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力」有多大?
「一波三折」究竟是怎麼「波折」的?
孟姜女到底姓什麼?
張飛的「丈八蛇矛」是什麼武器?
關公的大刀有多重?
這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見的常識,你真的清楚地了解嗎?
今天就先來看看「洪荒之力」吧!
「洪荒之力」有多大?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中國游泳選手傅園慧一句「洪荒之力」,不但讓她本人一舉成為超級網紅,也無意中把「洪荒之力」這個詞炒得熱火朝天。「洪荒之力」風靡一時,網上有許多人在用這個詞,流行網文、自媒體報道和「標題黨」們也是張口就來,甚至在許多平台上,已有人或引經據典,或插科打諢,給「洪荒之力」做起訓詁來。
GIF
傅園慧說:「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了。」
四個字中,「之力」兩個字沒什麼需要多解釋的,但凡在中國擁有相當於小學畢業文化水準的,都該知道「之」在這裡是「的」,力則是「力量」。要訓詁,自然只能把力氣花在「洪荒」二字上。
話說一百年前,中國最普及的兒童讀物是三本小書,曰《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即便販夫走卒,認不得幾個大字的人,這三本小書也能背上小半本。「洪荒」二字,就赫然出現在《千字文》的頭兩句,即「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不過,《千字文》的編纂者是南朝梁的周興嗣,對於一個有幾千年文字歷史的國家而言,實在算不得太古老,且大家也都知道這部書實在有些「不夠檔次」,一些訓詁愛好者絞盡腦汁,「使出洪荒之力」,考據出「天地玄黃」出自《周易》,「宇宙」出自《淮南子》,而「洪荒」呢,則被說成是出自西漢末年揚雄所撰《太玄經》。
「天地玄黃」和「宇宙」都是「洪荒」前面的文字,和「洪荒之力」可以算沾邊。其中「天地玄黃」出自《易經·坤文言》,原文是「天玄而地黃」,按照《說文解字》和《小爾雅·廣詁》的解讀,「玄」是黑里透紅,「玄」「黃」分別指「開天闢地之初」天和地最初的混沌顏色。
「宇宙」呢,則的確出自《淮南子》,《齊俗訓》中說「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天文訓》中則說「道始生虛,虛廓生宇宙,宇宙生氣」,通俗地說,「宇」是空間概念,「宙」是時間概念,合在一起則意味著「四面八方腳下、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
問題在於,和「洪荒之力」有直接關係的「主菜」——「洪荒」兩個字,揚雄版《太玄經》中根本沒有。
筆者曾把薄薄一本小冊子從頭翻到尾,不論正文、訓詁,都看不見「洪荒」二字在哪個地界藏著。
難道是筆者的版本不對?為查個究竟,筆者在網上找到了所有能找到的六七個《太玄經》電子版,直接用關鍵詞搜索的辦法考證,答案是「真的沒有」。
此次網路搜索的意外收穫,是發現台灣學者劉宗平先生2014年12月發表於《中華科技史學刊》第19期的文章《天地玄黃試釋》,其中談到考據「洪荒出自《太玄經》說」時稱,他在「網頁資料」上看到有人說「洪荒之世」是揚雄《太玄經》里的文字,就「遍查《太玄經》和《漢書》的內容」,卻「不見『洪荒』或『洪荒之世』的蹤跡」——很顯然,說「洪荒」典出《太玄經》是一種誤讀,或再說明白一些,是始作俑者的誤讀或杜撰,以及隨後跟風「裝十三」者的取巧和懈怠。
既然「洪荒」並非出自《太玄經》,那麼就只能從《千字文》的字面上來理解。根據《千字文》的註解,「洪」的意思是「大」,「荒」的意思是「久遠」,「洪荒」合在一起,則是廣大而久遠的事物。
中華蒙學經典叢書《千字文·弟子規》書影,中華書局出版
《千字文》是兒童識字課本,講究全文無一字重複,且還要押韻,因此文章的意思就顯得有些半通不通的,不但一般人看得暈頭轉向,即便大學者也往往只能猜個大概,比如胡適先生,就在其《慈幼的問題》一書中困惑地說,「又如《千字文》上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我從五歲時讀起,現在做了十年大學教授,還不懂得這八個字究竟說的是什麼話」。當時胡適先生正推崇白話文教育,這幾句帶有一定情緒,當不得真,其實作為一篇兒童讀物的開篇,這八個字形容的,無非是古老、原始的「開闢之初」,「洪荒」和「宇宙」一樣,是用於形容「天地玄黃」時究竟是怎樣的狀態的形容詞。
很顯然,不論按照古人或現代人的思維模式,「天地玄黃」都是指既混沌又原始的狀態,屬於世界和人類的「嬰兒期」,如果非要用「洪荒」這個詞來形容一種「力」,那麼也只能是一種既混沌又原始的力量。按照古人的傳說,「天地玄黃」時人類的武器,不過盤古的一把石頭斧子,要等到「黃帝作五兵」,人類的戰鬥力才慢慢強大起來;而按照今天讀者們的知識面就更容易理解了——且不說天上的隱身戰機,海里的航母和地上的坦克,就算最大眾化的槍炮彈藥,也比「宇宙洪荒」時的石斧、骨箭鏃和木棍強大得太多。那麼,「使出洪荒之力」究竟是多大的力氣?趕時髦用「洪荒之力」形容自己用了很大力量,又算不算誤讀?
2015年,仙俠玄幻劇《花千骨》中,趙麗穎飾演的花千骨劇照。「洪荒之力」一詞被用於指代劇中最強神力,一時風靡網路。
傅園慧隨口用了「洪荒之力」,很可能是不小心從網文中看來的,而劉宗平先生也說,自己至少在2014年就看到了「洪荒典出《太玄經》」這一莫名其妙的誤讀說法,而這種說法來自「網頁資料」。筆者好奇,在網上隨手一搜,的確找到了好幾本這樣的東西,比如署名「邪炎之妖」的《洪荒之鴻蒙大道》,說有一本《洪荒太玄經》,署名「半斤桃園」的《太玄經》則確鑿出現了「洪荒之世」的說法,署名「小盜非盜1」的《白首太玄經》說「洪荒之世」出自揚雄;署名「醉卧花間」的《太玄經》章節目錄中則赫然出現「洪荒獸神」的名目……很顯然,所謂「洪荒典出《太玄經》」,真相不過如此,而這無數有口無心,沿用這一錯誤說法的網文作者中,究竟誰是錯誤典故的「原創」,恐怕就算使出「洪荒之力」,也很難查個水落石出了。
你知道的常識可能都是錯的


TAG:中華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