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北非三國共商衣索比亞復興大壩事宜 解除埃及擔憂被塞西點贊

北非三國共商衣索比亞復興大壩事宜 解除埃及擔憂被塞西點贊

本欄目為中東研究通訊《周觀中東》系列欄目之《北非地區一周觀察》。

據美聯社援引衣索比亞灌溉部聲明5月17日報道,埃及、蘇丹和衣索比亞三國達成初步協議,同意成立科學委員會,用以研究在建的衣索比亞復興大壩項目。新的科學委員會由三國大學的獨立專家組成,重點是大壩的運行和水庫的建築。每六個月,三國小組將輪流舉行一次會議,討論貿易和基礎設施以及大壩等區域問題。

衣索比亞復興大壩 來源:AFP

三國外交部長、灌溉部長及情報部門負責人於15日在亞的斯亞貝巴會晤,欲通過協商解決問題的糾紛。據埃及國家電視台官方網站16日報道,埃及總統塞西稱讚三國會談所達成的突破性進展,稱他得到的保證是「埃及的份額不會受到影響」,他說,「我們只是想把這些聲明轉變成程序,這樣才能有效談論我們理應履行的承諾。」

這項聲明打破了長期持續的僵局,起因於埃及擔憂復興大壩將影響河流下游的水量配比。衣索比亞斥資40億美元在青尼羅河上建造復興大壩,該項目將為一項水利發電計劃提供一個水庫,發電能力為6000兆瓦,相當於6座核電站。

利比亞

據美聯社5月14日報道,利比亞數名檢察官表示,他們已將20名科普特基督教工人的屍體交還給他們在埃及的家人。這些死亡者被「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在沿海城市蘇爾特(Sirte)的海灘上斬首。14日,屍體已由利比亞第三大城市米蘇拉塔(Misrata)被運往埃及。

據悉,利比亞當局10月在迦納找到了這些埃及人的屍體。直至他們於2016年棄城逃往內陸地區,蘇爾特曾長期是「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的根據地。

埃及

據埃及中東通訊社5月18日報道,埃及總統塞西已下令開放拉法(Rafah)與加沙地帶之間的過境點,以「減輕穆斯林齋月的負擔」。塞西17日晚些時候在Twitter上宣布,這是2013年以來開放加沙——埃及邊境最長的一次。他說,「我已指示有關機構採取必要步驟,在整個齋月期間保證拉法過境點開放,以確保減輕加沙地帶阿拉伯兄弟的負擔」。

拉法——加沙過境點 來源:Al Jazeera

據悉,拉法是自十多年前以色列對被圍困土地實施海陸空封鎖後,加沙190多萬巴勒斯坦人的主要出口。但在2014年塞西上台後,埃及基本上關閉了過境點。埃雷茲過境點(Erez crossing)是加沙人的另一個出口,由以色列管理,他們嚴格限制過境人數。

蘇丹

據蘇丹國家通訊社(SUNA)5月14日報道,蘇丹總統奧馬爾·巴希爾(Omar al-Bashir)批准了內閣的重大改組草案,其中包括8名部長、5名國務部長和10名州長的職位變動。官方消息人士告訴SUNA,具體細節將在周一晚些時候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今年4月,總統巴希爾曾發布總統令,解除外交部長易卜拉欣·甘杜爾(Ibrahim Gandour)的職務。

蘇丹總統巴希爾 來源:Reuter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東研究通訊 的精彩文章:

以向4名巴勒斯坦政治人物發話:不忠誠於我國,請走人!
瘋狂砸錢幾十億,東非之角為什麼成了海灣產油國眼中的網紅之地?

TAG:中東研究通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