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貼膜機器人4分鐘貼好一個手機

貼膜機器人4分鐘貼好一個手機

張開「大嘴」吞下手機,不到4分鐘就能精準完成屏幕貼膜,18日,這台出現在長沙理工大學雲塘校區食堂門口的「大傢伙」,吸引了不少人駐足。發明人羅亮給它取了個響亮的名字——「貼膜大師」。

5月18日,記者拿著手機體驗了這台手機自動貼膜機器人貼膜。羅亮告訴記者,機器人可以識別一百多種主流手機型號,而且「無失誤、無氣泡」。

機器人四分鐘精準貼膜

5月18日上午,記者見到了這台手機自動貼膜機器人,長約2米,寬約1.8米,像個四四方方的鐵盒子。

盒子上一塊觸摸頻的小屏幕,上面有「給手機貼膜」、「購買手機殼」、「怎麼使用」三個選項。記者先點擊了「給手機貼膜」,屏幕立刻顯示出手機品牌的選擇頁面,iPhone、華為、小米……市面上主流的手機品牌均涵蓋在其中。當選擇適合自己手機的品牌後,頁面繼續跳轉到選擇手機型號。記者根據需要點擊了其中一款手機型號,跳轉的頁面上顯示出三個選擇項,手機顏色、超清膜還是高清膜、支付方式是支付寶還是微信,直到完成所有選擇後,用來支付的二維碼才會出現。

付款後,機器右下方的一處小格子的「門」打開了,燈也亮了。將手機按照要求放入格子,它慢慢被送進機器內。等待大約4分鐘後,格子的門再次打開,記者的手機被送了出來,一張全包邊的鋼化膜嚴絲合縫的貼在手機屏幕上。

發明人稱月收入可上萬

「這麼精準的貼膜,機器里是不是坐著一個徒手貼膜的小哥哥?」面對此前網友的打趣,羅亮笑稱,「裡面沒有小哥哥,但是有數萬個零件。」

羅亮最早的靈感來自很早看過的一個工業機器人。「現在使用智能手機的人非常多,手機貼膜的需求量也很大,但現在還沒有一家公司研發出一種可以用於商用的專業貼膜機器人,所以我想研發出這樣一種全自動化、能夠用於商用的貼膜機器人。」

羅亮介紹,自己和研發團隊經歷了無數次調試,才研發出「貼膜大師」。它的「肚子」里藏有視覺檢測系統、機械手,能分辨出160種手機型號,由此選擇好膜的大小,實行精準貼膜。為了讓內置的取、擦、貼等工位的4隻機械手在行動時不互相打架,羅亮和研發團隊用了近半年時間才攻克難題。「清潔難題是最難攻克的,要保證手機在一個無塵的環境下。每台手機的外觀、形狀都不一樣,要適應一百多款手機,設計的通用性也是我們要重點考慮的。」

「手工貼膜並不是隨時都有,機器人24小時都可以貼膜。而且手工貼膜型號有限,這裡有100多種型號,後期還會根據新出現的機型進行增加。鋼化膜價格在15元左右。」目前,羅亮團隊僅在長沙理工大學試投放了一台自動貼膜機器人。「試投放了一個多星期,每天貼膜的大概有30多人。據此推算,這個地方這台機器每個月可以有上萬元的收入。」

羅亮也表示,現在是測試階段,對機器調的慢速,之後會調快貼膜的速度,差不多會調快一倍。

本報記者周凌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瀟湘晨報 的精彩文章:

道過的歉還能收回?黃子韜做到了…這波操作看懵網友
衡陽一精神病男子買票不成 車站揮刀砍向一名女旅客

TAG:瀟湘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