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海外,我給孩子講中國歷史

在海外,我給孩子講中國歷史

少年時期,就喜歡中國歷史。喜歡那些那些鐵骨錚錚的英雄、計謀百出的智者,喜歡那些刀光劍影、唇槍舌劍……

待到年紀稍長,更是從裡面讀出了厚重和深沉、智慧與指引。

有了孩子以後,從他能聽明白故事開始,就一直在給他講類似四大名著和五千年歷史故事之類的故事。移民到加拿大以後,也一直不曾中斷。

移民加拿大之後,擺在我們眼前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孩子還小,在國外的環境長大,接受的必然是純粹的西方文化,將來長大後,對事物的理解,必然和我們截然不同。

而且,作為家長的我們也不希望看到,將來有一天,孩子們或許會發現,雖然他們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但是他們並不能完全理解當地人的理念、想法,感覺融入不到他們裡面去。於是他們可能會困惑,甚至自卑。

作為父母的我們,當然不希望這樣,而是希望他們自信、快樂。

這裡,我選擇了繼續教孩子中國歷史。我希望告訴孩子一個道理,那就是,你有你獨特的文化和習慣,我也有我獨特的歷史與風俗。我可以了解你,你也應該了解我,我們是平等的,不需要誰融入誰。

而且,我希望通過給孩子講中國歷史,讓他能慢慢理解,他的祖先、他的前輩,是如何生存、發展的,希望他們能明白,為什麼中國人有時會這樣,有時會那樣。

後來,索性開始當起了中文老師,給更多的孩子們講歷史故事、名著故事、成語故事等等。看著孩子們隨著故事裡的人物歡笑、氣憤、著急、開心等,自己也更加了解到,這五千年的中華歷史,是祖先留給我們多麼豐厚的一筆財富。

加拿大是孩子的天堂。這裡上學輕鬆,孩子們有大量的時間玩耍,所有的老師幾乎都是友好,甚至是放縱的。尤其是學中文這樣沒有任何考試壓力的課外班,孩子們就更是放鬆和隨意。這樣也就造成了,老師必須憑藉課堂內容本身,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也就是要提高孩子們的興趣。

同時,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很強,想要讓孩子們完全按照老師的思路配合,是不可能的。這時,感覺手邊的現成的歷史故事書不夠用了。

例如,在給孩子們講「完璧歸趙」的故事時,孩子們提出疑問,這塊和氏璧不是楚國人卞和發現的嗎,怎麼又到趙國了?它是怎麼到趙國的呢?這個問題,問的我都愣了一下。幸虧似乎當年讀過一篇文章,模模糊糊的記得一點,於是一邊籠統的給孩子們講了一下,一邊汗顏的告訴孩子們,這個答案不見得準確,我需要課後再查查資料。

類似的事情發生過數次。

於是開始自己動手給孩子們編寫教案。後來想到,既然是寫,何不索性完完整整的編寫一本中國歷史故事呢。反正自己本來就喜歡讀,喜歡寫。大不了花個3-5年的時間,慢慢寫唄。這樣,一來可以完善自己的歷史知識結構,豐富自己的知識;二來掌握的細節多了,自己要是能夠做到融會貫通,就能夠更好的給孩子們講故事了。

於是在朋友的鼓勵下,開始準備資料,撰寫大綱,動手寫了起來。

在國內的時候,我和妻子就都很喜歡讀書,所以移民過來的時候,帶過來差不多4000本書,其中就包括全套的二十四史和其他很多和歷史相關的書籍。

開始動手寫之前,又專門翻了翻《史記》、《資治通鑒》、《戰國策》、《呂氏春秋》等書,結合網上能查到的大量資料,就這樣,開始一邊教孩子們,一邊寫起了歷史故事。

從去年暑假開始,到現在,先秦部分寫完了。寫作過程中,經常自己會嚇自己一跳。原來自己有那麼多歷史事件不知道!原來記憶中感覺非常準確的事件卻記錯了!原來自己曾經感覺早就了解了的知識,卻連皮毛都算不上!

於是我試著去重新理解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莊子……於是我再次閱讀《論語》、《孟子》、《莊子》,還有像屈原的《離騷》、荀子的《勸學》、李斯的《諫逐客書》……

於是我有意的在課堂上,在孩子們能聽懂的情況下,和孩子們開始討論,討論宋襄公之仁是真的愚蠢還是另有所圖;討論田忌賽馬,以下駟對上駟是不講誠信破壞規則還是運籌帷幄智計百出;討論紙上談兵的趙括是真的一點本領都沒有還是迫於無奈;討論為什麼孔子、孟子能周遊列國,屈原卻寧可自沉於汨羅江也不離開楚國……

兒子因為從小受我和妻子的熏陶,歷史知識更深厚一些,所以我和他更是可以談孔子的仁、孟子的義、墨子的兼愛非攻、莊子的超脫逍遙……

我和孩子最喜歡的一種遊戲就是,晚飯後,天氣晴朗時間空閑的時候,一邊在林間、草地上散布,一邊或者講述故事,或者討論問題,或者互相出一些犄角旮旯的歷史知識問題,互相難為對方。

孩子的歷史知識雖然不如我豐富,但是架不住腦子活躍啊。例如有一次,孩子突然問我,每個皇帝或者國王,都不是妖怪,但勝似妖怪,為什麼?看著我茫然不解的樣子,孩子得意的告訴我,那是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很多臂膀。你看,每次一有重要的臣子死了,皇帝或者國王都會傷心的說,如同斷掉了自己的一個膀臂。即使死了好幾個,每個都會這麼說。

看著我哭笑不得的樣子,孩子興奮不已。

我和孩子,都樂在其中。

如果您覺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觀之處,

敬請推薦給友人,並請關注此微信公號,再次拜謝。

您能看到所有推送過的文章及第一時間收到新文章。

作者簡介:李永田,從事中國傳統文化普及、教育、創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國傳統文化類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國古文鑒賞》、《中國歷代散文名篇鑒賞》、《國學經典》(詩、詞、曲、賦四冊)、《唐宋名家詩詞賞讀》(全十二冊)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縱覽上下五千年的隱秘幽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禾田講古 的精彩文章:

最後的輝煌:李牧兩敗秦軍│181

TAG:青禾田講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