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昭壽春平叛,面對嚇死自己哥哥的文鴦前來投降,司馬昭是如何處置的?

司馬昭壽春平叛,面對嚇死自己哥哥的文鴦前來投降,司馬昭是如何處置的?

原標題:司馬昭壽春平叛,面對嚇死自己哥哥的文鴦前來投降,司馬昭是如何處置的?


話說在司馬昭大兵圍住了壽春城之時,壽春城中東吳守軍的將領全懌的侄子全輝、全儀因為在老家建業作姦犯科惹上了官司,為了逃避懲處,這二人居然帶著母親連夜渡江投奔了司馬昭。面對這兩個前來投奔的二貨,司馬昭營中的軍師鍾會便決定藉此機會定下計謀,瓦解甚至攻破壽春的聯軍。


鍾會暗中以全輝、全儀的名義寫信,謊稱說是吳國皇帝孫亮因為全懌等人不能拿下壽春而暴怒,要殺盡他的家人,故而才逃往北方投靠了司馬昭。然後派遣全輝、全儀的家人進城送信給全懌。

全懌等人看到書信,信以為真,內心被畏懼和害怕所佔據,於是帶領所轄軍隊數千人出城投降。這麼多人一投降,對壽春守軍來說可以說是震動不小,全都驚愕不已,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而投降的這些人都受到了司馬昭的禮遇,從此城中的諸葛誕開始人心渙散。


其實這個計謀能夠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是全輝、全儀的家人進城給全懌送的信,全懌也就毫不猶豫的相信了。其實他要是多動一動腦子想一想,自己是在外的統軍大將,即便是皇帝因為戰爭進展的不順利,最多是把自己的家人抓起來做人質來要挾自己。如果通過直接殺害自己全家的辦法,傻子都知道這樣做只能是逼自己造反,再愚蠢的君主也不會如此。更何況這麼大的事,吳國朝廷中也不是烏合之眾,明白人大有人在,這麼愚蠢的決策不可能是真的。正所謂「謠言止於智者」,這件事也就從一個側面說明全懌不是個聰明人,同時也說明了全懌對於新君孫亮沒有足夠的了解和信任。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甘露三年(258年),諸葛誕、文欽、唐咨等人在被圍困期間製造出了許多進攻的武器器具。正月初七,諸葛誕、文欽等人率軍帶著這些器具出擊,進行突圍,連續持續了五六天,不分晝夜,強行從南面突圍。圍城的軍隊從高處用投石車投射石塊,用火箭燒毀進攻器具,箭石如雨,屍首遍野,鮮血流滿塹壕。結果仍然不能突圍,再次被魏軍抵抗住,無奈之下,只好又退回壽春城內。

這下諸葛誕和文欽等人可頭疼了,再加上城內糧食日漸短缺,出城投降的人也越來越多,甚至累計多達幾萬人。文欽想把北方人全都驅趕出城去,以便節省糧食,與吳國軍隊一起堅守。諸葛誕自然不能接受這個意見,因此兩人產生極大不合。


其實原本文欽與諸葛誕就有矛盾。只是因為起事反叛司馬昭這件事才臨時聚集在一起,如今事情越是不順利,越是緊急,彼此就越不相信對方,相互猜疑。文欽對諸葛誕什麼事都要策劃一番感到很不耐煩和不滿,終於在一次意見相左時,兩人大吵一頓,諸葛誕盛怒之下親手殺了文欽。


文欽死的時候,他的兒子文鴦、文虎正在城中領兵,聽說父親文欽被殺後,便招呼屬下眾人趕赴現場,但是他們的部下們沒有人聽他們兩兄弟的號令。於是文鴦、文虎只好獨自逃出城,去投奔司馬昭。



對於文鴦、文虎的投奔,魏國的軍中官兵要求殺死這兄弟二人,司馬昭下令說:「文欽罪不容赦,他的兒子當然也應該殺死。相信我,沒有人比我更想殺死這兄弟倆,尤其是文鴦。但是,這事兒不能這麼辦啊。文鴦、文虎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降,目前城池還未攻下,如果殺了他們倆,那無異于堅定了城中官兵死守的決心。」於是,司馬昭赦免了文鴦、文虎,並且讓他們率領幾百名騎兵到城外巡迴呼喊:「文欽的兒子都沒有被殺,其他人還怕什麼呢?」與此同時還上表起奏,任命文鴦、文虎為將軍,賜關內侯的爵號。後來城破之後,司馬昭讓文鴦兄弟二人殮葬文欽, 並佩給二人車牛。

在文鴦、文虎圍著壽春城喊話勸降的時候,司馬昭觀察到城上的守軍雖然手持弓箭卻引而不發。意識到城內的守軍已經軍心渙散,就是說攻城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對手下眾將說:「可以攻城了。」


於是在二月二十日,魏軍開始攻城,當天壽春城便被攻破。城破時,諸葛誕率領數名騎兵從小城門逃出,但是被時任大將軍司馬的胡奮的手下士兵發現,將其圍住殺死。諸葛誕死後,也被誅滅了三族。



諸葛誕麾下有數百部下在壽春被俘,堅決不降,並且說:「為諸葛公死,不恨。」行刑時排成一列,每斬一人都招降下一人,但始終無人投降。(在這裡順便交代一下,諸葛誕和諸葛亮、諸葛瑾不是一家人,但是同族,屬於遠親,諸葛誕和諸葛亮同是諸葛豐的後人,是諸葛亮的族弟。換句話說200年前是一家。)


壽春城中的吳將唐咨、孫曼、孫彌、徐韶等都率部下投降,司馬昭上表給他們加封爵。城中士卒飢餓有病的,向他們提供糧食醫藥。有人建議司馬昭說:這些吳兵必然不肯為我們效力,應該把他們活埋了。司馬昭說:「放他們回去,才顯示出大魏的寬宏大度。」然而後來並沒有放他們回家,而是將他們遷徙到了三河。料理好所有事宜後,司馬昭於當年四月率軍回到京師。

淮南三叛,司馬懿的應對是防患於未然,在叛亂還沒有發生前就杜絕了隱患,兵不血刃就逼得王凌隻身投降,戰爭還沒開始就結束了。司馬師則是以少量兵力親征,以優秀的戰略計劃導致毌丘儉和文欽兵敗逃奔東吳,雖然司馬師最終因受驚嚇,眼疾加重而死,但是屬於意外。到了司馬昭平定諸葛誕的叛亂時,可謂是調動了全國各個地方的部隊,並攜小皇帝曹髦親征,以兵力優勢,大軍圍城,歷時十個月之久,才終於將叛亂平定。從這三次平叛,不難看出,司馬懿的才智和能力要高於司馬師,而司馬師又要高於司馬昭。因此後世在評價司馬昭的時候,都認為司馬昭是司馬家父子三人中資質最為平庸的一個。


不過,無論如何,司馬昭此次平叛大獲全勝,立下大功,於是在這年(甘露三年(258年))五月,曹髦增加司馬昭封邑一萬戶,食三縣租稅。兒子中沒有爵位的都封為列侯。七月,司馬昭上奏錄用前世名臣元勛的子孫,量才任職。


到了第二年,甘露四年(259年)六月,司馬昭將荊州劃分為兩部分,設置了二個都督,由王基鎮守新野,由州泰鎮守襄陽。命石苞都督揚州,陳騫都督豫州,鍾毓都督徐州,宋均監管青州各項軍事。


司馬昭大權獨攬的按照自己的意志管理和規劃著魏國的發展,然而他忽略了一個人的感受,就是現任的小皇帝曹髦。曹髦自13歲登基即位以來,一直在勤奮的學習歷史先賢們是如何為人處世,歷史上著名的皇帝們是如何治理國家的。隨著他不斷的學習,以及冷眼旁觀司馬昭手握大權的表現和所作所為,他越來越認識到自己就是個傀儡皇帝,就是司馬昭手裡的牽線木偶。這讓他感到無比的痛苦和絕望,尤其是到了甘露五年(260年)這一年,曹髦已經長到19歲了,這個年紀放到現在也已經是成年人了。自己是如何當上皇帝的,前任皇帝曹芳是如何被廢黜的,這些事時常提醒著曹髦,每次想到這些,性情有些急躁的曹髦愈發迫切的想要急於從司馬昭手中收歸皇帝的大權,缺乏耐心的他終於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

淮南三叛,司馬懿兵不血刃,司馬師獲勝卻因此喪命,看司馬昭如何應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興替 的精彩文章:

貪立功曹爽伐蜀,避衝突司馬裝病——司馬懿
司馬師當權時,司馬昭又在做什麼?

TAG:知興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