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別樣的精彩,早期時大彬等名家,製作的大壺你知道嗎?

別樣的精彩,早期時大彬等名家,製作的大壺你知道嗎?

在紫砂壺發展早期,主要是大壺,而不是我們現在常見的小壺。早期的大壺可以說,是紫砂壺發展的最早的昌盛期。

在博物館、拍賣會上均有紫砂早期大壺佳器,紫砂名家們的大壺同樣是精彩絕倫,如時大彬、陳用卿、蔣時英等。

故宮博物院 時大彬高執壺 高28.4cm

鐫刻:江上清風,山中明月

大壺與小壺對比圖 香港茶具文物館

時大彬與陳繼儒、王世貞等名士交遊,受文人審美觀的影響而改做小壺,自此小壺開始流行。這亦是時大彬對紫砂發展的重要貢獻之一。從時大彬款的紫砂壺傳器來看,其所制小壺的容量,均在三百至五百毫升,而非一兩百毫升的容量,並不是現在我們所認知的小壺。

明末 陳用卿鏤空鈕大圓壺

高25.2cm,寬31.8cm 2016成交價161萬元

山空何所見, 一片白雲生。丁丑年 用卿古式

明代周高起《陽羨茗壺系·雅流》載:「陳用卿,與時(蔣時英)同工,而年技俱後。······落墨拙,用刀工。」清代吳梅鼎《陽羨磁壺賦》載:「尚彼渾成,僉曰用卿醇飾」,即指陳用卿的茶壺渾然天成,醇厚堅緻。

陳用卿 金錢鈕大圓壺 高30cm、寬34cm

2013成交價299萬元

此種大壺的形制,氣勢雄渾,高蓮子壺身,環把三彎流,高蓋飾以明式如意紋,有的腹部配飾弦紋,鏤空金錢鈕具有畫龍點睛之效。從現有傳器看,可推測此壺形製為早期大壺的流行式樣。

時大彬 直筒大壺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隱元禪師東渡日本 攜帶的大彬款大壺

隱元禪師大彬款大壺 京都萬福寺藏

我們回溯紫砂發展的初創時期,看時大彬等名家製作的紫砂大壺,這些大壺一般高20~30厘米,體型碩大。這些大壺亦是代表了一個時期的特點,由於體型大,在成型過程中,有的會用到木模來准形。

明末 螭龍鈕四方大壺 款識:將、時

高20.6cm,寬26.8cm 2016成交價46萬元

明代周高起《陽羨茗壺系·雅流》載:「蔣伯荂,名時英,四人(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蔣伯荂)並大彬弟子。蔣後客於吳。陳眉公為改其字敷為荂,因附高流,諱言本業。然其所作,堅緻不俗也。」

明末清初 菊瓣大壺 2016成交價

80.5萬元

高22.1cm,寬30.8cm

時大彬大圓壺 成交價

5,865,000元

高18.5cm,寬26.5cm

這些早期名家製作的大壺,數量稀少,亦是藏家們追捧的對象。這些歷經數百年光陰的經典傳器,向我們展現了紫砂發展最早的輝煌,不禁遙想那是泥與火怎樣的激情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 的精彩文章:

黃龍山四號井!被無數人追捧的泥料!
九型人格決定你喜歡什麼樣的紫砂壺!

TAG:紫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