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KAWS 現在做的是藝術還是商業?

KAWS 現在做的是藝術還是商業?

從以 Andy Warhol 為首的波普藝術家們開始(或許更早),我們好似進入了一個任何人都能成為藝術家、任何事物都能轉化為藝術的時代。(當代) 藝術成了可以消費的對象,藝術與商業之間的關係從未如此緊密。

若要列舉一批玩轉藝術與商業的藝術家,來自於街頭、後成功進入藝術殿堂的 KAWS 必然榜上有名。KAWS 完全掌握了當代流行文化的核心,通過 「惡搞」 一個個家喻戶曉的大牌廣告以及人物角色,再加之自己幾乎 「商標化」 的圖像和手法,成功贏得了大眾的喜愛。他或者說他背後的團隊同樣深諳營銷之道,與各大品牌的商業合作更大程度地擴展了 KAWS 或其藝術的受眾範圍。

Astro Boy Companion(圖片來源:japanesetease)

儘管名利雙收、早已成為人生贏家,但圍繞 KAWS 的爭議也一直不斷。「KAWS 做的是藝術還是商業?」,這樣的質疑由來已久。如果你覺得不懂藝術不好評判,那麼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對於 KAWS x UNIQLO 的聯名 T恤,或者其他的公仔玩偶,各位覺得這些是藝術還是商品?隨著 KAWS 頻繁的商業、聯名動作,尤其是在鮮有突破的情況下,不免讓部分人覺得缺乏誠意甚至是消耗之前的藝術成就。但 Each coin has two sides,商業的參與也令更多喜歡 KAWS 但無力負擔昂貴藝術品費用的粉絲們可以用較低廉的價格入手產品。

前段時間在長沙進行專訪時,我曾向 KAWS 本人詢問過對 「藝術與商業之間的關係」 的看法。他說:「自己對於作品會有很強的把控,包括設計、出品等等的控制權都在自己手裡。並且以這樣的形式去跟商業進行合作,這就保持了藝術的一個純潔性」。究竟「KAWS 現在做的是藝術還是商業」?我們無法單憑片面之詞就得出結論。因此最近我也分別找了幾位從事藝術方面工作的朋友、KAWS 的收藏家以及資深潮流玩家,希望從不同的角度來一起討論下這個話題。

「 藝術和商業本身就無法徹底割裂區分 」

——收藏家 James 李錚

覺得 KAWS 現在做的是藝術還是商業?

李錚:我個人覺得藝術和商業本身就無法徹底割裂區分。藝術可以提升商業價值,而商業又能為藝術帶來更為廣闊的展示空間,兩者缺一不可。之於 KAWS,我認為應該說藝術家本身在藝術領域做得很好,而他的團隊在商業領域做得很好,兩者相輔相成成就了如今炙手可熱的 KAWS。

為什麼 KAWS 的爭議性這麼大?

李錚:因為太受關注,KAWS 已經火到一級市場衍生品通宵排隊都不一定買得到,而一級市場藝術品要經歷嚴格條件篩選才能 「領取愛的號碼牌」,排多久能買到看緣分。

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 KAWS?收藏了哪些作品?

李錚:我從很早期就開始關注和收藏 BE@RBRICK,02 年的時候 KAWS 就和 B熊做了非常經典的 「灰牙」、「藍牙」 聯名款,當時我就開始關注和喜歡他了。然後到了 06 年他和 MEDICOM TOY 正式合作 OriginalFake 之後,我就成為了他忠實的追隨者。我覺得我喜歡 KAWS 就是因為他的作品展現出來的美感很符合我們這一代人對美的認同,簡約直接而又不乏細節

我收藏 KAWS 的作品包括小尺寸雕塑、版畫、早期的玩偶以及一些項目/品牌合作的藝術衍生品。在收藏的時候第一原則坦白講其實是能買到,因為現在 KAWS 太火了,想買什麼都得搶;其次肯定是自己真心喜歡,因為收藏的初心是最最重要的。

以上均為 James 的部分收藏

KAWS 如今越來越多的商業動作會不會讓人審美疲勞呢?

李錚:米奇一個形象已經影響了這個世界 90 年了,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正是因為其恆久的魅力吧。作為長期的追隨者來說,我認為 KAWS 的東西是越來越好的,網路搜索量以及二級市場的價格走向也在數據上印證了這一點。其實去年在余德耀舉辦的展覽真的非常重要,因為大多數藝術作品是多維的,看平面圖片和看實物相比在感官上還是有較大差距的,相信真正擁有 KAWS 作品的藏家是不存在 「審美疲勞」 的狀況的。

很多人排隊買 KAWS 的藝術衍生品是為了倒賣,卻不在意他本身的藝術作品,商業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會不會也模糊了大家對 KAWS 藝術本身關注的焦點呢?

李錚:人各有志吧,有些人喜歡錢的美有些人喜歡藝術的美,但最應該感謝的還是主辦方給了我們機會去各取所需。而且畢竟這些被倒賣的產品最終還是會流到喜歡 KAWS 的人手裡而不是在販子手裡。

「 很多人倒賣 KAWS 的周邊,這也說明大家看他就是從商業出發 」

——藝術家小徐

「SEEING/WATCHING」 限定周邊

覺得 KAWS 現在做的是藝術還是商業?

小徐:商業。第一我覺得太批量了,沒什麼手工質感。而且在數量多的情況下,每個物體都是單獨存在的,並沒有作為一個大作品的其中一部分,不能給人一個形式感的衝擊。

第二作為一個藝術家 (先劃分到當代的範疇),應該要不斷創新吧,他太頻繁地消費自己之前創作的形象。另外我覺得藝術品由藝術家手工操作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遠的像文藝復興時期的 Michelangelo,近的有 Giacometti,做雕塑的話可以不全都是你做的,但主要部分的創作必須由自己完成。好比莫奈和冷軍,畫的無論像不像、清晰不清晰 ,藝術家調的每個顏色 、下的每一筆 ,都是經過自己藝術加工才形成的。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代表著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 代表作 「David」,從任何角度看雕塑本身都是協調、自然、完美的 (以上圖片來源:Google)

那你覺得為什麼這麼多人會喜歡 KAWS?

小徐:有很大一部分是跟風。藝術品的一個屬性就是能讓觀看的人有一些感觸、引起那麼一點點思考,或好或壞都無所謂。我對 KAWS 沒有偏見,只是在他的作品中我沒有挖到這些東西。對我來說看他的雕塑和看一個放在那邊的巨大的手辦效果是一樣的,大家只會想合影。但是如果放在一個時間長軸上,他的作品如果能保留下來,千千萬萬年以後作為後人對我們現在人的生活和審美的遺迹或研究對象,它也算是藝術品,比如遠古的陶器、非洲黑人的木雕等等。很多人倒賣 KAWS 的周邊,這也說明大家看他就是從商業出發。

(圖片來源:instagrafite)

或許還是有點崇洋媚外,很多國內的藝術大家比如徐冰,那是真的內涵深刻,也關注我們的社會,但我也沒見徐冰的作品天天上新聞啊。普通大眾不關注,反而推崇國外的藝術家。

徐冰的代表作 「徐氏新英文書法」 系列,這其實是偽造的漢字,看起來好像是漢字的字形,但其實是按中文書法的筆順,逐個還原字母、單詞。仔細看這張的話你應該能找到 A、R、G、T 等等非常明顯的字母

但這或許就是現代藝術的一部分現狀,大眾關注的是有話題、有熱度或者天價賣出的作品,至於藝術背後的意義或許並不在意。

小徐:有話題很好,但如果撇去技藝或美的角度,只單純為了做話題,那這種感覺就像是跳樑小丑。真正戳到這個國家、社會、地域的痛點的藝術,才能叫真藝術。

你如何看待藝術跟商業之間的關係?

小徐:商業在影響藝術啊。我覺得進入穩定的文明社會以後,藝術都是這個社會的縮影,個人認為這也是藝術的一大部分價值所在。因為藝術就是天生被影響的,宗教盛行的時候,大家的題材都是宗教;後來轉到以人為主、不那麼研究神了,就都開始關注自己了,各種瘋狂的就來了;到畢加索,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戰火紛飛,世界是扭曲的,作品就更扭曲了;再到現在,東西方都在推大企業家,藝術自然就商業了。

「 在購物行為與藝術欣賞中定義自己,這是當代藝術中的一種發展趨勢 」

——藝術家 yjq

「KIMPSONS」

覺得 KAWS 現在做的是藝術還是商業?

yjq:是藝術,而且是當代藝術中的一種發展趨勢。這種趨勢是在購物行為與藝術欣賞中定義自己,在我們所持有的東西中而不是在性格和價值觀的核心裡找到我們的身份。KAWS 他積極地擁抱流行文化,他的作品中充斥著卡通、電視和玩具,他借鑒這樣的文化語境,也促進了對藝術家的重新定義。

「KURFS「

KAWS 如今越來越多的商業動作會不會讓人審美疲勞呢?

yjq:不會審美疲勞,也不會失去藝術的本身價值。藝術或美術,其受眾面非常廣,而且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變化。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聲音,藝術家也會隨之有一定的價值反映,但不變的是對藝術的基本審美和藝術家的獨有語言。「重要的當代藝術總是在它的時代難以得到重視和理解」,這就提供給我們一種獨特的真實感,展現了在面對不斷變化的社會經驗時個體的身份關係以及內心的思考。

藝術的價值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多元,有更大的包容性,可討論的範圍和角度更廣。藝術的價值在於給我們身處的時代對文化、對存在的深刻反省,我們在看待它時需要超越市場的影響力或者學院派那些理智的典範。

KAWS 曾經為 2013 MTV Video Music Awards 重新設計了獎盃,同時更製作了 60 英尺高的充氣模型,這也是一次與流行文化之間的相互碰撞 (以上圖片來源:Google)

你如何看待藝術與商業的關係?

yjq:藝術本身也是一種賺錢的手段,需要自己的品牌形象以及國際視野的宣傳策略,並不是說藝術跟商業就背道而馳。「為藝術而藝術」,不受商業環境影響做出來的創作的確更加地屬於藝術家本人,但是若不了解藝術或設計的經營運作,藝術家(或設計師) 就無法生存。

(圖片來源:instagrafite)

KAWS 的作品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yjq:他的作品屬於非常典型的波普藝術。波普藝術家們用我們生活環境中所接觸的材料和媒介來製造大眾所能接受、理解的形象,以使得藝術和工業機械文明相結合,並利用大眾傳播媒介 (電視、廣告、網路、玩具、印刷品…) 加以普及,可以說是消費主義下的藝術。它準確地捕捉大眾文化的內涵,至於用何種具體的形式或是用固定的形象,藝術家們有非常廣泛的自由。

「 這本質上和藝術家的選擇無關,是這個時代的經濟和市場需求造就的 」

——美術館從業者刑栗子

KAWS 最近發售的木質匹諾曹,初始售價 8,000 美元, 目前在 Paddle8 上的競拍價已經高達 46,000 美元, 相當於 29 萬人民幣(圖片來源:Paddle8)

覺得 KAWS 現在做的是藝術還是商業?

刑栗子:我覺得這是一個藝術驅動商業的存在,本質上還是藝術的。就像 Andy Warhol 不是說過「能賺錢的商業是最棒的藝術」嘛,藝術跟商業二者的概念其實很模糊。我覺得如果非要給 KAWS 扣上一個商業的帽子是不對的,像 MoMA、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等等都會做藝術家的衍生品,打比方說,梵高的明信片是商業的,但你不能抹去梵高在藝術史上的重要地位。這本質上和藝術家的選擇無關,是這個時代的經濟和市場需求造就的。之前也跟一些比較年輕的當代藝術家朋友聊過,他們並不排斥商業,其實藝術家是需要一個炒作的市場的。

而且藝術不僅僅停留在油畫、雕塑等形式,現在像是新媒體藝術比如日本的 teamlab,這些都屬於藝術範疇。我覺得藝術有兩種,一種是比較嚴肅的,另一種是就是像 KAWS 這種相對輕鬆的,或者說某些吸引人的點跟現在流行的小豬佩奇相似,都有趣味性,再帶一點點諷刺。

KAWS 在約克郡雕塑公園的作品 (以上圖片來源:instagrafite)

過多的商業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會不會模糊了大家對 KAWS 藝術本身關注的焦點呢?

刑栗子:對於像我們這種工薪族來說,買周邊或者授權了的商業產品其實相當於是以一個比較便宜的價格去購買他的作品,這本身沒有什麼錯。如果說買之前不了解他,但買回來之後如果感興趣會再進一步去了解這個藝術家,這也是一種良性的循環。作為一個藝術家,當然會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到,無論是在畫廊里也好、印在 T恤上也好,應該都希望能有更大的傳播效果吧。

「 藝術家也是人,他們也需要生活 」

——潮流玩家 Kanye East

有多少人曾迷戀這 「牙齒」?(圖片來源:OriginalFake)

覺得 KAWS 現在做的是藝術還是商業?

Kanye East:不管是藝術還是商業,每個藝術家的初衷肯定都是出自對藝術的熱愛,否則也不可能有商業機會給你。KAWS 開始也是一樣,從最早的街頭塗鴉直到被大眾發現並認可。藝術家也是人,他們也需要生活,而且做藝術的投資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既然大家認可商業價值,何樂而不為呢?用賺來的錢繼續支撐自己的藝術事業,吃飽了肚子還能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不光是藝術家的理想狀態,也是每個人的夢想。我覺得 KAWS 即便有爭議,也該歸咎於把他的藝術產出成商品的公司而非 KAWS 本人。我感覺他本人還是傾向於藝術,否則也不會有當初宣布潛心鑽研藝術、停止商業的消息了。因為我不是本人所以不敢斷言,但是我覺得他內心也喜歡被越來越多人知道且認可的感覺吧?

你是因為什麼認識到了 KAWS?為什麼喜歡他的作品?

Kanye East:藝術家千千萬萬,但是能被廣泛認可還是需要一個契機吧。我和大家一樣都是通過潮流領域認識他的,近年來產業方面的巨大潛力更是催生了這種現象吧。我喜歡的是他的風格 (就那些和潮流領域有過關係的設計師來說),既沒有 Damien Hirst 那麼天馬行空難以捉摸,也不像 Futura 那麼激進,相對柔和的風格感覺更適合大眾審美。

擁有哪些 KAWS 的東西?因為什麼買單?

Kanye East:OriginalFake 的 T恤、他的玩偶公仔什麼的都買過。我純粹是為了信仰買單,從初中到現在也有十多年了。雖然現在出品得多了,但對我來說還是很喜歡,不管別人怎麼說。

OriginalFake 有過太多經典的作品,可惜也早已結業

除了以上幾位之外,最近我們同樣收到了不少 NOWRE 粉絲們對這個話題的留言和私信,在這裡也摘選出來一部分跟大家分享。

@PrisinPle:

KAWS 最初是從藝術出發的,現在可能更多的是注重商業方面。商業動作太頻繁了之後,創新漸漸消失,使得人們開始審美疲勞,大家慢慢也會重新衡量它的藝術價值。我們作為普通消費者,愈發覺得推出的產品都是換湯不換藥的設計,會感到沒有誠意和亮點。其實我個人很喜歡 KAWS 的作品,因為是繪畫專業的。各種展覽和聯名的出現足以說明它的藝術價值,不過一味地發展商業上的東西而沒有去突破或創新自己的藝術創作,只會讓人感覺太商業、不那麼藝術了。

@Sal Paradise: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主觀的事情,而且還在於你怎麼看待藝術這件事。KAWS 以前做品牌,很明顯他就是一個非常熟悉商業操作手法的人。就像看電影你會傾向於選擇大導演、名演員的片子一樣,很多東西都需要話題性。這可能也跟大環境有關,現在類似當代的美術館相比於從前的那些美術館,可能已經不怎麼偏重教育意義了。

KAWS x UNIQLO,還記得當時大家在 UNIQLO 店裡成筐搶的場景嗎 (以上圖片來源:Google)

@Rocker1994:

現代藝術應該是存在藝術家主體情結的,即使 KAWS 做的事跟商業緊緊糾纏,我卻依然認為這是藝術的,因為這時的商業成為了承載藝術的載體;商業炒作也變成了藝術形式,增添了藝術效果。是藝術借商業之力,而不是藝術祈求商業給自己機會,商業僅僅只是藝術行為發生的一個特別條件罷了。

@捂臉俠-PNR:

我覺得 KAWS 現在比較偏向商業多點,因為從每個合作的結果來看,無不是商業利益的存在,而且缺少了剛開始創作的那種藝術感覺。就好像現在的年輕人都只知道和 KAWS 聯名的產品比如球鞋,他們大多不會去了解背後的故事,或者只知道轉手就能賣個高價。

KAWS x Air Jordan IV(圖片來源:Nike)

@LABJSAINT:

KAWS 本來就是當代藝術家啊,他又不是傳統藝術家。而且藝術與商業不衝突吧,純藝術家也得吃飯,不然他們開畫展的票錢都拿去做慈善了?在保證藝術質量的同時通過 Pop-Up Store 或者拍賣渠道去宣傳作品也更好地達到了讓藝術傳播的效果,這難道還不藝術嗎?

@iamDEMOS:

當代藝術創作的主題就是為了被喜歡,沒有掙錢能力的藝術家都不是自己藝術的主人

@馬賽克:

個人認為現在的 KAWS 算半個藝術家半個商人,以前周邊發售的數量少,很多人開始炒作,價格一路飆升,從中牟利的黃牛賺得更多。不還流傳著 「KAWS 的公仔穩賺不賠」 這個說法嘛,或許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商業的推動,沒有商業的推動我們也許不會知道 KAWS 是誰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商業也是一種反饋系統,當藝術進入到這個系統中,商業會給藝術一些社會性反饋。或許在未來,藝術會變得越來越大眾化,藝術的門檻也會更低。我們無法阻止整個時代背景的飛速發展,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

對於 「KAWS 做的是藝術還是商業」 這個話題,我們無法得出統一結論。「是非在己,毀譽由人」,首先我們不是 KAWS 本人,自然無法知曉藝術家本人的真實想法或者身處的環境,只能憑主觀意志和所接觸到的事物進行猜測。其次還是看個人選擇,蘿蔔白菜各有愛。對於喜歡 KAWS 的人來說自然能看到作品背後打動自己的一面;對於只想從中獲利的投機分子們來說,無論是 KAWS 還是任何一位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也永遠只是 「商品」。

所以,你覺得 KAWS 現在做的是藝術還是商業呢?不妨在評論區跟我們聊聊吧。

作者: Xue

熱門內容

點擊以下圖片查看

從 Supreme 延伸出的產業鏈, 「養活」 了多少人?

以上海為背景,用鏡頭來描繪 New Balance 想要表達的「夏日風潮」

G-SHOCK 在東京搞了一場盛大的生日派對,現場都發生了什麼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OWRE現客 的精彩文章:

在上海國際潮流玩具展里,想買的實在太多了……
MADNESS 可能要在香港開店了?

TAG:NOWRE現客 |