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鬧了八年?

安史之亂為什麼會鬧了八年?

原標題:安史之亂為什麼會鬧了八年?


其實刨開安祿山剛造反時,唐玄宗神助攻枉殺高仙芝、封常清,瞎指揮導致哥舒翰潰敗的行為的話。就算是到了安史之亂的第三年,極有希望提前平定叛亂。


此時的局勢是,安祿山死了。長安、洛陽收復了。


叛軍的第二號股東史思明宣布降唐。雖然很快復叛,但至少這麼一折騰,叛軍分裂了。


然後,唐肅宗集結十個節度使,圍剿安慶緒。

在此之前,唐軍一直採用廣平王李俶(即後來的唐代宗李豫)虛領總指揮跟著鎮場子、郭子儀擔任副指揮實際指揮全軍的格局。


而這種格局,唐肅宗睡不著覺。


一怕李俶經常和這些宿將混在一起,形成尾大不掉的勢力,也學他來一個丟開老爹稱帝的行為,那咋辦?還真沒辦法。所以,太子李俶必須叫回長安,爸爸給你冊封太子,乖乖在長安待著。


二怕郭子儀功高蓋主,大夥都只認識老郭,老郭要是學老安,咋辦?


所以,十節度圍剿安慶緒時,唐肅宗表示,這一仗就不要統帥了,廣平王不去了。副元帥也不設了,如果沒有元帥,那麼副元帥不就是元帥,所以不設了。


但是十個節度使各自為戰,那不扯了皮了,總要有人籌劃全局吧。


於是唐肅宗讓他信任的太監魚朝恩,做「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做十個節度使,外加一個僕固懷恩帶著的借來的回紇兵的聯絡員。


……


然後十個節度使,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互相扯皮。


反正就是一團糟,但這時候雖然糟糕,但總算還是有希望的,畢竟尼瑪泰山壓頂,兵力絕對優勢嘛。

安慶緒熬不住了,求史思明拉一把。


史思明來了,但他看到唐軍勢大,於是駐足於魏州(大名縣)觀望。


這時候李光弼本能地覺得戰機來了,於是去找「聯絡員」魚朝恩,說公公,史思明來了。我們兵力占絕對優勢,抽調部分兵力專門盯著史思明咋樣?


魚公公表示,玩蛋去。


然後史思明就這麼沒人管。


這時候,大夥扯皮把李嗣業扯煩了,李嗣業自己率軍攻城,結果戰死了。


然後史思明發覺唐軍指揮不一、互相扯皮的毛病了,於是大膽地派小股部隊襲擾唐軍糧草。


由於史思明派出的都是小股部隊,唐軍陣營各將都以為這就是史思明最大的膽兒了,畢竟尼瑪此時唐軍號稱有步騎六十萬,雖然都對不能統一指揮有怨言,但誰也不敢提意見,都這麼瞎混,準備等安慶緒斷糧後主動投降。


結果,史思明率軍直接突襲。唐軍遠遠看到史思明大軍,以為是友軍……這就是沒有統一指揮的好處,因為大夥誰也不知道友軍都在忙啥……


於是,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就這麼被史思明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魯炅直接戰死。

郭子儀立刻組織列陣,結果沙塵暴來了,導致郭子儀和史思明雙方都無法作戰,於是各自在混亂中組織撤退。


然後唐軍上下都互相傳話:「郭子儀和李光弼都敗了!」


熟悉古代戰爭的人一定聽說過「兵敗如山倒」。部隊越多,越集中,就越不能打敗仗。否則潰逃和混亂帶來的後果,是無法收拾的。


然後,十個節度使的號稱「六十萬」大軍,就這麼嘩啦啦地全潰散了。郭子儀只帶了一部分潰兵集結在了河陽,因為他不知道史思明也撤了,想到的最壞的結果就是叛軍乘勝攻打洛陽,所以郭子儀就去了河陽把手洛陽門戶。


其他九節度,各自帶著潰兵逃回本鎮。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禮全軍而還,其他人的部隊,就這麼損耗了。


而史思明也是懵逼的,他進鄴城後殺死安慶緒,然後把鄴城丟給兒子史朝義,就回范陽了。


然後,十節度潰敗的黑鍋,由郭子儀同志來背。為什麼呢,因為你雖然不是總指揮,誰教你以前經常是總指揮呢,而且不知勝敗,你居然撤軍去河陽,導致全軍潰敗,這鍋你不背誰背?


老郭心裡苦啊,尼瑪各自為戰,老郭要不去河陽,萬一出現了最壞的結果。叛軍反攻洛陽咋辦?媽的十節度都各回各的家了,老子雖然第一個撤退好歹還想著洛陽呢。


但這話不敢說,老郭光榮地接過黑鍋,從此暫離指揮線。


然後,唐肅宗誇獎了李光弼,說李光弼是個好同志,能全軍而返,封李光弼為天下兵馬副元帥,讓他指揮前線。

結果,四個月後,史思明大軍反攻洛陽。李光弼手裡聽話的只有帶來的五百親軍,其他大將都不服李光弼。於是李光弼就決定利用唐軍不團結的「優點」。


怎麼利用不團結的優點呢,那就是放棄洛陽,讓叛軍進佔洛陽周圍各地。然後我們唐軍不是不團結嘛,那麼大夥就按照不團結的打發來打,怎麼打呢,就不決戰了,給每個刺兒頭都安排不同的襲擾工作,讓這些刺兒頭各自為戰,襲擾叛軍,但不要和叛軍決戰。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畢竟李光弼有指揮之才,但真的做不到老郭那樣服眾。


然後,這種戰術弄得叛軍雖然得到了洛陽,但焦頭爛額被動不已。


幾個月後,到了第五年,唐肅宗穩不住了,問李光弼尼瑪咋還不能收復洛陽?你是不是怯戰?老子給你派僕固懷恩幫忙。


於是李光弼不得不策劃與叛軍決戰。


但是,李光弼對自己手下這些扯皮唐軍的野戰能力不抱希望,他決定依託邙山列陣。


僕固懷恩覺得,回紇借來的兵得好好用,不能白養活,於是勸李光弼在平原列陣,發揮回紇兵的長處。


然後……


這倆情商極低的傢伙,幹了一件蠢事。

那就是誰也不遷就誰,誰也不退讓。李光弼表示我是天下兵馬副元帥,我說了算。僕固懷恩則找關係,拉太監魚朝恩出來,讓魚朝恩逼李光弼答應自己的計劃。李光弼看到魚朝恩就火大,越不答應了。


然後兩人持續撕逼,最終結果就是,唐軍不知道該在哪兒列陣。叛軍就來了。


然後……唐軍再敗,洛陽收復無望了。


你說要是讓老郭挂帥,這種事兒還能發生?


然後,這次是僕固懷恩背鍋,誰TM讓你一定要平原列陣的?


然後收復洛陽無望,李光弼開始率軍收復其他叛軍進佔的區域,進展雖然緩慢,但一直比較順利。


然後就拖到了史思明和唐肅宗都死了。


到了叛亂的第七年。


李光弼率軍去了江南,鎮壓農民起義。因為江南是唐朝賦稅重地,這裡的農民起義比安史叛軍對唐朝的危害大多了。


這時候史朝義趕緊聯絡回紇,告訴回紇的牟羽可汗,說唐朝皇帝死了,內亂了,沒皇帝了,你來我倆平分唐朝,土地人口歸我,財貨婦女歸你。

牟羽可汗於是集結了大軍,準備攻打唐朝。然後唐代宗火速派僕固懷恩出使,僕固懷恩一通嘴炮之後,牟羽可汗說我改主意了,我集結兵也不容易,乾脆跟著岳父大人你打史朝義吧,好歹我也刷點威望,再搶些東西。


得到了回紇兵之後,第七年的十月,唐代宗立馬讓兒子李適(後來的唐德宗)為元帥鎮場子,僕固懷恩為副元帥籌劃全局,準備平叛。


十月底,由於這次唐軍有總指揮,順利收復洛陽。


這時候無論是李光弼還是僕固懷恩,都是老油子了,都能做到服眾了。而且僕固懷恩能指揮得動牟羽可汗,這也是關鍵因素,換其他人,能否和牟羽可汗正常交流都是問題。比如總帥李適(後來的唐德宗)就去看望回紇兵營,結果因為拒絕給牟羽可汗磕頭,導致幕僚兩人被牟羽可汗派人毆打致死,李適也被逐出回紇兵營……


十一月底,大概是僕固懷恩越來越覺得平叛不能拖了,別的因素不考慮,牟羽可汗天天搶劫欺負人,再不把牟羽可汗和他的士兵送回回紇,會出大亂子。於是僕固懷恩採用了挖牆腳的方法,詔安了史朝義手下四個實力派,導致史朝義成了孤家寡人,然後史朝義就開始逃竄。


第八年,僕固懷恩派各路軍隊追殺史朝義,結果剛投降唐軍沒幾天的李懷仙率軍追上了史朝義,史朝義自殺。


安史之亂這才完全終結……


假如,十節度圍剿安慶緒時,繼續讓唐代宗做擺設元帥、郭子儀做副元帥。


假如,李光弼收復洛陽時,唐肅宗別讓僕固懷恩去洛陽,而是讓僕固懷恩率回紇兵去襲擾叛軍後方。讓李光弼獨立指揮收復洛陽之戰。


……

算了不假如了。



唐肅宗表示:你們這些鍵盤俠,是不是嫌棄朕?要不是朕跑到靈武篡……哦不繼位,要靠朕那個糊塗爹,還不知道弄成啥雞兒德性呢。朕猜忌郭子儀、李光弼,好歹沒弄死啊。李光弼死的比我晚,跟朕沒關係,更何況還是他自己氣量小跟個太監過不去,自己氣死的,怪誰?朕那個糊塗爹,可是把高仙芝、封常清給弄死了。眾愛卿說,朕是不是明君?

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陛下聖明(媽賣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毛的野生歷史 的精彩文章:

格薩爾王的名字是否源於」凱撒「

TAG:關毛的野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