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吹糖人,「氣球」之上的捏塑

吹糖人,「氣球」之上的捏塑

像氣球一樣,吹氣膨脹;又像泥塑一樣,捏塑成型;還像普通糖果一樣,可供品嘗。這是中國一門獨特的民間技藝——吹糖人。

如果說動畫電影、毛絨玩偶、電動玩具構成了這一代中國人的童年記憶,那麼向前回溯幾十年的時光,那時人們的童年也不乏亮色。在那時,吹糖人的小攤前從不缺少孩童的身影,吹糖人手藝人魔術般的技藝,頃刻間就將一團軟糯的糖坯變成造型各異的糖人。不僅可以拿在手中可以把玩,還可以品嘗美味的糖果,整個製作的過程也充滿驚喜與趣味。

吹糖人的稱呼里雖然有「人」,但是糖人的造型還是以各類動物為主,最常見的有豬牛羊龍虎等十二生肖形象,而最受歡迎的,當屬來自於《西遊記》中的「孫猴」形象。

吹糖人的原料「糖稀」由蔗糖和麥芽糖加熱調製而成。由於吹糖人多是現場製作,「糖稀」需要時刻保持熔融狀態。舊時的吹糖人手藝人時常走街串巷,挑子一頭是一個帶架的長方櫃,裡面有一個小炭爐,其上就是一直在加熱的「糖稀」。

這是一門與時間賽跑、與原料性質變換速度賽跑的藝術。吹糖人的神奇之處在於,它相當在吹脹的「氣球」上做捏塑,只不過它的原料比氣球更具可塑性。手藝人需要在糖坯變硬之前的很短時間內,將之吹膨至合適的大小,並捏塑出相應的造型,非常考驗手藝人的氣息控制和捏塑手法。不斷吹氣的過程帶給糖人相對圓潤的線條,同時也帶來了千變萬化的趣味造型,也考驗著手藝人的應變和即興創作能力。

時至今日,時代的進步改變了如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往走街串巷的吹糖人手藝人的身影再難尋覓,然而吹糖人的技藝卻並未失傳,相對尋常的舊時玩物,吹糖人是活的技藝。對於長輩來說,每當看起晶瑩剔透的糖人,總是會喚起塵封已久的童年記憶;而對於今天的孩童來說,吹糖人的高超技法和妙趣橫生的吹糖人作品,至今仍能給他們帶來歡樂和驚喜。

2008年6月7日,以吹糖人、糖畫等為代表的糖塑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吹糖人,曾經為無數中國人的童年送去歡樂,根植於市井生活,具有深厚的民間基礎,經過時光的打磨,至今仍然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和不朽的藝術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體驗苗族祭橋風俗 傳承弘揚黃平非遺
特朗普:多名總統曾承諾駐以使館遷址 只有我做到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