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崔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心情鬱悶時,就出去走走吧!

崔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心情鬱悶時,就出去走走吧!

提到「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大家有可能會知道這是《黃鶴樓》中的名句。其實他的作者是崔顥。下面讓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崔顥,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一位著名的盛唐詩人。古籍《舊唐書·文苑傳》把他和王昌齡、高適、孟浩然並提,但是他一身在宦海浮浮沉沉,可惜鬱郁不得志。他才思敏捷,寫詩的技藝很是高超,但是由於他喜好飲酒和賭博並且與女性的艷情故事為人所不齒。因此在仕途上他是難以得到重用的,雖然說早年的他作品經常陷於柔靡浮艷的怪圈之中,但是例如《長干曲》等作品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崔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心情鬱悶時,就出去走走吧!

後來他開始廣泛地遊覽山川,經歷邊塞,精神視野煥然一新,風格一變而為雄渾自然。曾經在黃鶴樓寫下《黃鶴樓》一詩,影響很大,令人嘆服。據說「詩仙」李白都佩服得為之擱筆,進而發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讚歎。從這則軼事中我們能夠看出崔顥令人驚嘆的才華,以及他獨特的觀察與思維角度。

作為一個盛唐時代的詩人,崔顥的詩歌更能夠有一種雄渾遼闊的感覺,自然而然之中,有一種奇妙清新的感覺。儘管崔顥的個人生活比較複雜,但是才華橫溢的他卻將自己的獨特經歷與深刻思考創造清新勁健之美。無論是「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同是長幹人,生小不相識。」,還是「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這些《長干行》的精妙語句都飽含著豐沛的感情,而且其中的細緻描摹的形象都讓人難忘。其中清新的民歌風格也是兩人耳目一新,所以這些輕快的語句一直流傳到現在。

崔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心情鬱悶時,就出去走走吧!

在遊歷山川江河之中,儘管崔顥最初的目的也不過就是追名逐利,但是一見到西嶽的巍峨崇高形象和高邈出世的境界,也非常受感動而對自己的世俗的觀念的慚愧。他感嘆自己為什麼要這樣辛苦地為自己的功名利祿而奔波。在這個開闊自己心境,拓寬自己的視野的經歷之後,崔顥的詩歌也就與以前有所不同了。在這之後的崔顥寫遊歷山水、登臨懷古的詩,很善於將山水景色與神話古迹巧妙地結合起來,使意境具有空遠寥廓的空間感和悠久漫長的時間感,更加瑰麗神奇。

下面這首詩就是在天寶(唐玄宗年號,也即公元742—756年)年間二次入都,崔顥在路上就路過華陰之地。面對崇山峻岭這高妙的境界,他就內心裡充滿了感慨,於是將自己內心裡的感慨寫進了下面這首《行經華陰》之中:

岧嶢太華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雲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關險,驛路西連漢畤平。

借問路傍名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

——唐代 崔顥 《行經華陰》

崔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心情鬱悶時,就出去走走吧!

剛開始一句就是一種寥廓空遠的境界,給人一種遼遠的境界。首句寫在高峻峭拔的華山上俯視京都長安城,三座高聳的山峰遙遙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的。「岧嶢」兩字更加具體形象地寫出了華山的高峻,使「俯」字更具有一種神力。詩人從總貌轉入局部描寫,以三峰作為典型,落實「岧嶢」。其中「削不成」三字蘊含有「人間刀斧俱無用,鬼斧神工非巨靈不可」的意思,在似乎純然寫景中暗含神工勝於人力,出世高於追名逐利的旨意。接著下面一聯「武帝祠前雲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路過華陰時,正值雨過天晴。崔顥還未到華陰,先已遙見三峰如洗。到得華陰後,平望武帝祠前濃密煙雲,聚而將散;仰視仙人掌上一片青翠,隱隱約約卻已經顯現,都是新晴新沐的醒目氣象。

崔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心情鬱悶時,就出去走走吧!

接著頸聯「河山北枕秦關險,驛路西連漢畤平」開始描寫自己的浮想聯翩,寫了想像中模模糊糊的幻景。這是眼中所無而意中所有的一種景色,是詩人在直觀的基礎上加以馳騁想像的一幅寫意畫。其實在華山下能看到黃河與秦關是不可能的,但是遊歷過山水自然而使心胸有所豁達的詩人「胸中有丘壑」,生花妙筆之下是可以寫出這等雄渾的畫面的。

尾聯「借問路傍名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作者在這裡運用了曲筆——他沒有將自己的心意直說,反向旁人勸喻,顯得隱約曲折。崔顥感嘆自己這麼長的時間都在為自己坎坷的仕途疲於奔命,其實這是多麼徒勞無益的,何如「學長生」那樣自由悠閑。結尾兩句是從上面六句自然而出的,因而顯得瀟洒自如,自然而不造作。

崔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心情鬱悶時,就出去走走吧!

崔顥在這首詩里將那神奇美妙的神靈古迹與鍾靈毓秀的山河勝景於一爐,詩境雄渾壯闊而富有意蘊,令人感覺已經雄渾闊大。他深深地為眼前的美妙自然風景所深深陶醉,進而覺得自己的境界更為空闊了。

文|青舟(三度平台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叄度 的精彩文章:

秦觀的惆悵悲涼與落寞酸楚,全在這首充滿春愁的《卜運算元》里……
靜水流深,滄笙踏歌(41):箭在弦上,一觸即發,危在旦夕

TAG:叄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