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科舉入仕的難度有多大?一層一層剋扣,怪不得范進會瘋

清朝科舉入仕的難度有多大?一層一層剋扣,怪不得范進會瘋

提起范進我們都知道是那個中了亞元而發瘋的舉人,但是在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們不免會有一些疑惑。那就是為什麼范進僅僅是一個廣東省的第七名就有人送米送面,甚至還有送房子送地的。而范進也因此高興的發瘋呢?

這就要說一下清朝時期的社會現象了。就說說范進考中的這個第七名代表著什麼吧。雖說總有人把高考稱為現代的科舉,但其實這二者是不可相提並論的,在古代科舉對人生活的影響更加的大。

首先就是階級完全的改變。在清朝考中舉人之後會有一系列的特權,衣服可以用皮毛、錦繡等裝飾,而平民百姓無論多有權勢都是不允許的。再有就是當時只有舉人才有資格參加官府舉辦的對孔夫子的祭祀活動,這在當時讀書人眼裡是完全的盛會了。

再有就是當時的舉人也就是士紳階級是和百姓在政治上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階級,單說遇到官司的時候,士紳往往都不用親自上堂,只需要派一個僕人過去便可以解決。就算是士紳真的是主犯的話,普通的官員也是無權進行批判的,因為兩者平級,想要判罪只能先把士紳的身份去掉,而這點要請示學政機關。

所以在清朝的時候士紳的身份其實是非常難得的,在加上清朝時期所獨特的科舉制度。那就是官員同樣可以參加科舉。這樣一來科舉制度就沒有那麼公平了,官官相護的現象非常的嚴重,所以在當時想要中舉人就更是難上加難的一件事。

就說比較出名的一次科舉作弊事件吧,丁酉弊案可以說是清朝最大的一次科舉作弊時間,而這次作弊時間牽連到的考生多達上百人,最終朝廷也只能把其中的主謀進行斬決,從犯進行流放,可見在清朝對科舉作弊是屢禁不絕的。

有些人可能會把現在的高考與當時相比,其實現在的高考要相對來說公平的多,無論家中多有勢力也只能憑藉自己的能力去考試,想要作弊可以說是比登天還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楓歷史閣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親哥哥和親妹妹結婚生的孩子怎麼樣?說一個人,家喻戶曉
靖難之役後建文帝去哪裡了?史書不準確,朱棣才是大騙子

TAG:靈楓歷史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