但畢竟氣數未盡。

後來,清廷為化解滿族親貴勝保與漢族等將領之間的矛盾,便將勝保給調往了陝西,改由湘軍首領李續宜為安徽巡撫,欽差大臣,督辦安徽全省軍務。剛剛反正卻又失去靠山的苗沛霖,為把湘軍擠出淮北,便唆使部下挑釁湘軍,製造事端,前後兩次殺死湘軍士兵12人,擄走7人。

當時的曾國藩手握重兵,盛極一時,但他擔心湘軍如果和苗沛霖正面起衝突的話,會引起他與僧格林沁的不合,於是便主動奏請撤出壽州、正陽等防區。曾國藩的這種憂國憂民情懷,正是苗沛霖所欠缺的。

他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原創者,同時也是中國最沒有原則的軍閥

三、

從一介窮困潦倒的書生,轉瞬間就成了手握重兵的割據勢力之後,苗沛霖內心膨脹了。他把清王朝的衰落看成了滅亡,錯誤地估計形勢,過早地語言了清朝的終結。於是乎,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最沒有原則的政治流氓,開始了他短暫卻有精彩的政治投機。

1861年2月,苗沛霖借口「壽州擅殺案」,大舉圍攻壽州,開始了他第一次公開反清活動。同月,他派部將奔赴六安,與宿敵張樂行、龔樹德等捻軍達成諒解。之後又派人奔赴廬州,與太平天國的陳玉成部取得聯繫,表示願意歸順。太平天國隨後就封其為「奏王」,還派人率七百將士到苗家老寨,與其商議共同反清大計。

但後來,被他圍困在壽州的安徽巡撫翁同書,斬殺了與他有間隙的官員,他沒有出兵的借口,只好暫時罷兵撤圍。隨後翁同書又上奏朝廷為其開脫,清廷也賣了個順水人情,責令其「帶團立功」。

他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原創者,同時也是中國最沒有原則的軍閥

數月後,苗沛霖又以還有其他清軍將領參與了「壽州擅殺案」為由,再次圍攻壽州,並於10月底破城,俘獲翁同書等大吏。次年1月,他又聯合了張樂行部的捻軍、馬融和部的太平軍,聯合攻打潁州,從而掀起了自己的第二次抗清高潮。

但他並非真心要和起義軍聯合抗清,他之所以這麼做,是求自得,求壯大而已。

3月,清軍雲集皖北,苗沛霖看到進攻潁州無望,便又轉投了勝保,要求反正,勝保答應了。一個月後,苗沛霖會同勝保的軍隊,與潁州守軍來了個裡應外合,大敗捻軍和太平天國的聯軍,張樂行靠部下拚死突圍這才得以逃脫。張樂行被圍後又逃走,讓清廷大為惱火,指責苗沛霖剿滅不力,暗中通敵。

為平息清廷的不滿,苗沛霖又把主意打到了陳玉成身上,派心腹給他送去一份信。信中對陳玉成那是極盡恭維之詞,並向其承諾,陳玉成若是能到壽州,他將組織四旗人馬,120萬之眾,配合陳玉成拿下汴京。

他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原創者,同時也是中國最沒有原則的軍閥

陳玉成雖說早就知道苗沛霖已經倒戈,可他還是希望寄託於這位反覆無常之人的身上,希望自己能夠讓他回頭。結果就是,突圍之後的陳玉成拒絕了部將的忠告,執意北上與苗沛霖匯合。很快,一到了壽州,大批太平軍的重要將領就被苗沛霖給捕獲了,年僅26歲的陳玉成也慷慨就義。

隨著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運動的被扼殺,苗沛霖已感到末日臨近,走投無路的他只能舉兵反清,但失敗卻早已註定。12月,苗沛霖戰死在蒙城,橫行淮北十多年的苗家軍瞬間土崩瓦解,灰飛煙滅。

最後,我們用八個字來概括苗沛霖的一生,那便是:「心比天高,目比寸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歷小軍 的精彩文章:

揭秘:吳三桂反清不敢過長江的真正原因
一代仁君,去世的時候國內外皆痛哭,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TAG:古歷小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