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青瓷之美,生活在宋朝

青瓷之美,生活在宋朝

青瓷之美,生活在宋朝


青瓷之美,生活在宋朝

龍泉窯青釉盤口瓶

高17.0cm,口徑6.7cm,足徑7.6cm


顏色上升為藝術的表現手段,是古人在不自覺中完成的。


當古人發現瓷器不僅僅是使用的器皿時,藝術的魅力就從中閃現了出來。在自然的混沌中,一縷青翠常使人賞心悅目,這種覺醒就是青瓷藝術的先驅。

所有青瓷的前身,都是古人無可奈何之事。釉料的含鐵量決定青釉的顏色,呈色條件長時間為工匠琢磨不定,陷於苦惱。在大量的、日復一日的重複勞作中,機會一次又一次地偶然出現,等待聰明的智者捕捉。


中國古代辛勤的窯工們,就是那不知名的智者。


我們今天已深知青瓷的魅力,也知長江南、黃河北青瓷的各個名窯。越州窯、龍泉窯、耀州窯,都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曾經稱雄一方。


青瓷之美,生活在宋朝

汝窯天青釉圓洗

高3.3cm,口徑13cm,足徑8.9cm


越州窯在唐代「南青北白」的局面中撐住半壁江山;而宋元龍泉窯以其肥腴.艷由中國南部的大山中源源不斷地走出;至於耀州窯,夾雜著西北人粗獷的性格,深沉而不事張揚。


青瓷的重要性在於:她是中國陶瓷發展史的必由之路。她是陶瓷的青春期,散發著青春的氣息,洋溢著來自於內部的誘惑。她使陶瓷充滿了表現力,使表現力充滿了張力,使張力充滿了誘惑力,使誘惑力變成市場的魅力。


這個魅力市場在唐至兩宋,統領江山。從科學意義上講,宋代五大名窯除定窯外,汝、官、哥、鈞都屬青瓷,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還有那個相傳千年的秘色瓷,僅名稱就能演繹一部神奇的故事。

青瓷之美,生活在宋朝

耀州窯青釉刻花蓮花紋雙耳瓶

高24.5cm,口徑5.5cm,足徑9cm

深沉、優雅、含蓄是青瓷美學的境界。這樣高的陶瓷美學境界在今天看來仍是不可企及的高度。單用一個色彩作為表現手段,青瓷在古往今來的各色瓷器中無疑是魁首。


從唐代起,文人騷客極盡能事描繪她,清人藍浦在《景德鎮陶錄》轉引《愛日堂抄》云:自古陶重青品。晉曰縹瓷,唐曰千峰翠色,柴周曰雨過天青,吳越曰秘色,其後宋器雖具諸色,而汝瓷在宋燒者淡青色,官窯、哥窯以粉青為上,東窯、龍泉其色皆青,至明而秘色始絕。自古陶重青品。


青瓷之美,生活在宋朝

越窯青釉瓜棱執壺

高23cm,口徑12.5cm,足徑9.1cm


青色是生命力的表現,自然屬性的生命力,從萌芽到結果都是在青色中完成。古人有意識追求青色恐怕也是基於這一層考慮。


1000年以後的今天,回首青瓷,我們忽然希望我們回到宋朝,生活在宋朝。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文章摘自:馬未都《茶當酒集》


輕戳文末「閱讀原文」

有驚喜:

瓷藝尤珍-茶具與生活美學專場

正在進行中......

等你!

近期熱文鏈接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青瓷之美,生活在宋朝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論壇 的精彩文章:

張伯駒自述:我買平復帖
懸念丨清三代御瓷,組團上春拍

TAG:雅昌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