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死川航之後,我們如何搭乘飛機?

生死川航之後,我們如何搭乘飛機?

搭乘飛機是現代人外出中越來越日常的事情,而川航事故,讓我們深切體會到意外來得有多突然。劉傳健那樣的英雄機長不會每次都有,幸運之神更不會每次垂青,所以,我們必須系統地了解搭乘飛機過程中一切與安全相關的事情,以十萬分的充足準備,來應對萬分之一的意外。

(unsplash,@Andreas Weiland)

飛機安全事故自有發生的機率,但如果我們遵守安全規則、養成良好的搭乘習慣,某種程度上會減少安全隱患,萬一意外發生,也的確可以大幅度減少傷害的程度。

首先,無論你坐過多少次飛機,落座後一定要認真聽乘務員的「安全乘機指南」,因為每架飛機的結構不盡相同。自以為是,就是在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其次,一定要搞清楚離你最近的緊急出口的位置。數一數自己座位與安全出口之間隔著幾排,這樣,即使機艙內煙霧瀰漫,也可以摸著椅背找到出口。

最重要的就是,盡量全程扣緊安全帶,因為意外發生時,誰也無法提前預知。

TIPS:

為什麼要打開遮光板,放直座椅靠背?打開遮光板可以讓乘客及時知曉艙外的情況,如有危險也可以及時採取行動。

為什麼乘務員安全演示時看起來很機械?她們一致的語言和動作,都是想讓乘客明白最重要的事項,發生緊急情況時乘客可以直接聽從指令。也就是說,乘務人員某種程度上是命令,不是勸導和遊說。

(unsplash,@Hanson Lu)

艙內失壓,氧氣面罩自動脫落,但戴上前記得要先下拉,否則不會供氧。

為什麼要關掉手機?航空公司必須嚴格遵守航空原則,即在飛行過程中要關掉任何個人電子設備,即使對飛機設備的干擾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飛機起落時不要使用電子設備,特別是不要戴降噪耳機,萬一發生緊急狀況,無法第一時間聽清楚機組人員的指示。

飛機上不要擅自更換座位,在辦理登機手續時,座位是根據「載重平衡」精心安排過的。

飛機失事後的 90 秒,是逃生的黃金時間。這個時間要做的是,要充分信任乘務員,在他們的安排下,有序地儘快逃離現場。

充分信任訓練有素的乘務員。《民航局手冊》規定:撤離時,乘務員必須大聲向旅客喊出撤離口令;撤離過程中,須有一名乘務員先行下機,在機下引導旅客至安全區;其他乘務員分別在前後艙門處在位指揮;待旅客撤離完畢,機組和乘務組才會撤至安全區。看完這些,你是不是放心了許多?

乘客需按乘務員的示範做好防衝擊姿勢。成年人旅客應身體前傾,頭貼雙膝,雙手緊抱雙腿,兩腳平放用力蹬地,繫緊安全帶;或兩臂伸直交叉緊抓前面座椅靠背,頭俯下,兩腳用力蹬地。

緊急撤離時不要攜帶任何行李。取行李耽誤時間,行李堵塞過道會影響撤離速度,跳滑梯時行李會劃破滑梯……撤離時,時間是以「秒」為計算單位的!

客艙如失火出現濃煙,旅客需謹記不要大聲呼叫,以免吸入煙霧;也不要驚慌失措全部湧向飛機的某一部分,會讓飛機重心失衡。

採取正確的跳滑梯姿勢。正常人從滑梯撤離,應雙臂平舉,輕握拳頭,或雙手交叉抱臂(也可雙手抱頭),從艙內跳出落在梯內時手臂的位置不變,雙腿及後腳跟緊貼梯面,收腹彎腰直到滑到梯底,站立跑開。高跟鞋、眼鏡、絲襪等都堅硬物品都可能妨礙逃生,要及時除去。

逃離飛機後迎風快跑,順風跑動的倖存者可能會受到二次傷害;飛機著火可能發生爆炸,離開滑梯後要迅速逃離飛機 100 米開外。

無論川航事件多麼驚心動魄,航空依然是遠程交通最安全的方式,而且它正在變得越來越安全。 30 年間,它的安全性提高了十倍。

據各種口徑的統計,飛機發生重大事故的機率約為三百萬分之一。按這個概率,即便天天坐飛機,也要一萬四千年才有可能遇上一次航空事故。只是飛機事故造成的社會影響更大,社交媒體的時代,每次飛機事故基本都會成為全球性的話題。

不過,我們先要破除一些迷思,再考慮萬一遇到意外如何面對:

飛機上的不同座位的安全程度相差無幾,安全性只取決於事故的嚴重程度和幸運,並不是前艙比後艙更安全,或者中間比兩邊更安全;

飛行過程中的安全概率是不一樣的,總體來說,飛機起飛爬升到巡航高度、下降著陸是最容易出緊急狀況的兩個階段,這兩段時間加起來將近十分鐘,所以有「黑色十分鐘」一說。約有四分之三的嚴重事故都是在這兩個短暫的飛行階段中發生的。

大飛機的安全係數並不比小飛機高多少,其執行的安全標準是基本一致的,人們對小飛機的安全性質疑多來自偏見。

此次川航3U8633 航班事故,英國已經發生過類似的飛行事故。我們也可以回顧一下歷史上那些重大的典型航班事故。當然不是為了讓我們恐懼搭乘飛機,而是為了遇到緊急事件時我們能更加冷靜地應對。

劉傳健做的第一件事是在鍵盤上輸入「7700」。這串數字會通過電波傳輸到地面監控中心,意思是,這架飛機已經陷入極大的危險,需要備降。

(川航 3U8633 航班出現緊急情況後,機艙地面一地狼藉)

(網傳川航 3U8633 航班副駕駛歷經高空失壓撕扯後的衣服)

類似這種驚心動魄的事件,國內外都有發生過。建立在這些驚險經歷基礎上的教訓和改進,也讓如今的民航整體變得更加安全。

1990 年 6 月 10 日,英國航空 5390 航班爬升至最高高度時,駕駛室的一塊擋風玻璃突然脫落,機艙內的氣壓急速下降,機長被吸出駕駛室……

GIF

(紀錄片《空中浩劫》中重現英航 5390 航班機長被吸出機外)

2009 年 1 月 15 日,全美航空的 A320 飛機剛剛起飛後,兩具引擎都撞上鳥同時熄火失去動力,機長沙林博格(Chesley SullenbergerIII)冒險讓客機緊急降落在貫穿紐約的哈德遜河上,被稱為「哈德遜奇蹟」……

(根據「哈德遜奇蹟」事件改編的電影《薩利機長》,圖為劇照)

1998 年 9 月 10 日,中國東方航空一架客機起飛後,機長倪介祥發覺前起落架不能收回,機務人員在腰上拴上繩子,從前起落架艙門口探出身體,用斧子敲打起落架,無效,最終飛機返航迫降……

2008 年 1 月 17 日,英國航空 38 號航班進機場時遭遇強風,發動機突然失靈,連駕駛室內的電子儀器都全部自動關閉,飛機只得靠剩餘速度滑翔降落。這是全球首架報廢的波音 777 客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芒 的精彩文章:

TAG:輕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